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带来的阴霾,并未因边境捷报而散去。张衍之将信交给御史台鉴定,笔迹专家反复比对后得出结论:“写信人对朝廷事务极为熟悉,且刻意模仿了民间书信的笔法,意图掩盖身份。”这一结论让张衍之愈发警惕——能在朝堂与民间间自如切换,又知晓敌国计划,此人绝非普通奸细。
余晚星看着信中“真正的杀招”五个字,总觉得心神不宁。她想起此前查处的假冒灵泉商品、卧底企图炸毁的假灵泉源头,突然意识到:“敌国似乎一直盯着灵泉,会不会他们真正的目标,是想找到灵泉的真实来源?”张衍之心中一震,若灵泉空间的秘密暴露,后果不堪设想。两人当即决定,对外彻底封锁“灵泉源头”的所有信息,连商铺核心伙计也只告知“灵泉来自秘方培育”,绝口不提空间之事。
为查明匿名信来源,张衍之调派禁军暗中排查——重点盯防曾与周远、林岳有过往来的官员,以及近期与边境有书信往来的商户。三日后,禁军在一家不起眼的驿站发现线索:驿站掌柜近期频繁与边境敌国据点传递书信,其中一封提及“待雪季来临,便实施最终计划”。
张衍之立刻提审驿站掌柜,酷刑之下,掌柜终于招供:“是敌国亲王的亲信‘影’让我传递消息,他说待冬季大雪封山,边境守军粮草运输受阻时,就派死士潜入雁门关,炸毁关隘城墙,再里应外合攻占雁门关。至于匿名信,是‘影’让我偷偷送到张府的,说要‘扰乱你们的心神’。”
“影?”张衍之眉头紧锁,这个名字从未出现在此前的审讯记录中,显然是敌国隐藏极深的核心棋子。他立刻下令:“加强雁门关的防御,派精锐驻守关隘城墙;同时严查边境所有驿站,务必找出‘影’的踪迹!”
余晚星则从“雪季”“粮草”两个关键词中嗅到危机。她立刻召集“晚星”商铺的管事,制定“冬季粮草储备计划”:“从今日起,咱们加大灵泉压缩干粮的生产,除供应京城禁军外,额外储备十万份,一旦边境大雪封山,便通过雪地雪橇队送往雁门关。”许伟补充道:“娘,咱们还可以联合京城的粮商,提前囤积粮食,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供应边境,确保守军粮草充足。”
计划迅速落地,“晚星”商铺的后院日夜不停生产压缩干粮,灵泉的清甜气息与麦香交织在一起,成了京城冬日里最让人安心的味道。百姓们得知是为边境守军储备物资,纷纷主动前来帮忙——有的送来自家磨的面粉,有的帮忙包装干粮,连国子监的学子们也利用课余时间前来分拣物资,京城上下掀起一股“支援边境”的热潮。
与此同时,边境的防备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张衍之派赵策率领五千精锐前往雁门关,加固城墙、挖掘战壕,还在关隘周边设置了大量陷阱。赵策抵达雁门关后,特意派人送来书信:“将军放心,雁门关守军已做好准备,即便大雪封山,也能坚守三个月。只是‘影’始终未露面,恐会有变数。”
张衍之收到信后,心中的担忧并未消减。他知道,“影”一日不除,边境就一日不得安宁。他再次扩大排查范围,甚至亲自带队前往京城周边的城镇,逐一核实可疑人员。余晚星则利用“诰命夫人”的身份,走访官员家眷,试图从闲谈中找到“影”的线索,可半个月过去,仍毫无进展。
转眼进入冬季,第一场大雪如期而至。京城银装素裹,“晚星”商铺的雪橇队准时出发,载着压缩干粮与灵泉汤药,冒着风雪向边境赶去。余晚星站在城门口,看着雪橇队消失在风雪中,心中默默祈祷:“一定要平安抵达雁门关。”
可就在雪橇队出发的次日,边境传来急报——雁门关西侧的“黑风口”突然出现大量敌国死士,虽被守军击退,但死士身上携带的炸药,与此前企图炸毁假灵泉源头的炸药完全一致。更令人心惊的是,死士口中反复喊着:“影大人说了,三日之内,必破雁门关!”
张衍之接到急报时,正与余晚星查看粮草储备清单。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厉色:“‘影’终于要动手了!传我命令,即刻率领三万禁军前往雁门关支援;余晚星,京城防务就交给你与许峰,务必确保京城安全!”
余晚星紧紧握住张衍之的手,眼中满是担忧:“你一定要小心,我会守好京城,等你凯旋。”张衍之点头,转身大步离去。城门处,禁军将士已集结完毕,马蹄踏过积雪,发出“咯吱”声响,朝着边境疾驰而去。
余晚星站在城楼上,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心中既担忧又坚定。她知道,接下来的三日,将是决定雁门关存亡的关键,也是揪出“影”的最佳时机。可她也清楚,“影”敢放出狠话,必然留有后手,这场雪季里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此刻,雁门关的风雪中,一道黑影正站在山坡上,盯着守军的防御部署,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