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刚把公园长期养护规划的最后一页打印出来,就被张主任的夺命连环call催到了公园——电话里张主任的声音带着哭腔:小满女士!不好了!月季园彻底沦陷了!蚜虫跟开派对似的,密密麻麻爬满了叶子,有的月季都被啃得只剩杆了!游客都在拍视频发网上,说我们公园虐待植物,再不来救场,我就要被撤职了!
来了来了!林小满挂了电话,抓起帆布包就往外冲,李婷、刘宇和陈阳紧随其后。帆布包里的多肉在颠簸中尖叫:慢点!我的叶片都要被甩出去了!蚜虫有那么可怕吗?难道比张胖子的脚还吓人?
比那吓人一百倍!林小满一边跑一边吐槽,上次荷花被污染是水淹七军,这次月季被蚜虫咬是虫噬全军,公园这是要把生态问题挨个体验一遍啊!
刚冲进月季园,林小满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倒吸一口凉气——满园的月季一片狼藉,原本翠绿的叶片被咬得千疮百孔,像镂空的蕾丝边,有的甚至被啃得只剩叶脉;娇艳的花朵蔫蔫地耷拉着,花瓣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蚜虫,黑的、绿的、黄的,看得人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植物汁液味,混合着蚜虫分泌物的黏腻气息,让人浑身难受。
耳边瞬间被月季们的哀嚎声淹没,比菜市场杀价还热闹:
疼死我了!这些蚜虫就是吸血鬼!一天到晚趴在我叶子上吸汁液,我的叶子都快被吸瘪了!
我的花瓣啊!刚开一半就被蚜虫啃了,丑得我都不想见人了!
打农药啊!快打农药把这些虫子杀死,我宁愿被农药熏晕,也不想被蚜虫活活咬死!
别打农药!上次打农药把蜜蜂都毒死了,我的花粉都没人传了,现在还没结种子呢!
林小满脚步一顿,心里暗自庆幸:还好我能听懂这些内部矛盾,不然光听张主任说打农药没用,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平衡。她表面上保持专业,对着一脸焦急的张主任说:张主任,先别慌,我们先排查蚜虫的种类和密度,再制定针对性方案。
李婷举着相机拍特写,一边拍一边吐槽:我的天!这蚜虫也太多了,跟铺了层彩色地毯似的!你看这叶子,被咬得跟蕾丝裙似的,游客吐槽虐待植物真不冤!
刘宇拿出放大镜和计数器,蹲在一株月季旁统计:主要是棉蚜和桃蚜,密度高达每片叶50只以上,已经达到严重危害级别!这些蚜虫繁殖速度太快,一周就能繁殖一代,难怪打农药没用,刚杀死一批,新的又孵化出来了。
陈阳推了推眼镜,观察着月季的生长状态:而且长期打农药让蚜虫产生了抗药性,现在农药不仅杀不死蚜虫,还破坏了生态平衡,杀死了瓢虫、草蛉等蚜虫的天敌,导致蚜虫泛滥成灾。
林小满凑近一株被咬得最惨的月季,耳边传来它带着哭腔的抱怨:……就是!以前公园里有很多瓢虫,它们每天都来帮我吃蚜虫,可自从打了农药,瓢虫都被毒死了,蚜虫才敢这么嚣张!现在它们不仅吸我汁液,还在我叶子上产卵,我的叶子都快变成蚜虫幼儿园了!
月季姐姐,你别急!林小满在心里安抚,表面上对着团队说,现在不能再用化学防治了,必须用生物防治,引入蚜虫的天敌——瓢虫和草蛉,建立生态平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瓢虫?草蛉?张主任一脸疑惑,这些虫子真能管用吗?我们以前也试过放几只瓢虫,可根本起不了作用啊!
那是因为数量不够,而且没有吸引它们留下来的蜜源植物,陈阳解释道,一只瓢虫成虫一天能吃100-200只蚜虫,幼虫一天能吃50-100只,只要投放足够数量的瓢虫和草蛉,再种植蜜源植物让它们繁殖定居,不出两周,蚜虫就能被控制住。
林小满心里暗赞陈阳专业,正好和月季的完美契合。她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在月季园周围挂黄板,利用蚜虫的趋黄性诱杀一部分成虫,减少蚜虫数量,再配合瓢虫和草蛉的生物防治,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
张主任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太好了!你们赶紧安排,需要什么我们都全力配合!不管是买瓢虫还是种蜜源植物,多少钱都没问题,只要能把蚜虫消灭掉,保住月季园!
