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自太清老子收徒玄都,人教初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只是这喧嚣中,却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火药味。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依旧在各自布下的阵法前收徒。然而,经过上次争执后,两边的气氛更加微妙。元始道尊门下的弟子,大多清一色的先天化形修士,或是道骨仙风的散修,个个自视甚高,对通天教主那边挤挤挨挨、形态各异的弟子,总是投以不屑一顾的眼神,私下里更是多有嘲讽。
“师兄你看,那截教门下的,果然是乌合之众,一个个凶神恶煞,如何能修成正果?”元始门下一位金仙弟子凑到另一位师兄耳边低语。
“哼,我阐教门下,皆是根骨上乘、心性纯正之辈,岂是那些披毛带甲之流能比的?”另一位弟子接口道,言语间充满了优越感。
这些话,或多或少传到了截教弟子的耳中。通天教主门下的弟子,虽然大多性子直爽,但自尊心极强,被如此明目张胆地贬低,如何能忍?
“阐教弟子,尔等休要口出狂言!我截教门下,皆是天地间有缘之辈,道法自然,岂是尔等能评判的?”截教弟子中,不乏性格火爆之辈,立刻反唇相讥。
一时间,阐教与截教弟子之间,口角不断,小摩擦时有发生。有人推搡,有人暗施法术,原本平静的昆仑山,变得鸡飞狗跳。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虽然尽量约束弟子,但架不住门下人数众多,且理念根深蒂固。元始道尊见弟子受委屈,心中自然不快;通天教主则觉得师兄过于偏袒,更是愤愤不平。
终于,在一次阐教弟子故意绊倒截教弟子,导致双方冲突升级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再也按捺不住。
“师弟!”元始天尊脸色铁青,指着通天教主门下闹事弟子,怒声道,“你门下弟子,如此蛮横无理,成何体统!”
通天教主也拍案而起,毫不示弱:“师兄!你阐教弟子,先出口辱我截教,才引来争端!此事分明是你门下无礼在先!”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越吵越凶,昔日兄弟情谊,在理念与门派利益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太清老子闻讯赶来,试图劝解,但此时两人都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哪里听得进去?
“师兄,师弟,你们都冷静些!”
“大兄来了也没用!”元始天尊吼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哼,正是!”通天教主也冷哼一声,“从今日起,我们各行其道!”
太清老子看着二人决绝的背影,心中长叹一声,却也知道,这矛盾已深,劝和已是徒劳。他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平静。
也罢,既然道不同,那就分家吧。三清,终究还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通天和元始二人的争吵酝酿了日后震惊洪荒的名字,便是在这昆仑山上的争吵中,正式分道扬镳。太清老子摇了摇头,转身离去,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背影,以及昆仑山上,两个阵营间,愈发森然的气氛。未来的封神之战,似乎也在这时,埋下了更深的伏笔。
昆仑山,这座承载了开天辟地以来无数秘辛与道统的圣山,此刻显得有些压抑。自从三清因理念不合而争执、最终决定分家之后,圣人的气息同时笼罩在此,已让这山岳之灵隐隐有些承受不住。
太清老子,面容依旧淡泊,但眼中却带着一丝了然。他深知,昆仑山虽是圣地,却也并非无限广阔,三位圣人同时坐镇,其道韵、法则交织,恐怕会撕裂这方天地,甚至波及整个洪荒。他看向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缓缓开口:“昆仑虽好,却非三位圣人同驻之地。道不同,各安其位,方是长久之道。”
元始天尊面色稍缓,他本就视昆仑山为根基,不愿离开。通天教主则有些意兴阑珊,他性子随和,本就无所谓居所,但也不愿强留。
太清老子的决定,无疑给了两人一个台阶。他不再多言,转身看向自己新收的弟子玄都,道:“玄都,随我去首阳山。那里清静,适合修行,便作我人教道场。”
玄都恭敬应诺,心中对这位看似平凡却道行通天的师尊充满了敬畏。
太清老子带着玄都,身形一晃,便消失在昆仑山巅。他选择的首阳山,位于西方,山势清秀,灵气充盈,且远离昆仑的纷扰,确实是一处极佳的道场。
与此同时,通天教主也带着他新收的弟子们,离开了昆仑。他望着茫茫东海,心中有些茫然。他不像元始那样有明确的执念,也不像老子那样早有规划。他只是随性地在东海之上飞行,寻找一处能容纳截教众生的所在。
忽然,他目光一凝。在东海深处,一片金光闪闪的巨大岛屿正随着海流缓缓飘移!那岛屿上,隐约有道韵流转,仿佛天生地养,自成一体。
“好一座仙岛!”通天教主眼中精光一闪。他立刻出手,以无上圣力炼化此岛。仙岛在圣力的作用下,逐渐稳固,扎根于东海深处。通天教主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在这仙岛上大兴土木,一座恢弘壮丽的宫殿拔地而起,他将其命名为碧游宫。这里,便是截教未来的根基。
最后,昆仑山便留给了元始天尊。作为阐教的教主,元始天尊对昆仑山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看着这座承载了他未来阐教气运的圣山,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他立刻下令,将玉虚宫设于昆仑山巅,阐教的道统,便以此为基,开始传承。
就这样,三清分家之后,各自选择了新的道场。人教居首阳山,阐教镇昆仑玉虚宫,截教立东海碧游宫。三清,真正意义上地分了家,洪荒世界的格局,也因此悄然改变。
青乾圣人,在东海之滨遥望那片广袤而深邃的龙宫所在。他刚刚在蓬丘岛开坛讲道,又暗中布局人族三祖,心中正有几分感悟,思忖着大道的诸多玄妙。恰在此时,他感应到一股熟悉的、属于三清之一的气息,正凝聚于东海之上。正是通天教主,这位在三清之中,与青乾似乎最为投契的道友,已然在此处安家落户,将截教大本营设于此地。
青乾心中一动,通天教主选择东海,或许正是看中了这里灵气充沛,且龙族势力盘根错节,能为他截教提供一个相对稳固的根基。想到自己与通天教主同为圣人,且在许多大道见解上颇有共鸣,青乾便决定亲自前来,探望这位道友。
不多时,青乾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金鳌岛之外。片刻之后,一道青色的身影从龙宫中走出,正是通天教主。他见到青乾,脸上露出一丝久别重逢的笑意,拱手道:“青乾圣人,别来无恙?不知道友驾临,有失远迎。”
青乾微微一笑,同样拱手回礼:“通天道友,许久未见,你在此处安家,倒是甚合心意。今日前来,一来是探望道友,二来也是心中有些感悟,想与道友讨教一二。”
通天教主哈哈一笑,道:“道友言重了。你为圣人,怎敢互相切磋。快请进,宫中再叙。”说着,便亲自引路,将青乾迎入了碧游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