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星阁”全球总部顶层的环形会议室,被称为“星空议事厅”。巨大的环形落地窗外,是伦敦金融城的历史天际线与现代摩天楼交织的壮丽景色,仿佛象征着“星空公约”本身——连接着厚重的传统与无限可能的未来。
室内,气氛庄重而肃穆。椭圆形的会议桌由整块深色胡桃木打造,光滑如镜的桌面上,除了嵌入式的智能显示屏和精致的杯盏,空无一物,凸显着此间决策的效率与纯粹。此刻,围坐在桌旁的,是“星空公约”全球战略决策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他们中的每一位,都代表着这个新兴帝国的一个重要支柱:来自“星耀同盟”的科技先锋,来自欧洲的古老艺术家族代表(包括面色平静、已学会在规则内行事的让-菲利普·德·洛林),以及陆景珩——他并非委员会正式成员,但作为沈清悦唯一特邀的“战略顾问”,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宣告。
沈清悦坐在主位,身着一套剪裁极佳的炭灰色西装套裙,长发利落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愈发深邃沉静的眼眸。第八卷的硝烟散去,加冕的荣耀沉淀为眉宇间一抹不容置疑的权威。她面前悬浮的全息投影,展示着一幅详尽的、动态的世界地图,上面以不同颜色和密度的光点,标识着“星空公约”目前覆盖的区域与合作网络。欧美地区,已然是星光璀璨,一片辉煌。
然而,她的目光,却越过这片辉煌,久久停留在那些光芒相对稀疏,甚至是大片空白的区域——广袤的非洲大陆、中东地区、东南亚、拉丁美洲……
“诸位,”沈清悦清越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寂静,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到现实,“过去一年,我们成功在欧洲站稳了脚跟,完成了‘星空公约’第一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全球布局。在此,我感谢诸位的鼎力支持与卓越贡献。”
她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核心伙伴,表达着真诚的谢意。然而,她话锋随即一转,手指轻点,全息地图上的光影迅速变化,那些原本暗淡的区域被高亮显示,并以醒目的红色箭头标注出来。
“但是,如果我们满足于此,那么‘星空公约’最终只会成为一个升级版的、覆盖范围更广的‘欧美艺术俱乐部’。这,违背了我们创立它的初衷。”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们最初的愿景,是‘让每一颗星辰都有机会闪耀’。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存在的基石,和我们区别于一切旧秩序的核心价值。”
她的指尖划过非洲的广袤草原,中东的古老沙漠,东南亚的繁茂雨林……“在这些被统称为‘全球南方’的广阔地域,蕴藏着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记忆,最蓬勃的生命力,以及最多元、也最未被资本和技术充分发掘的创造力。那里,有无数被尘埃暂时掩盖的星辰。”
她缓缓站起身,双手撑在桌沿,目光灼灼地环视众人:“因此,我在此正式提议,启动‘星空公约’第二阶段核心战略——‘南半球战略’(Southern hemisphere Initiative)。我们将系统性地、有步骤地向非洲、中东、东南亚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进行深度开拓与生态共建。目标,是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覆盖全球、多元文化平等对话的艺术生态帝国!”
沈清悦的提议,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委员会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她操控全息投影,展示出“南半球战略”的初步框架。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扩张或项目复制。”沈清悦强调,“我们将采取‘三部曲’模式:”
“第一,基础设施先行。与当地政府、机构及本土科技公司合作,投资建设数字艺术中心、云端数据中心和高速网络节点,解决最基本的‘接入’问题。我们计划在开罗、迪拜、内罗毕、新加坡和圣保罗,建立五大区域性枢纽。”
“第二,人才与内容孵化。设立‘南半球艺术基金’,大规模扶持本地艺术家和创作者;启动‘文化使者’计划,派遣我们的顶尖艺术家(如林枫)前往驻留交流,同时邀请南方优秀人才到欧美中心进行创作和展示,实现双向滋养。”
“第三,市场生态构建。帮助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艺术品定价、交易、版权保护体系,并利用我们的全球网络,将这些独特的文化价值,输送到全世界。”
蓝图宏大,逻辑清晰,充满了理想主义的光芒与实干家的周密。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质疑声随之而来。
一位负责财务的欧洲成员,也是之前信任投票中的坚定支持者,首先谨慎地开口:“沈主席,我完全理解并赞赏您的愿景。但是,请原谅我的直接,这些地区的政治稳定性、法律环境、基础设施水平,都与欧美相去甚远。前期投入将是天文数字,而回报周期可能极其漫长,甚至存在无法收回成本的风险。我们是否应该先巩固我们在欧美的既有市场,将利润最大化,积累更雄厚的资本后再考虑?”
