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未立刻放行,而是看向云渺,声音苍老而带着金石般的质感:“圣辉斗罗大人,圣典阁规矩森严。请问您欲查阅何类典籍?需进入第几层?”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那两道淡金色的纹路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云渺微微欠身,姿态优雅而无可挑剔,声音温和清晰:“有劳书翁长老。晚辈欲查阅关于‘三位一体融合技’理论构架与基础要求的典籍。应属于‘秘术理论与高阶魂技’分类,需进入乙等秘库。”
她的回答精准而专业,直接点明了分类和所需权限等级,显然对圣典阁的藏书体系并非一无所知。
书翁长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点了点头。
他并未多问“为何要查”,这是供奉的权力。
他枯瘦的手指在厚重的门扉上几个特定的符文节点上快速点过,输入魂力。门扉上复杂的符文亮起幽光,伴随着沉重的机括转动声,缓缓向内开启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一股混合着古老羊皮纸、墨香、以及特殊防腐药草的味道扑面而来。
“请。” 书翁长老侧身让开通道,同时目光示意了一下云渺身后的侍女和守卫,“随行人员,止步于门厅记录处。”
侍女影七立刻捧着记事本,和两名守卫一起,恭敬地退到门厅一侧专设的记录台旁,如同三尊沉默的雕像。影七的炭笔再次落下:
时:辰时三刻又七分。
抵达:圣典阁正门。
申请:查阅‘三位一体融合技’理论(乙等秘库)。
入阁:获书翁长老许可。
状态:随行人员滞留门厅记录处。
乙等秘库:墨海寻踪与温柔的专注
踏入圣典阁内部,光线瞬间变得幽暗而柔和。
巨大的空间被一排排高耸至穹顶的深色木质书架分割成无数甬道,书架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各种材质、散发着岁月气息的典籍、卷轴、玉简。
空气中弥漫着知识沉淀的厚重感。
书翁长老亲自引路,步履无声。他带着云渺穿过层层叠叠的书架,最终来到一片更加幽静、书架材质明显更为珍贵(黑檀木镶嵌秘银纹路)的区域。
这里的书籍大多被施加了封印,书脊上闪烁着微弱的魂力光芒。
“圣辉斗罗大人,‘秘术理论与高阶魂技’分类在此处。关于融合技的典籍,主要集中在‘群体魂技’与‘能量共振’子类。” 书翁长老的声音在寂静的秘库中回荡,他枯瘦的手指指向几个特定的书架,“乙等权限可查阅的关于‘三位一体’的基础理论,在此三架。如需更深层、涉及具体武魂组合与魂力运转图谱的核心秘典,需甲等权限或大供奉手令。” 他的话语清晰界定了云渺的权限范围,既是提醒,也是无形的界限。
“多谢长老指点。” 云渺再次微微欠身致谢,浅金色的眼眸中充满了对知识的尊重。
书翁长老不再多言,身影如同融入阴影般退到秘库入口附近,如同一个沉默的守护者,同时也是监视者,他的感知却如同无形的网,笼罩着这片区域。
云渺走到指定的书架前。她并未急于动手,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缓缓扫过书架上那些或厚重、或古朴、或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典籍书脊。
她的神情专注而沉静,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不存在,只有眼前这片浩瀚的墨海。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指尖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轻柔,拂过那些冰冷的书脊。动作优雅而精准,如同最精密的魂导器在寻找特定的零件。
她的指尖最终停在了一本深蓝色硬皮封面、书脊上用金粉描绘着复杂几何图形与魂力流线图的厚重典籍上--《群体魂力融合基础:从二元到多元》。
取下书籍。
入手微沉,带着岁月的分量。
她并未回到入口处的阅览桌,那里在书翁长老的视线内,而是就近倚靠在高大的书架旁。
这个姿态让她看起来更加放松,也巧妙地让巨大的书架遮挡了部分书翁长老的视线。
她翻开厚重的封面。纸张是特制的魂兽皮,坚韧而泛黄。
墨迹是古老的银星砂混合魂兽血液调制而成,历经岁月依旧清晰。她的目光迅速而专注地扫过一行行艰深晦涩的理论阐述、复杂的魂力运行图谱、以及关于能量共振频率的数学推演公式。
浅金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时而微蹙眉头思索,时而流露出一丝了然。她看得极快,却又异常专注,强大的精神力让她能够高效地捕捉和记忆关键信息。
指尖偶尔会无意识地划过书页上某个精妙的能量节点图谱,内眼角那两道淡金色的纹路在幽暗的光线下,似乎随着她的思考和魂力的细微共鸣而流淌着极其微弱、几乎无法察觉的光晕,如同被知识激活的微缩法阵。
时间在翻动的书页中悄然流逝。她沉浸在理论的海洋中,寻找着关于“三位一体”的核心要义--武魂属性的极致契合度要求(并非简单的同属性,而是能量本质的互补与共鸣)、三位魂师精神链接的强度与同步率阈值、魂力融合时能量通道构建的精密模型、以及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主控魂师承受反噬的极限与分担机制……
她找到了几个关键点:
1. 核心:能量共振场域。三位一体融合技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超越个体、由三位魂师魂力共同支撑的“共振场域”。这个场域需要三位魂师的武魂属性在能量频率上达到某种“黄金比例”的契合,并非单纯同属性叠加那么简单。
典籍中提到了“光、火、雷”这种高能活跃属性的组合,但也隐晦地暗示了某些特殊变异武魂(如极致属性)可能打破常规组合模式。
2. 精神三位一体。要求三位魂师的精神力强度相近,且能构建一个极其稳固、深度共鸣的“三位一体”精神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