正说着,一位养护工人匆匆跑过来:张主任,又有游客投诉了,说我们公园不重视植物养护,还说要向文旅局举报我们!
知道了知道了!张主任摆摆手,你先去跟游客解释,说我们已经请了专业的生态顾问,正在制定方案,很快就能解决蚜虫问题。
林小满看着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有的在拍照吐槽,有的在议论纷纷,心里暗暗着急:必须尽快行动,不然公园的口碑就要彻底砸了。她对着团队说:李婷,你负责联系供应商,购买足量的瓢虫幼虫和草蛉卵;刘宇,你负责采购黄板和蜜源植物种子;陈阳,你负责制定投放方案和种植规划;我跟张主任沟通,安排工人配合我们。
收到!团队立刻行动起来,李婷掏出手机联系供应商,刘宇打开购物软件下单,陈阳拿出笔记本绘制种植规划图,林小满则和张主任沟通具体的实施细节。
帆布包里的多肉探出头,看到密密麻麻的蚜虫,吓得赶紧缩回去,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吐槽:太可怕了!这些蚜虫比蚊子还讨厌,比张胖子的厨房还脏!小满,你可千万别让瓢虫爬到我身上,我怕它们把我当成蚜虫吃了!
放心吧,瓢虫只吃蚜虫,不吃多肉,林小满用意念怼回去,再说你这么圆,蚜虫都没你胖,瓢虫就算想认错也认不出来。
那可不一定,多肉还是很担心,万一瓢虫眼神不好,把我当成巨型蚜虫怎么办?我还这么年轻,不想英年早逝!
老兰花慢悠悠的声音在意识里响起:别理它,它就是想刷存在感。小满,你听听月季们有没有说蚜虫还有什么弱点,比如它们怕什么气味,或者喜欢什么环境,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制定辅助方案。
林小满点点头,假装观察蚜虫的分布,耳边果然传来一朵月季的补充爆料……这些蚜虫怕大蒜和薄荷的气味,上次我旁边种了几棵薄荷,蚜虫就很少爬到我身上。而且它们喜欢潮湿的环境,最近总下雨,空气太潮湿,蚜虫繁殖得更快了!
有了!林小满眼睛一亮,对着张主任说,张主任,我们还可以在月季园里撒点碾碎的大蒜和薄荷,利用气味驱赶蚜虫;同时加强园区的通风排水,降低空气湿度,抑制蚜虫繁殖。
张主任立刻点头:没问题!我现在就安排工人去准备大蒜和薄荷,再检查排水系统!
下午,瓢虫幼虫和草蛉卵就送到了公园,足足有十大箱。李婷打开箱子,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小虫子,看得人头皮发麻:我的天!这么多瓢虫幼虫,跟小毛毛虫似的,真能吃蚜虫吗?
别看它们小,战斗力可强了!陈阳笑着说,这些都是刚孵化的瓢虫幼虫,正是吃蚜虫的高峰期,一只幼虫一天能吃50多只蚜虫,十大箱足够覆盖整个月季园了。
林小满和团队、养护工人一起,把瓢虫幼虫和草蛉卵均匀地投放到月季园的每一株月季上。刚把幼虫放到叶子上,就看到它们立刻爬向蚜虫,大口大口地啃食起来。耳边传来月季们的欢呼声:……太好了!瓢虫来救我们了!快吃!把这些蚜虫都吃光!
加油!左边还有很多!别放过它们!
草蛉卵快孵化啊!多来点帮手,把这些吸血鬼都消灭掉!
李婷举着相机拍特写,一边拍一边喊:太神奇了!瓢虫幼虫真的在吃蚜虫!这素材简直是生态防治的教科书级别,我要剪个瓢虫大战蚜虫的视频,让网友看看生物防治有多厉害!
