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阳初升时,青峰山的育苗区就响起了清脆的双哨声 —— 一哨如溪流潺潺,一哨似驼铃悠悠,缠在一起穿透晨雾,唤醒了满架待放的花蕾。小豆子握着双哨,指尖还沾着催花露的甜香,目光紧紧锁在护枝架中央:“快看!双苞裂瓣了!”
众人围拢过来,只见双芯种的双苞已舒展开瓣,外层是绯红与乳白交织的花萼,内层花瓣左瓣绯红如霞,右瓣乳白似雪,边缘镶着圈细碎的银绒,顶端的双芯嫩黄饱满,顶着金粉似的花粉,甜香浓得化不开,比去年的双芯花更艳、更香。“是双色双芯花!” 阿依古丽捂住嘴笑出了泪,“红白相融,双芯并立,是双山最圆满的模样!”
风里的驼铃声越来越近,西漠的族人赶着驼队而来,驼背上载着蜂箱、花酿和崭新的织毯,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满是笑意。“青峰山的花终于开了!” 为首的西漠长老举起酒囊,“我们带着西漠的花蜜酒和银边花毯,来赴这场跨山的花宴!” 驼队刚停稳,西漠的女人们就忙着铺织毯,毯上绣着双芯花的图案,绯红与乳白交织,和育苗区的花相映成趣。
混融苗的花蕾已竞相绽放,整片育苗区变成了花的海洋。有的花绯红花瓣镶着银边,有的花乳白花瓣泛着绯红,还有的花红白相间,像被晚霞染透,每一朵都带着双山的印记。蜜蜂在花丛中嗡嗡穿梭,把青峰山的花粉与西漠的花粉混在一起,空气中满是花粉与花香的甜润,让人醉在其中。
孩子们欢呼着穿梭在花丛间,青峰山的孩子和西漠的孩子手拉手,有的采摘飘落的花瓣,有的追逐蜜蜂,有的坐在织毯上,用花瓣做小小的花偶。阿秋和阿禾一起,把双色花瓣串成花环,套在彼此头上,“这是双山的同心环!” 阿春和阿雅则用绒草绳把花瓣系在护枝架上,让花影随风晃动,像一串串彩色的风铃。
小豆子和阿依古丽一起,给双芯种的双色双芯花系上红绳,作为双山的 “领头花”。“明年,我们要把这种花种遍青峰山和西漠!” 阿依古丽望着满架的花,眼里满是憧憬,“让双山的每一寸土地,都飘着同心花的香!” 小豆子点点头,从怀里掏出跨山守护册,翻开新的一页,阿依古丽握着他的手,一起写下:“双山融技育双花,同心共庆芳辰,花绽两地,情系山海。”
李伯和西漠长老一起,品尝着王婶熬的花粥和西漠的花蜜酒。花粥里加了双色花瓣、花干粉和双花花露,甜香混着谷物的暖香;花蜜酒则带着银边花的清劲和双花的甜润,喝一口浑身舒坦。“明年,我们把青峰山的绒草土运到西漠,把西漠的银边土运到青峰册,让两地的土地都融着双山的养分!” 李伯笑着说,西漠长老连连点头:“还要把双山的种植法子写成册子,传给子孙后代,让跨山的情谊永远延续!”
阿默提着新酿的双花花酿走来,陶瓮里的花酿泛着粉白,飘着浓郁的花香:“用双色花瓣、银边蜜露和槐枝露酿的,埋在土里存三年,就是最珍贵的同心酿!” 他给每个人倒了一碗,花酿入口甘甜,余味悠长,“这是双山的味道,藏着阳光、雨水和同心的暖意。”
苏清鸢和陆沉舟坐在花丛旁,翻开跨山守护册,细细记录着花开的盛况。“混融花:花瓣双色(绯红 + 乳白),双芯并生,银边镶缘,香气醇厚,花期较单一品种长十日。” 陆沉舟提笔写下,苏清鸢则用竹笔描画着双色双芯花的模样,旁边贴上刚摘下的花瓣样本,“再加一句:土融则苗壮,技融则花繁,心融则情长,跨山同心,方得圆满。”
日头升到正中时,花宴正式开始。双山的族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花粥、品着花酿、聊着家常,孩子们在花丛中嬉戏打闹,笑声、歌声、驼铃声缠在一起,飘向远方。小豆子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明白,跨山的距离从来都不是阻碍,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让陌生的土地长出同心的花,让遥远的山海连成一片温馨的家园。
夕阳西斜时,西漠的族人准备返程,他们带走了混融花的种子、双山的种植册子和满满的同心酿,也留下了西漠的银边土、花干和深深的情谊。阿依古丽握着小豆子的手,眼里满是不舍:“明年开春,我还来和你一起播种,让双山的花,开得一年比一年艳!” 小豆子点点头,把装着 “领头种” 的木盒递给她:“这是双山的希望,明年我们一起,让同心花绽满双山!”
驼队走远了,双哨声、驼铃声和笑声还在山谷中回荡。小豆子站在育苗区里,望着满架的双色双芯花,夕阳洒在花瓣上,绯红与乳白泛着柔和的光。跨山守护册的新页上,贴着双色花瓣样本,记录着花开的盛况,还有双山族人共同的签名,以及孩子们画的同心花宴图,歪歪扭扭的线条里,满是圆满与温暖。
风里的花香越来越浓,带着双山的情谊,飘向青峰山的深处,飘向西漠的沙丘,预示着来年的春天,会有更多的同心花破土而出,会有更深厚的跨山情谊,在阳光与雨露中,绵长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