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光洒在晚星杂货铺的废墟上,却没带来丝毫萧瑟——十几位百姓拿着锄头、铁锹,正忙着清理砖瓦碎片;木匠师傅们已经架起了临时支架,准备搭建新的店铺框架;李奶奶带着几位妇人,提着热水和干粮,给大家送来补给,整个重建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余晚星穿着素色布衫,正和张衍之一起清点幸存的木料。她手里拿着账本,认真记录着可用的建材数量,时不时抬头叮嘱工匠:“师傅,柜台的位置还是按以前的尺寸来,老客们习惯了;货架要多做几层,以后货品会越来越多。”张衍之则在一旁和泥瓦匠商量墙面加固的细节,时不时递过一瓶灵泉果汁,让大家解渴。
许兰和许伟也没闲着。许兰带着几个学徒,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整理幸存的草本皂和灵泉果汁,准备摆个临时摊位;许伟则拿着小本子,记录着来来往往捐赠物资的百姓名单,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娘,王大伯捐了十根木料,李婶送了五斤面粉,”许伟跑过来,把名单递给余晚星,“大家都想帮咱们早点把店开起来。”
余晚星接过名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心里满是温暖。自从大火后,县城的百姓纷纷伸出援手——有的捐建材,有的出力气,还有的主动提出要提前预订货品,帮店铺回笼资金。就连之前和她合作的乡镇农户,也特意送来新鲜的蔬菜,说:“余姑娘,你帮咱们打开了销路,现在该咱们帮你了。”
最让她感动的是,知府听说了这件事,不仅派人送来五十两银子作为重建资助,还亲自写了“诚信商户”的牌匾,让衙役送到现场。“余掌柜,你诚信经营,带动一方百姓,是县城商户的榜样,”衙役宣读知府的话,“希望你早日重建店铺,继续为百姓服务。”
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店铺的重建进度远超预期。只用了半个月,新的杂货铺框架就已经搭建完成,墙面也基本砌好,只剩下屋顶铺瓦和内部装修。余晚星看着初具雏形的新店铺,心里充满了希望——她已经和工匠们约定,再过十天,新的晚星杂货铺就能正式开业。
为了感谢百姓的帮助,余晚星决定在开业当天举办“感恩回馈”活动:凡进店消费的客人,都能获赠一小块草本皂;预订蔬菜订阅服务的,还能享受八折优惠。消息传开后,不少老客都盼着开业那天,说要“好好支持余姑娘”。
可余晚星不知道的是,躲在暗处的管家,正盯着重建中的店铺,眼里满是阴狠。自从牛大海被抓后,他就一直藏在县城外的破庙里,每天都偷偷溜回来观察店铺的重建进度。看着越来越完善的新店铺,他心里的嫉妒和怨恨越来越深:“凭什么余晚星这么好命,就算店被烧了,还有这么多人帮她?我一定要毁了她的希望!”
他从破庙里翻出之前藏好的火药,又找了些干草和木柴,偷偷制作了简易的引爆装置。为了确保能成功,他还特意观察了店铺的作息——每天晚上,工匠们都会在店铺里留下一些工具和建材,而且后院仓库的门因为重建,暂时没有上锁,正好方便他动手。
这天晚上,月黑风高,管家穿着一身黑衣,像幽灵一样潜入县城。他避开巡逻的衙役,绕到杂货铺后院,看到仓库门果然虚掩着,心里一阵窃喜。他悄悄溜进仓库,把制作好的引爆装置放在一堆木料旁,又在周围洒上煤油,只要点燃引线,大火就会瞬间吞噬整个仓库,甚至蔓延到新搭建的店铺。
就在他准备点燃引线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是阿力带着伙计们来巡逻了。管家吓得赶紧躲到货架后面,屏住呼吸,看着阿力他们在仓库门口停留了一会儿,检查了门窗后才离开。等脚步声走远,管家才敢出来,不敢再耽搁,快速点燃引线,然后转身就往破庙跑。
引线“滋滋”地燃烧着,火星越来越近,仓库里的煤油味也越来越浓。而此时的余晚星,还在和张衍之一起核对第二天的装修材料清单,丝毫没察觉到,一场足以毁灭一切的灾难,正在后院仓库里悄然酝酿。新店铺的开业在即,百姓们的期待满满,她该如何躲过这场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