另一位代表北美科技资本利益的成员补充道:“而且,这些市场的消费能力有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我们的模式能否成功移植?会不会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甚至因为水土不服而损害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声誉?”
让-菲利普·德·洛林这次没有立刻表态,他沉吟着,用他那固有的、带着贵族式审慎的语调说:“那里存在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文化逻辑和权力结构。我们欧洲人花了数百年,甚至通过不那么光彩的殖民历史,才勉强理解了一点点。‘星空公约’想要在短时间内打破这些无形的壁垒,恐怕……需要非凡的智慧和运气。”
质疑是理性的,担忧是现实的。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所有人都看向沈清悦,等待她的回应。
面对这些质疑,沈清悦的脸上没有丝毫的不悦或动摇,反而露出了一丝预料之中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微笑。
“诸位提出的问题,都非常现实,也都在我们的风险评估报告之中。”她从容不迫地回应,“是的,前期投入巨大,风险很高。但请大家换个角度思考——”
她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战略家的雄辩:“首先,价值洼地。正因为那里尚未被系统性开发,所以蕴藏着最大的价值增长空间。我们现在进入,是在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布局未来三十年的增长极。当所有人都挤在欧美这片红海里内卷时,我们率先开拓蓝海,这将为我们建立无可比拟的先发优势。”
“其次,生态壁垒。”她继续道,“一旦我们成功帮助这些地区构建起基于‘星空公约’标准的艺术生态,那么后来者将很难再撼动我们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商业回报,更是构建一个时代性帝国的基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沈清悦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和坚定,“如果我们‘星空公约’只愿意在安全、成熟的市场里赚钱,而不敢去挑战那些真正需要我们去打破壁垒、创造价值的地方,那我们与我们所颠覆的德·洛林家族们,又有何本质区别?我们的‘新’,又体现在哪里?”
她环视全场,一字一句地说道:“困难和风险,从来不是我们止步的理由。它们是我们存在的价值证明!‘南半球战略’或许会失败,但不敢拥抱这份挑战的‘星空公约’,注定无法成为真正的全球帝国。这,是一场我们必须去尝试的远征。”
她的这番话,格局高远,将商业战略上升到了使命与历史的层面,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一直沉默的陆景珩,在此刻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平稳而充满力量,如同给这场辩论压上了最后的秤砣:“资金方面,陆氏集团可以牵头,联合几位核心伙伴,设立一期专门的‘探索基金’,承担首轮最高风险的投资。至于政治和文化风险……这恰恰是我的团队最擅长评估和管理的领域。我们可以为这项战略,提供必要的‘安全垫’。”
沈清悦的战略远见,加上陆景珩的资本与风险保障,构成了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组合。
短暂的沉默与交头接耳后,那位最初提出质疑的财务代表率先举起了手:“我被说服了。我支持启动‘南半球战略’。”
“算我一个。”
“这是正确的方向。”
附议之声接连响起。甚至连让-菲利普·德·洛林,在沉思片刻后,也缓缓点了点头:“德·洛林家族,愿意参与这项……充满想象力的计划。”
全票通过。
沈清悦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动着澎湃的激情。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通过了一项战略,更是“星空公约”灵魂的一次升华。
“那么,我宣布,‘星空公约’南半球战略,正式启动!”她朗声宣布,声音在星空议事厅内回荡。
会议结束后,众人散去。沈清悦和陆景珩最后离开,再次站在那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伦敦。
“又是一场硬仗。”陆景珩看着远方,轻声说。
“但这次,是我们主动选择的征途。”沈清悦的眼中闪烁着征服者的光芒,“王冠的真正重量,不在于守护已有的疆土,而在于开拓未知的版图。”
她的目光,仿佛已经穿越了伦敦的雾霭,投向了那片充满未知、挑战与无限可能的“全球南方”。新的视野已经打开,帝国的航船,正式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