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的暴雨刚过,晚星杂货铺的青石板路还沾着水珠,许兰就已经站在柜台后,核对当天的进货清单。她手里拿着余晚星留下的《店铺管理手册》,逐条对照着货架上的商品——灵泉果汁的库存还有八十瓶,草本皂各香型齐全,婴童辅食只剩最后十罐,需要立刻安排补货。
“姐,邻县食府分店派人来报,今天的灵泉蔬菜不够用了,问能不能从县城调二十斤过去。”许伟拿着一张字条跑过来,额头上还带着汗。自从余晚星带着许明、许亮前往京城后,他和许兰就正式接手了县城与邻县的“晚星”店铺,一个主理账目与采购,一个负责运营与客情,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许兰接过字条,快速在账本上记下需求,又拿起毛笔写了一张调货单,递给伙计:“让阿力赶紧安排马车送货,路上注意保护好蔬菜,别被雨水淋了。”她的动作熟练,语气沉稳,丝毫看不出曾经的生涩——这半个月来,从应对客人投诉到处理供应链问题,她已经渐渐能独当一面。
其实刚开始接手时,姐弟俩也遇到过不少难题。有一次,邻县杂货铺分店的改良农具卖断货,农户们纷纷上门催货,许伟没及时统计库存,导致补货延迟了三天,还被几位农户抱怨“办事不靠谱”。许兰知道后,一边带着许伟向农户道歉,赠送草本皂作为补偿,一边连夜核对所有分店的库存数据,制定了“每周盘点、提前预警”的制度,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
这些情况,姐弟俩都会通过书信,详细告诉远在京城的余晚星。余晚星收到信后,也会及时回信指导:“遇到客诉,先倾听需求,再解决问题,比解释更重要;库存管理要分‘常用品’和‘滞销品’,常用品如灵泉果汁、辅食,要多备三成货。”她还会在信里分享京城的见闻,比如“京城的婴童辅食注重‘营养搭配’,你们可以试试在辅食里加些磨碎的核桃粉”,既给孩子们建议,也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牵挂。
在余晚星的远程指导下,姐弟俩的管理能力进步得越来越快。许兰学会了根据季节调整商品陈列——夏天把灵泉果汁、清凉草本皂放在门口显眼处,冬天则主推保暖的天然染料布料、滋补的灵泉米汤;许伟则摸索出了“成本控制”的技巧,通过对比不同农户的食材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还优化了运输路线,让成本降低了一成。
有一次,县城食府的厨师长提出想推出“夏季清凉菜品”,但不确定市场反响,许兰和许伟商量后,决定先做“试吃活动”——邀请老客免费品尝新品,收集反馈后再调整口味。活动当天,食府坐满了客人,不少人吃完后当场预订,试吃转化率超过了七成。姐弟俩把这个好消息写信告诉余晚星,余晚星在回信里特意画了一个笑脸:“你们做得比我想象中还好,继续加油!”
店铺的稳定运营,也让周边的商户和农户更加信任“晚星”。有位农户主动提出,愿意以更低的价格供应蔬菜,前提是能长期合作;邻县的织坊掌柜柳大娘,还特意开发了“儿童款”天然染料布料,放在杂货铺销售,销量十分可观。许伟笑着说:“姐,现在咱们不用愁客源和货源了,只要好好做,店铺肯定能越来越好!”
可姐弟俩没注意到,那个穿着灰布衫的男人,最近来得更频繁了。他有时假装成客人,在杂货铺里逛很久,记录商品的销量和价格;有时躲在食府附近,观察店铺的运营情况,还偷偷抄写了许伟贴在门口的“每周特价清单”。回到住处后,他立刻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往京城:“余晚星子女已能独立管理店铺,‘晚星’在县城与邻县的根基愈发稳固,恐为其进军京城提供后方支撑,需尽快破坏其现有业务……”
此时的许兰和许伟,还在灯下核对当月的账目,讨论下个月的促销活动。他们不知道,石渊党羽已经把目标对准了他们管理的店铺,正计划着用更隐蔽的手段破坏——比如挑拨他们与供应商的关系,或者在店铺的食材、商品里动手脚。要是这些阴谋得逞,不仅会让“晚星”的口碑受损,还可能让姐弟俩失去信心,余晚星在京城得知消息后,又该如何远程应对这场危机,守护辛苦建立的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