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今文经士人纷纷上书、游行,希望此事上达天听,天子可对此士人公开处刑。
古文经士人集体默不作声,纷纷私下探查此事前因后果,又不敢查的太过深入,唯恐沾上一身腥。
在今古文之争逐渐盛行的如今,任何一个派别的人做了坏事,都有可能上升到一个群体。
于是,今文经众人写了各种文章,发表各种言论,明里暗里表示——古文经教出来的学子罔顾人伦,那古文经的理论就是有问题的!
不然何以教出一个畜生不如的士人?
你们古文经还在那争权夺利呢?还不如好好修正一下你们的礼教!
古文经士人们见今文经都打到家门口了,都被其指着鼻子骂了,如何能不反驳?
可他们也无法直接反驳此事。
于是众人纷纷绕开当街杀师的这件事,将今文经士族的各种陈年往事全扒了出来。
并发表言论大肆宣扬,希望以数量众多的爆炸新闻掩盖那一则炸人眼球的新闻,以图在舆论上压倒今文经。
可是晚了,此事已经被天子刘宏知晓。
即使无数恶性事件被爆出,也无法掩盖当街杀师这一事件的恶劣。
两派如今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大家都拥有灰暗的未来。
由于当街杀师事件的性质极为恶劣,这触动了“以孝治天下”、“尊师重道”等根本国策。
在如今舆论沸腾之际,天子刘宏决定,于朝会之上,百官面前,廷讯此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朝会上,一个身着囚服的士人出现在袁基与百官面前。
大殿之内,气氛凝重。
人人脸上都带着些许怒容。
众臣肃穆跽坐于大殿两侧。
司法官员——廷尉、侍御史等人坐于天子近侧。
天子刘宏亦带着微微怒色,威严端坐御座之上,俯视着匍匐于殿下,被武士羁押的犯人。
“吴敬,抬起头来。”
冰冷声音在大殿上回荡。
“朕闻,‘天地君亲师’。师者,教尔以道,授尔以业,于汝犹如再生之恩,恩同父子。尔何以竟有枭獍之心,行此逆伦之举?!”
吴敬听闻此言,无任何反应,静静趴在地上,不言不语。
“呵呵……”
“哈哈哈……”
过了没一会儿,他竟于大殿之上,低声笑了起来。
周围众多大臣见状,纷纷忍不住起身,欲要开口怒斥。
但由于天子没发话,他们只能眉头紧锁,对其怒目而视。
刘宏坐于上首,不动声色,继续开口,打断吴敬笑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尔之所为,一违师道,二悖人伦,三犯国法。三罪皆恶,天地不容!”
犯人吴敬听闻此言,不再笑了。
他微仰着头,于大殿之上大吼:
“我有违人伦,我认!触犯国法,我亦认罪!可他张继就是什么好人吗?!有违师道?我绝对不认!”
此言一出,大殿群臣皆怒,纷纷起身出列,众人沸腾。
武士也使劲按住犯人吴敬。
刘宏听闻此言,本欲拍桌大怒!
但见大殿之上瞬间哄闹的群臣,只得给礼官比了个手势。
礼官通知立于大殿两侧的虎贲卫。
虎贲卫执戟敲击,示意众臣安静。
在震耳欲聋的敲击声中,众臣渐渐平息怒火,重新端坐回原位。
袁基从始至终,面带怒色坐于原位,没有起身,也没有怒斥罪犯。
得益于他如今发达的情报系统,他早早得知了事情始末。
天子刘宏亦是派人查探过事情原委。
他们二人,于此次朝会前,早已私下讨论过一次。
此事,被掩盖在杀师污点下的污垢,还真是不少。
最先探查到的事是——吴敬之师张继,对吴敬并不好,动辄殴打辱骂,已成其他学子见怪不怪之景。
不过吴敬对其师张继,倒是以父礼相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可以说平日里的吴敬,实在是一个“尊师重道”的老实人。
老实人被逼急了,亦有血溅三尺之怒。
若说是积压的怨气太多,突然爆发,倒也说得过去。
不过袁基还是令探子继续深入探查此事。
果然,探查到了两人更深层次的恩怨。
吴敬之父,吴俊,乃一县县令。
张继,曾派一游侠杀死吴俊。并允诺游侠,奉养其父母家人。
于是游侠独自顶罪,承认是自己与吴县令有仇,愤而杀之,此事便定了性。
而吴俊曾与张继是好友关系。
吴俊送子于张继处学习,并让吴敬以父礼待之。
于是即使张继动辄打骂,吴敬也全部忍耐下来,只以为自己的恩师是由于好友死亡,对他这个好友之子更加严厉所致。
但万万没想到,此事竟被今文经学派一个同样与其父吴俊交好的士人得知。
此士人私下偷偷探查此事,得知真相后,又偷偷将真相以书信形式放于吴敬房间。
吴敬起初不信,但看着张继打骂他时,厌恶的神情不似作伪,于是便也暗地探查一番。
结果真的发现了很多端倪,往日里不曾怀疑之处,如今处处破绽。
在吴敬找张继对峙时,张继看着种种证据,十分嚣张地笑起来,并一口承认是自己派人杀死其父吴俊。
吴敬不敢置信,又不得不信。
这是杀父之仇!
即使师徒类比父子,可毕竟不是父子,他吴敬此刻必须要为父报仇了。
于是,他回家就开始磨刀。
刀磨好后,他拿上刀,就当街将张继刺死。
得知前因后果之后,袁基和刘宏也交谈了好久。
若依此事的原委,那吴敬当街弑师一事,就有得辩了。
毕竟杀师是有违人伦,可替父报仇,亦是身为人子该遵从的“孝道”。
就如刘宏开头之言:“天地君亲师。”
如何界定是当街弑师的罪名更大,还是替父报仇的理由更正当?
但因众人只知其当街弑师,不知其替父报仇,如今社会舆论激昂至此,此人就必须审问,且得大张旗鼓审问。
于是袁基与刘宏商议好,此事于朝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审问,并最后将难题交予众人。
所以整顿好朝堂后,刘宏继续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