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细致的考察、对比和内心的权衡,林星辰和陆见深最终为陆予辰选择了一所理念温和、环境温馨、注重游戏与体验的私立幼儿园。定下园所的那一刻,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的同时,另一股更复杂的情绪悄然滋生——分离焦虑,不仅仅是对孩子,更是对他们自己。
入园前的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林星辰带着儿子一起购买印有他喜欢的小汽车图案的书包、姓名贴、室内鞋。他们反复阅读关于幼儿园的绘本,描述那里有好玩的玩具、友善的小朋友和像妈妈一样温柔的老师。陆予辰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似懂非懂,但对新书包和绘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理论准备得再充分,也难抵实战的冲击。入园第一天清晨,家里的气氛微妙地紧绷着。林星辰给儿子换上崭新的园服,动作比平时慢了些,眼神里充满了不舍。陆予辰似乎也察觉到不寻常,抱着妈妈腿不肯撒手。陆见深提前调整了上班时间,决定一起送园,用他的话说:“要确保后勤支援到位。”
来到幼儿园门口,景象可谓“众生相”。有的孩子欢天喜地冲进去,有的哭得撕心裂肺抱着家长不撒手。陆予辰属于观望型,他紧紧攥着妈妈的手指,大眼睛警惕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充满哭声和笑声的环境。
轮到他们班入园了。老师笑容可掬地迎上来,蹲下身和陆予辰打招呼。小家伙却猛地躲到林星辰身后,小脸绷得紧紧的。
“予辰小朋友,早上好呀!我们来教室玩小火车好不好?”老师耐心地引导。
陆予辰不说话,只是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腿。
林星辰感到鼻子一酸,强忍着蹲下来,平视着儿子的眼睛,用尽可能轻松的语气说:“宝贝,你看,老师多喜欢你呀。幼儿园里有好多好玩儿的,妈妈下午吃完饭就来接你,第一个来接你,好不好?”
陆予辰眼圈红了,小嘴一瘪,带着哭腔喊:“妈妈……不走……”
这一声,差点让林星辰的眼泪决堤。她深吸一口气,亲了亲儿子的额头,将他的手轻轻交到老师温暖的手里,声音有些哽咽:“乖,听老师话,妈妈爱你。”
老师经验丰富,一边温和地抱着开始抽泣的陆予辰,一边对林星辰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尽快离开。林星辰狠下心,转身快步走出教室,甚至不敢回头。直到拐过墙角,听到身后传来儿子愈发响亮的哭声,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陆见深及时揽住她的肩膀,用力握了握,他的下颌线也绷得紧紧的,眼神一直追随着教室的方向,直到看不见为止。
一整天,林星辰都魂不守舍。手机一有动静就立刻查看,生怕错过老师发来的消息或照片。工作完全不在状态,脑子里全是儿子哭泣的小脸。陆见深也每隔几小时就发信息问情况,看似冷静,实则关心则乱。
下午,终于熬到了接园时间。林星辰几乎是第一个冲到教室门口。当看到陆予辰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来,虽然眼睛还有点红,但手里举着一幅刚画好的、色彩混乱的涂鸦,看到她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带着点委屈又有点开心的笑容,喊着“妈妈!”扑过来时,林星辰悬了一天的心才重重落下。她紧紧抱住儿子,感受着他小小身体的温暖,仿佛失而复得。
老师反馈说,予辰哭了一会儿就好了,中午自己吃饭,睡觉需要老师陪了一下,下午参与活动很开心,还和一个小男生分享了玩具。听着老师的描述,看着儿子依赖地靠在自己怀里,林星辰和匆匆赶来的陆见深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和骄傲。
第一次放手,如同一次蜕皮,伴随着疼痛和不舍,却也蕴含着成长的必然。对于孩子,这是迈向独立和社会化的第一步;对于父母,这是学习信任与放手的必修课。他们明白,从今往后,孩子的世界将不再只有家人,会有老师,有同伴,有更广阔的天地。而他们能做的,就是站在他身后,目送他远行,并确保任何时候他回头,家都是最温暖的港湾。这场分离焦虑,最终在夕阳下相拥的剪影中,化为了成长的勋章。
(第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