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柏晟推开门,侧身让晓燕进屋。一股淡淡的樟脑丸和香皂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与晓燕熟悉的、总是弥漫着油烟和蜂蜡味的家截然不同。
晓燕站在门口,一时有些不敢迈步。她脚上的布鞋沾着院里的泥土,与眼前光洁的水泥地面格格不入。
“进来吧,没关系的。”沈柏晟温和地说,从鞋柜里拿出一双崭新的塑料拖鞋放在她脚边——那是女式的,淡紫色,带着简单的花纹。
晓燕犹豫着换上拖鞋,这才小心翼翼地踏进客厅。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泥地面上刷着的暗红色油漆,光洁得能映出人影。靠墙摆着一对深褐色人造革沙发,沙发上铺着白色钩花纱巾,扶手处还罩着同样材质的扶手套。沙发前是一张玻璃茶几,茶几底下压着一块彩色玻璃丝编的桌垫,图案是迎客松。
最让晓燕惊讶的是墙角那个齐腰高的柜子——上面竟然放着一台14英寸的金星牌电视机!电视机罩着钩花罩子,只露出黑色的屏幕。晓燕只在百货公司橱窗里见过电视机,没想到沈柏晟家里就有一台。
“坐吧。”沈柏晟指了指沙发,“我去给你倒水。”
晓燕拘谨地坐在沙发边缘,人造革表面凉飕飕的。她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空间:墙上挂着精美的挂历,画面是黄山风景;窗台上摆着一盆文竹,翠绿欲滴;窗帘是淡蓝色的确良布料,用同色的带子束在两边。
这一切都太整洁、太有序了,让晓燕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沈柏晟从厨房端来两杯水,杯子是印着“先进工作者”字样的搪瓷杯,杯把上还系着一个小小的防烫布圈。
“家里简单,别见笑。”他在晓燕对面的藤椅上坐下,随手打开桌上的台式电风扇。风扇头缓缓转动,送来阵阵凉风。
晓燕捧着水杯,小声问:“沈技术员,你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
“我父母在地区,这里就我一个人。”沈柏晟笑了笑,“房子是局里分的,老房子了。”
晓燕环顾这个“老房子”——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墙上还有明显的暖气管道。这在她看来已经是天堂般的条件了。
“想看看电视吗?”沈柏晟注意到她的目光,起身走到电视机前,掀开罩子,“今天晚上有《血疑》,很火的日本电视剧。”
他熟练地打开电视机,旋钮发出“咔哒”声。屏幕先是闪过雪花点,然后逐渐清晰起来——正在播放的是新闻联播,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报道着国家大事。
晓燕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感觉神奇极了。图像有些闪烁,但确实是在动的!声音从电视机下方的格栅里传出来,带着轻微的电流声。
“真清楚...”她喃喃道。
沈柏晟调了个频道,正在放广告:“燕舞牌收录机,质量最优!”画面里一个小伙子抱着吉他又唱又跳。
“这是广告。”沈柏晟解释,“现在电视台开始播广告了。”
晓燕看得入神,连水都忘了喝。这就是城里人的生活吗?坐在家里就能看戏看电影,知道天下大事。
沈柏晟又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相册:“给你看看我上大学时的照片。”
照片上的沈柏晟比现在青涩许多,穿着白衬衫,戴着校徽,站在一所气派的大学门口。还有他和同学们的合影,背景是图书馆、实验室,甚至有一张是在天安门前拍的。
“这是我们的实验室,”沈柏晟指着一张照片,“那时候我们就开始研究蜂产品深加工了。”
晓燕一页页翻看,心里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沈柏晟的世界离她太远了,那些高楼大厦、实验室、大学校园,都是她无法想象的。
“你父母...是做什么的?”她鼓起勇气问。
沈柏晟的笑容淡了些:“普通干部而已。”他合上相册,转移话题,“对了,给你看看展销会的资料。”
他打开一个文件袋,里面是厚厚一沓资料:往届展销会的照片、参展商名录、甚至还有几家大食品厂的介绍。
“这家康乐食品厂,专门做蜜饯的,可能会对你的蜂蜜感兴趣。”沈柏晟指着一份资料说,“到时候我带你去认识他们的采购科长。”
晓燕感激地点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书架。那里除了技术书籍,还有不少文学书:《沉重的翅膀》《人生》《芙蓉镇》,都是现在最流行的小说。
“你也看小说?”她好奇地问。
“偶尔看看。”沈柏晟抽出一本《人生》,“路遥写的,讲农村青年追求新生活的故事。你要看吗?借给你。”
晓燕接过书,封面上是一个青年仰望天空的剪影。她轻轻摩挲着书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沈柏晟又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播放轻音乐的频道。优美的旋律流淌出来,与电视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这是调频立体声,”他解释道,“音质比中波好很多。”
晓燕坐在软软的沙发里,听着音乐,看着电视,恍惚间觉得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蜂群的嗡嗡声,没有点心的甜腻味,没有孙秀英的冷言冷语,一切都那么安静、舒适、文明。
“要是展销会成功,你以后的路就宽了。”沈柏晟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说不定能在县城开个店面,甚至把产品卖到省城去。”
他说话时身体微微前倾,眼神热切。晓燕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肥皂香,与陈默身上那股混合着机油和汗水的味道完全不同。
“我...我没想那么远。”晓燕低下头。
“应该想想的。”沈柏晟的声音很温柔,“晓燕,你是个有潜力的姑娘,不该被埋没在那个大院里。”
他的话像羽毛,轻轻挠着晓燕的心。她何尝不想改变?何尝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和钥匙声。沈柏晟脸色微变,迅速关掉了电视和收音机。
门开了,一个五十多岁、干部模样的男人站在门口,看见屋里的晓燕,愣了一下。
“爸?您怎么来了?”沈柏晟站起身,语气有些紧张。
沈父打量着晓燕,目光锐利:“这位是?”
“这是林晓燕同志,县里的科技示范户,我负责指导她的项目。”沈柏晟忙介绍,“晓燕,这是我父亲。”
晓燕慌忙站起来:“叔叔好。”
沈父点点头,没说什么,径直走进里屋去了。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晓燕意识到该走了:“沈技术员,谢谢您的资料,我该回去了。”
沈柏晟送她到门口,低声道:“抱歉,我父亲突然过来...”
“没关系。”晓燕换上自己的布鞋,感觉又回到了现实世界。
走出筒子楼,傍晚的阳光有些刺眼。晓燕回头望了望那栋气派的干部楼,又看了看自己沾满泥土的布鞋,心里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滋味。
沈柏晟的世界光鲜亮丽,充满可能。但那真的是她能拥有的吗?
她握紧手里的《人生》,书脊硌得手心发痛。这一刻,她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