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厂唯一的小会议室内,关于新型鱼竿定价的讨论正在进行,气氛颇为热烈。
顾宏斌拿着成本核算单,眉头紧锁:
“新树脂、新工艺,加上凝霜搞的这些新涂装、新包装,成本确实上来了,大概在70-80块钱左右。
咱们老款成本60,批发价80,一直走的都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这新的……这价格我看批发价定个100左右,零售卖个一百七八,顶天了吧?”
林淑仪也附和道:“是啊,一下子涨太多,老客户们能接受吗?别到时候没人要,砸手里了。”
按照他们传统的小厂思维,性价比是唯一的竞争力,突然要把产品往【高端】方向做,心里实在没底。
顾凝霜准备充分,她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上会议室的大屏幕:
“爸,妈,大哥,你们先看看这个。”
屏幕上,她展示了精心整理的市场调研数据和分析图。
“这是我们收集的目前市面上主流鱼竿品牌的价格区间。”
她切换着ppt页面,点指着国内鱼竿的一个个数据。
“国内几个知名品牌,其中中端系列,零售价普遍在800元到2000元之间,高端系列售价能卖到3000至5000,一些限量版或者用了特殊技术的,甚至能卖到6000元以上。”
接着,她展示了国际大牌的数据:
“再看这些国外品牌,像日本的达瓦、禧玛诺,美国的阿布加西亚等,他们的入门级产品就要三四百元,主流型号在1000元至3000元区间,旗舰款、纪念款,价格过万是常态,有些特别版本甚至高达十几万、几十万!”
一张张产品图片和价格标签闪过,冲击着顾宏斌和林淑仪的认知。
他们一直埋头生产,知道国外品牌贵,但没想到差距如此巨大,更没想到国内高端市场也已经有了这样的价格标杆。
“可是……可是……”
不等顾宏斌可是出来,顾凝霜语气坚定地打断道:
“我们的新型鱼竿,采用了伊毅改进的高性能树脂,强度和韧性数据远超国内标准,接近甚至部分指标超过了国际品牌的高端产品。
导环、轮座、手柄等人机工程优化,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现在,加上我们独特的外观设计,具备了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她顿了顿,环视众人:
“我们的产品品质,绝对已经达到了可以跻身中高端市场的水平,如果还抱着以前薄利多销的想法,是对我们技术升级和设计投入的浪费,也无法支撑厂子未来的发展和研发投入。”
伊毅这时开口,补充道:
“岳父,妈,凝霜说得对,定价不仅仅是成本加利润,更是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的体现。
我们之前是‘斌仪鱼竿厂’,以后要朝着‘斌仪品牌’发展,价格是品牌价值最直接的信号。”
他拿起那支“熟手款”样品:
“就以这支为例,它的性能、做工和设计,对比市面上零售价1500到2000元的国外品牌产品,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特色。
我们如果只卖一两百,反而会让消费者怀疑它的品质。”
在伊毅和顾凝霜的引导下,大家开始了更深入的讨论,顾云帆虽然一开始也觉得价格高,但试用过产品后,他对品质极具信心,逐渐接受了提价的思路。
“是啊,爸你也亲自试过我们的所有新款鱼竿钓鱼了,手感怎么样?”
“爽!我们的新鱼竿用起来确实很爽。”
说到钓鱼,顾宏斌不由眼睛亮了起来,钓鱼就是他最大的爱好,甚至开办鱼竿厂,也是这个爱好发展过来的。
“那么爸你自己说,我们的鱼竿比起你渔具房里珍藏的那些外国钓竿如何?”
“确实不比那些外国货差。”
“那不就得了,我们的鱼竿品质就摆在那了,为什么不能卖出匹配质量的高价?”
“那好吧,听你们的!咱们把价格提上去。”
经过一番激烈的探讨,甚至争论,参考了成本、市场竞争、品牌定位和利润空间等多方面因素,最终,一套全新的价格体系被确定下来。
新型鱼竿将分为四个档次:
基础款:保持实用为主,在外观上做小幅升级,批发价定为97元,建议零售价199元。
主要面向对价格敏感,但又追求一定品质的入门钓友。
入门款:性能与基础款相当,但在涂装和细节上更具设计感,批发价205元,建议零售价399元。
瞄准开始注重外观和品牌的中端消费者。
熟手款:全面采用新工艺和新设计,性能卓越,外观靓丽,批发价486元,建议零售价999元。
直接对标国内高端品牌及国际品牌的中端产品,是利润和口碑的主力。
老手款:在熟手款基础上,选用更顶级的材料,做工更为精细,设计更具质感,批发价966元,建议零售价1999元。
旨在树立品牌高端形象,满足资深钓友和收藏爱好者的需求。
“唉~这么高的价格,那销量恐怕……”
林淑仪这个财务还是忍不住担忧地嘀咕了一声。
伊毅笑着给岳母解释了一下。
“这个建议零售价只是指导价,各地经销商可以根据当地市场情况适当浮动,我们要给渠道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他们才有动力推广我们的产品。”
顾凝霜也补充道:
“妈,你就放心吧,我都做过市场调查了,四个价格都有一定市场接受度的。
其中入门款将是我们今后的销量主力,更贵的两款是打品牌、立逼格的。”
“小霜,我们是不是再研究一款售价100以下的鱼竿,走量占市场?”
“别!那样会降低咱们的逼格的。”
对于顾母的提议,顾凝霜连连摆手,严词拒绝。
倒是伊毅明白顾父顾母的顾虑,在旁提了个建议:
“妈,我们可以等斌仪鱼竿做大了,再成立一个子品牌专门生产那种成本10块左右的低端鱼竿。”
“咦~这个倒是个办法。”
看着最终敲定的价格表,顾宏斌和林淑仪虽然仍觉得心惊肉跳,但看着眼前那些焕然一新、精致得不像是自家工厂能生产出来的鱼竿样品,再回想女儿展示的那些动辄数千上万的竞品,他们最终选择了相信伊毅和顾凝霜的判断。
“好吧,就按你们说的办!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
顾宏斌一拍桌子,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