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楼,吕嬛站在城垛前,眺望远方。
“高叔,近日曹军可有异动?”
“没有,”高顺一身玄甲站在旁边,轻轻一笑道:“我派细作潜入洛阳,并无发现异常,任凭钟繇用尽手段,依旧没能将洛阳发展起来,还是那副死气沉沉的模样。”
吕嬛点了点头:“很好,若有流民进入洛阳,便把他们引进关内,不管是弘农还是关中,都有足够的田地用来安置。”
高顺颔首道:“已在施行了,这便是洛阳持续破败的原因。”
那些流民一听说关中赠送永业田,哪里肯留在洛阳屯田,曹军的屯田政策堪比农奴,岂能留住人。
他们纷纷扛起锄头跑路,钟繇为此还弄丢了大批农具,甚至有时候连牛都被顺手牵走,可谓狼狈至极。
任何事情,都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想到此处,高顺忍不住笑出声来:“钟繇这厮为了讨要流民,三番五次来到关下,想要找我理论。”
他露出扬眉吐气之色,朗声说道:“我每次都紧闭关门,也让这厮尝足了‘闭门羹’的滋味。”
当初他向钟繇讨要函谷关,也是吃足了苦头,心底早就气恼不已。
那时可算是低声下气了,可钟繇这厮却将官僚做派发挥到了极致,各种推诿拖延,不是失踪不见,便说在走流程,甚是可恨!
若不是公台和元直设计夺关,他恐怕都成了曹军的阶下囚了...
吕嬛闻言也笑了:“钟繇怎敢来讨战?不怕被你一个突击斩首吗?”
她对高顺及其麾下的陷阵营有着绝对的信心。
就函谷关这般狭窄险要的地形而言,纵使钟繇引十万大军来犯,也是难以展开,他若敢策马立于阵前,绝对会被陷阵营一个突袭拿下。
“玲绮莫不是在考校我?”高顺微笑道:“前次夺关,并未流血杀人,曹吕两军还算口头上的联盟,若是出关击杀钟繇,便是师出无名,更何况,此刻袁曹两军对峙于官渡,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高叔做得好!”
吕嬛关掉地图,叹息一声道:“眼下洛阳七关兵力薄弱,正是夺取洛阳的良机,若非我军实力不济,定能趁机拿下整个司隶校尉部,继而迅速巩固虎牢关,即便曹操亲至,也奈何不了我。”
高顺闻言,并未质疑。
他早有感知,小主有着自己一套情报系统,而且极为准确及时。
身为属下,自然不会刨根问底,只需知道她是自己人,这就足够了...
“玲绮此来,可是让我回长安?”
“不错,”吕嬛微微点头道:“第一批府兵已经招收完毕,兵员数量三千,由你担任军府主官,抽调陷阵营骨干,尽早把这批士卒练起来。”
说到练兵,乃是高顺的强项,他自然不惧,“既如此,那何人来函谷关接手防务?”
“公台先生为文,子龙将军为武,足可镇守函谷关,若是兵粮充备,无须我下令,只要时机一到,以他们的能力,定可攻略洛阳。”
这便是游戏中的‘委任’了,有些事情必须交给下属去分担,不然她累死了也无法一统中原。
高顺向前一步,铁甲的叶片随之作响,“公台自当可信!但这位‘子龙将军’...是何方人士?我确实偶有耳闻,却不知其能力如何。”
吕嬛这才想起赵云和高顺没见过面,便开口解说一番:“子龙乃常山人,善使长枪,武力不亚于...我父亲,而且忠肝义胆,若有恶战,尽可放心将后背托付与他。”
高顺闻言不由眼眸一亮。
还真没听过小主这般夸过人,即便是甘宁,她也只是提了一句武艺高强而已,没想到这赵子龙,竟能得到如此夸赞,想必不会差到哪去。
而且听上去就像是...稳定版的小吕布?
嗯...若是如此,与陈公台配合镇守函谷关,倒也相得益彰。
出于对吕嬛的信任,高顺便放下心来,正要询问回去的时间时,一名传令兵奔跑着踏上城墙,急停之后立身挺胸,抱拳奏报:
“禀校尉!弘农杨氏又派人过来了,说温侯私分杨家田产,想要讨个公道。”
高顺嘴角微扬:“来者何人?”
传令兵:“他叫杨修!且孤身一人,颇有胆色。”
“是他...难怪了,”高顺略带无奈道:“让他上来,让我亲自打发他。”
“诺!”
吕嬛看着传令兵跑下台阶,疑惑着问道:“这杨修莫非魔怔了?怎敢孤身一人入关,真不怕被我们活埋了?”