刘宇在月季园周围挂黄板,很快就有很多蚜虫被黄板吸引,粘在了上面:黄板也起作用了!已经粘了不少蚜虫,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减少成虫数量,为瓢虫和草蛉减轻压力。
养护工人也在月季园里撒了碾碎的大蒜和薄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辛辣的气味,蚜虫果然开始往没有大蒜和薄荷的地方爬。同时,排水系统也检查完毕,多余的积水被排出,园区的通风条件好了很多。
傍晚时分,林小满和团队再次来到月季园,发现蚜虫数量已经明显减少,很多月季叶子上的蚜虫都被瓢虫幼虫吃光了,只剩下一些空壳。张主任看着焕然一新的月季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才半天时间,蚜虫就少了这么多,你们真是太厉害了!游客们看到我们在治理,也不投诉了,还有很多游客在拍瓢虫吃蚜虫的视频,说我们公园生态又有趣
李婷刷新着手机,兴奋地说:我们的瓢虫大战蚜虫视频已经火了!播放量破100万了,评论区全是好评:太神奇了!原来不用农药也能治蚜虫!为小满团队和公园点赞,生态防治yyds!下次去公园要看看瓢虫大军!
刘宇拿出计数器统计:蚜虫密度已经降到每片叶10只以下,效果非常明显!再坚持投放几天瓢虫和草蛉,配合黄板和气味驱赶,不出两周,蚜虫就能被彻底控制住。
陈阳补充道:我们已经把蜜源植物种子种下去了,等它们发芽开花,就能吸引瓢虫和草蛉定居繁殖,形成稳定的生态防治系统,以后就算有少量蚜虫,也不会再泛滥成灾了。
林小满看着逐渐恢复生机的月季,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耳边传来月季们的感谢声:……小丫头,谢谢你!多亏了你请来了瓢虫大军,我们终于不用再被蚜虫咬了。等我们恢复健康,一定开出最漂亮的花,报答你!
不用谢,林小满在心里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你们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告诉我,我们会第一时间来帮忙。
帆布包里的多肉探出头,看着少了很多的蚜虫,终于敢出来透气了:太好了!蚜虫终于少了,我再也不用害怕被它们围攻了。小满,这些瓢虫还挺厉害的,以后我要跟它们做朋友,让它们保护我,再也不怕虫子了!
你还是先保护好自己吧,林小满用意念怼回去,瓢虫可没时间跟你做朋友,它们还要忙着吃蚜虫、繁殖后代呢。
晚上,林小满收到了张主任的微信:林小满女士,太感谢你们了!今天的生物防治效果超出预期,游客们都很满意,还在网上帮我们公园宣传。为了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们已经把生态顾问的合同准备好了,明天请你们来公园签字,待遇从优!
林小满把微信内容读给大家听,花店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太好了!我们正式成为公园的长期生态顾问了!李婷激动地跳起来,以后我们就能名正言顺地在公园了,还能参与更多的生态治理项目!
这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认可,刘宇说,我们一定好好履行生态顾问的职责,把公园的植物养护好,让公园成为城市的生态名片
陈阳补充道:我们还可以把月季园生物防治的经验整理成报告,分享给其他公园和绿化部门,让更多的地方采用生态防治,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林小满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心里也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一章的蚜虫治理只是公园生态顾问工作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植物问题需要解决,更多的生态项目需要推进。但只要他们坚持科学、环保、可持续的理念,带着对植物的热爱和对生态的责任,就一定能把公园打造成一个植物健康、生态平衡、游客满意的城市绿肺绿意满城计划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手机屏幕亮起,是公众号后台的消息提醒,很多网友看到瓢虫大战蚜虫的视频后,都纷纷留言支持:
太神奇了!生物防治yyds!
为小满团队和公园点赞,拒绝农药,保护生态环境!
下次去公园一定要看看瓢虫大军,还要学习怎么用生态方法治蚜虫!
希望更多的地方能采用这种生态防治方法,让植物和昆虫和谐共生!
林小满笑着回复了几条评论,心里暗暗想:下一章,他们将正式签订公园生态顾问合同,开始推进蜜源植物种植和其他区域的植物问题治理。她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公园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生态,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让植物友好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