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山海号已经驶入一片陌生的海域。郭春海站在船头,眯着眼睛打量前方那片月牙形的浅湾。潮水正在退去,裸露出的滩涂上星星点点,像是撒了一地黑珍珠。
就是这儿!老崔对照着海图,金牙在晨光中一闪,老刘头说的废弃蚝场。
船刚下锚,格帕欠就迫不及待地跳进齐腰深的海水。片刻后他举着个黑乎乎的东西冒出头来:快看!生蚝!比巴掌还大!
郭春海接过那枚蚝,沉甸甸的压手。蚝壳上附着厚厚一层藤壶和海藻,边缘却透着珍珠般的光泽。他用猎刀撬开一条缝,里面的蚝肉肥嫩饱满,还泛着微微的乳白色。
尝尝!老崔已经生啖了一个,鲜得直眯眼。
确实鲜美,还带着股淡淡的榛子香。郭春海仔细检查着滩涂,发现这里的蚝虽然野生多年,但排列依稀可见人工养殖的痕迹——成排的石条半埋在泥沙中,上面密密麻麻长满了生蚝。
这要是都采回去......二愣子眼睛发直。
不行,郭春海摇头,直接采运不回去就臭了。得想个法子加工。
正说着,远处传来马达声。一艘刷着蓝漆的小渔船正向他们驶来,船头站着个皮肤黝黑的精瘦老汉,老远就喊:干啥的?这是俺们的蚝场!
老崔低声解释:怕是当地渔民把这儿当自家地盘了。
那老汉跳上山海号,自称姓马,是附近马家屯的。听说他们是来采蚝的,立刻变了脸色:这儿的蚝是咱们祖辈养的!外人不能动!
郭春海不急不恼,递上支烟:马叔,我们不知道这有主。不过您看,蚝都长野了,不如我们一起开发?
马老汉将信将疑:咋个开发法?
我们出船出设备,你们出人力,利润对半分。郭春海指着远处的滩涂,而且我有办法让蚝长得更快更好。
谈判持续到中午。最终马老汉被说动了,特别是尝了乌娜吉用带来的山货做的午餐后,态度明显软化:成!但得立字据,不能糊弄俺们庄稼人!
下午退潮时,两支队伍一起下了滩涂。马家屯的人用特制的蚝刀采蚝,动作麻利得像在跳舞;山海号的船员则负责搬运和初步分拣。到傍晚时,甲板上已经堆了小山似的生蚝。
问题来了,老崔发愁,这么多怎么保鲜?
郭春海早有打算。他让二愣子搬出事先准备的竹筐,每筐铺层海藻,再摆层蚝,最后撒上碎冰。这是他从县图书馆一本水产加工手册上学来的层叠保鲜法。
返航路上,郭春海和马老汉详细讨论了合作计划。原来这片蚝场是公社时期建的,承包到户后就荒废了。蚝倒是越长越多,但运输不便,卖不上价。
我有两个主意,郭春海掰着手指,一是做蚝油,能保存;二是在这儿建暂养池,等价钱好时再卖。
马老汉听得直点头:你们文化人就是点子多!
三天后,第一批生蚝在县里引起轰动。个大肉肥,很快被抢购一空。更妙的是乌娜吉试验的山珍蚝油——用野生榛蘑和蚝汁熬制,鲜香扑鼻,连省城来的采购商都下了订单。
第二次去蚝场时,山海号带上了改造工具。郭春海指挥大家在潮间带用石块垒起一个个字形的池子,退潮时能存住海水,形成天然暂养池。马家屯的人从没见过这种固着养殖法,看得目瞪口呆。
这样蚝能保持鲜活,还能继续育肥。郭春海示范着把采下的蚝放进池子。
马老汉的儿子马小海是个高中生,脑子活络。他提议在蚝壳上钻孔,用尼龙绳串起来挂在浮筏下养殖。这法子既能增加产量,又方便采收。
好小子!郭春海拍着他肩膀,咱们就叫它多层蚝串
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麻烦来了。这天山海号刚到蚝场,就发现三艘渔船堵在湾口,船上的人手持鱼叉,气势汹汹。
滚蛋!这是我们的地盘!为首的光头大汉吼道。
马老汉低声说:是隔壁屯的,一直眼红这片蚝场......
冲突一触即发。光头那边人多势众,山海号这边只有五个船员加马家屯三个小伙子。眼看要吃亏,郭春海突然跳上船头大喊:都别动!听我说!
他举起一张纸:这是县里刚批的合作养殖试验点文件!从今天起,这片海域划为共同作业区,周边三个屯都能参与!
原来郭春海早料到会有争端,提前去县里办好了手续。光头将信将疑地接过文件,脸色渐渐缓和:真...真能带我们一起干?
当然!郭春海跳上对方的船,你们有船有人,我们销路,合作共赢!
当天下午,三个屯的代表坐在山海号甲板上开了个会。郭春海用炭笔在木板上画出新的养殖区划,大家各负责一片,统一标准,统一销售。争议海域则作为公共试验区,共同开发。
一个月后,首批多层蚝串收获了。蚝肉比野生更加肥美,产量翻了三倍。更让人惊喜的是,省城大饭店直接派冷藏车来收购,价格比县城高出三成!
庆功宴在马家屯晒谷场举行。三屯老少齐聚,长条桌上摆满了蚝料理:炭烤生蚝、蚝仔煎、蚝干炖山鸡......乌娜吉带来的山珍蚝油成了最抢手的伴手礼,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都来讨要,说治胃病特灵。
宴席至半,马老汉突然捧出个陶罐:郭队长,这是俺们三屯凑钱买的,送给山海号的礼物!
揭开红布,是一台崭新的探鱼仪!比山海号上那台二手货先进多了,还能显示水温盐度。老崔乐得金牙直闪:好家伙,这下真成现代化渔船了!
夜深了,郭春海独自站在山海号甲板上。月光下的蚝场泛着微微的银光,那是退潮后留下的水洼。远处三屯的灯火星星点点,与夜空中的星辰交相辉映。
他想起小时候爷爷说的话:山海有情,人勤地不懒。如今看来,大海比山林更加慷慨,只要你用对方法,它就会源源不断地给予。
潮声阵阵,像是在回应他的思绪。明天或许还有新的挑战,但此刻,月光下的海湾宁静如画,空气中弥漫着海藻的清香和淡淡的蚝腥味。这味道既陌生又熟悉,像是来自远方的呼唤,又像是扎根土地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