张烨那番关于“天人合一”、“万物共存”的回答,像一块大石头猛地砸进深水潭,在会场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
克莱文脸上那副公式化的假笑,这下彻底挂不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冰冷,像是被戳到了最痛处,阴沉又恼怒。
他终于明白,眼前这个来自东方的道士,绝不是随便扣上一顶“文明冲突”或者“国家安全”的大帽子就能压垮的。
必须从更根本、更阴暗的层面下手,彻底摧毁这个人的信念根基。
“和谐?共生?”
克莱文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刺耳的嘲讽。他周围那些黑色能量丝线,像被激怒的毒蛇一样疯狂舞动,更加凶狠地冲击着张烨周身散发出的清净道力场。
“张先生,您的理想很美好,美好得像个童话。但现实呢?您看看人类的历史!看看我们脚下这片土地!”
他猛地一挥手,仿佛要把历史上所有的血腥和肮脏都摊开在阳光下:“殖民者的大屠杀,奴隶制的枷锁,各种背信弃义的条约,密室里的政治交易,为了权力父子兄弟互相残杀!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充满了背叛、贪婪和赤裸裸的暴力?您说的‘和谐’在哪里?您鼓吹的‘共生’又在哪里?”
他的话语如同黑色的浪潮,裹挟着历史长河中沉淀下的无数阴谋、不公与血腥,带着一种令人绝望的、对人性的彻底否定,试图将张烨连同他的理念一起吞噬。
这股力量不仅作用于听觉,更直接冲击着在场以及屏幕前每一个听众的心灵,放大着他们内心对历史黑暗面的恐惧与对人性的怀疑。一些听众面露痛苦和迷茫,仿佛被拖入了历史的恶梦。
“人性本来就是恶的!争斗是刻在骨子里的天性!弱肉强食才是这世界永远不变的规则!”
克莱文的声音像魔鬼在耳边蛊惑人心,极具煽动性,“您所提倡的那一套,根本是脱离现实的空想,是弱者用来安慰自己的梦话!”
面对这番直刺历史与人性最黑暗处的猛烈攻击,张烨依然像激流中的巨石一样岿然不动。
他丝毫没有受到那股黑色浪潮的影响,眼神反而越发清亮透彻,仿佛能看穿所有虚假的表象。
“参议员先生刚才提到的,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黑暗。”
张烨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引用《道德经》中的道理回应道:“但是,‘大道败坏了,才需要强调仁义;机巧聪明出现了,才会产生严重的虚伪’。正是因为人们背离了自然和谐的根本法则,才会出现您所说的那些恶行。这并非人性注定如此,而是偏离正道导致的结果。”
他继续深入解释,调动起《易经》中的古老智慧:“‘一阴一阳的交互作用就叫作道’。世间万事万物,都包含正反两面,有光明就有黑暗,有创造就有毁灭。只看见黑暗就否定光明的存在,就像只承认黑夜而否认白昼一样,这是片面的。我们道家所追求的,并不是假装黑暗不存在,而是看清它的存在,弄明白它产生的根源,从而掌握阴阳变化的规律,避开凶险,追求吉祥,从这种对立冲突的循环中,找到那条能够超越简单对立、通往和谐与平衡的道路。”
他的话语,如同在漆黑的夜空中点亮了星辰,为那些陷入历史悲观论调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充满希望的视角。
那蕴含在言语中的清净道力与智慧之光,顽强地抵御着黑色能量的侵蚀,并为迷茫的心灵指引着方向。
“过去确实有过斗争,在某些时候,”
张烨看着会场里的人,就像在跟每一个被克莱文说动的人谈心,“可是合作、心软、创造和爱,其实也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而且就是这些东西让文明往前走。我们今天在这里说话,不就是为了互相理解,而不是继续斗下去吗?”
克莱文脸都青了,他发现自己好不容易搞出来的那种让人绝望的气氛,正被张烨一点点打破。
他突然站起来,身体往前冲,几乎是大吼出来,想用更强的气势把张烨压下去:“理解?合作?你睁眼看看现在!看看这世界!到处是不一样的声音,冲突根本没完没了!你说的那一套,在现实面前根本没用!”
张烨也站了起来,但不是为了跟他吵,而是想更清楚地说出自己的道理。他整个人和会场的氛围之间有种看不见的互动,好像硬是把这片污浊的地方,往光明与和谐的方向拉了一点点。
“现实是人造出来的,参议员先生。”
张烨的声音响亮而坚定,直击人心,“如果每个人都只知道放大分歧、挑动对立,那现实当然永远不会安宁。可是,如果有人愿意抱着‘上善若水’那样的心,像水一样滋养万物却不争,用包容去化解隔阂,用智慧照亮糊涂,现实也是可以改变的。道,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藏在我们每一次克制自己、遵守规矩的选择里,也藏在每一次与人为善的瞬间。”
这场辩论,早就不是普通的你来我往,变成了两种观念与能量的对决。
克莱文的话像黑色的浪潮,充满毁灭和绝望;
张烨的回应则像屹立不倒的柱石和星辰的光芒,坚守着希望与和谐。
会场里的听众明显分成了两派。
一部分人被克莱文极端的言论和那股看不见的精神力量煽动起来,脸上发热,拳头紧握;
另一部分人则被张烨充满智慧和慈悲的话打动,陷入深深的思考,眼神里有挣扎,也有渴望。
而在会场外,通过直播观看的民众反应更加激烈,评论区彻底炸了。
支持克莱文和支持张烨的言论互相碰撞,吵成一团,有人争论,有人思考,无数人的心思被这场无形的对决搅动、影响。
整个国家的注意力,都被这场发生在国会山的、关于理念与未来的“道义之争”紧紧抓住了。
克莱文看着台下分化的听众和几乎失控的舆论,眼里第一次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惊慌和愤怒。
他意识到,光靠说话和精神施压,似乎没法迅速打垮这个根基很深的东方修行者。
他藏在桌下的手悄悄握紧,某种更黑暗、更直接的力量,开始在他身体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