这绝对是气话。
近期,从关中逃出去的地主豪强,因田地被收而怀恨在心,联合起来恶意中伤并州军,说什么关中的世家皆被吕布坑杀,鸡犬不留云云...
这等谣言,高顺也早有耳闻,听到吕嬛的怄气之话,便笑着说道:
“弘农杨家乃是顶级门阀,与汝南袁氏齐名;些许流言蜚语,根本骗不到他们,杨修敢来,定是料定我军纪律严明,从不枉杀,才敢踏进关内。”
“恐怕不会如此简单,”吕嬛抬手捏了捏下巴,思索着缓缓说道:
“弘农杨家乃是儒学世家,最懂明哲保身了,怎会为了区区田产,专程来此惹得我军不痛快?”
她来回踱了几步,忽然笃定道:“杨修此来,除了打探虚实之外,恐怕又要搞‘两边下注’的把戏了。”
话音刚落,一道清瘦身影便从城头石阶处显现。
来人稳步登上关楼,行至二人面前,从容俯身作揖:
“弘农杨修,见过吕都督、高将军。”
吕嬛见到来人,不由暗自点头,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弘农杨家,遗传基因就是豪横,简直帅到没边了。
如此看来,他除了小聪明多一些,好似也没啥缺点了...
高顺并未还礼,反正他在世家眼中就一并州蛮子,索性就不装了,直接大咧咧地问道:
“杨公子来晚了,田地已是一亩不剩,若是墓地...倒可给你留一处。”
这赤裸裸的威胁,对杨修而言似乎无效,只见他笑盈盈的说道:“些许田产,拿去便是,我此番前来,乃是为了求见都督一面。”
说完,他朝着吕嬛俯身施礼。
“别弯腰了!”吕嬛没好气道:“关中已经废除俯首之礼,大汉男儿自当昂首挺胸,对谁都不必卑躬屈膝。”
杨修闻言一愣,随后郑重其事地挺身施礼:“修...受教了。”
吕嬛:“说吧!找我何事?”
“我想进长安书院!”
“什么?”吕嬛猛然抬眸,断然拒绝道:“不准!”
好不容易把世家踢出去,怎能再把这个大汉顶级世家公子放进关中!那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杨修失落道:“这是为何?”
“关中不缺夫子,更何况...”吕嬛疑惑着问道:“...你不是给曹丞相当主簿吗?这么有前途的事不干,跑去长安作甚?”
杨修挑眉道:“我不是去当夫子,而是作为学生...入学。”
吕嬛刷的一声将佩剑拔出一半,冷然说道:“滚!”
经过关中这段时间的阶级对抗,她已经知道百姓跟世家之间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调和。
世上财富就这么多,有人得到,自然就有人失去,她才不信杨修会放弃传承了数百年的产业。
“不是....”杨修急了,从衣袖里摸出一根竹简,急声道:
“关中不是下了招贤令吗,我识字,也正直,年龄达标,五官端正,符合招收条件啊,都督为何将我拦之门外?”
吕嬛怔然失神,木然接过竹简一观。
还真是...貂蝉的笔迹。
小妈如此神通广大吗?一支竹简就将这条大鱼钓去长安?
莫非是因为...杨玉环?
这位重量级人物,也是出自弘农杨家。
闭月羞花嘛,同为古代四大美女,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
但眼前这家伙,她实在不想要!
开什么玩笑,这弘农杨氏可不简单,据说隋朝都是他家的产业,这种传承千年的老牌世家,鬼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
但小妈的面子....又不能不给。
吕嬛缓缓将剑退回鞘内,眸中冷意未减分毫:
“杨公子即便在棺材里躺平了,一样能获得官职,何苦跑去长安入学,若是考得不好,到时候会被逐出长安,真不怕丢人吗?”
这句话可比逐客令难听多了,杨修却未动怒,反见吕嬛语锋稍缓,暗自松了口气。
他知晓边关武人的习性,便不再隐瞒,将家族的内部决议说了出来:
“都督的游戏规则,我已经读懂,不过是抹除旧势力、建立新政权而已,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我杨修虽出身弘农杨氏,却并非不识时务之人,都督既容得下女子当政,为何容不下世家子弟?”
他见吕嬛陷入沉思,便趁热打铁接着说道:“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都督建立的政权以后一样会出现世家,既如此,为何这般排斥世家?只要能为都督效力不就好了,何分彼此?”
吕嬛松开剑柄,淡淡问道:“说说杨家的诚意。”
她确实无法反驳杨修的话,关中势力即便由最纯粹的队伍组成,过不了几代依旧会出现新的门阀,新的世家,仿佛诅咒一般,根本无法避免。
杨修:“首先,都督以扣押人质为名,将我带入长安,以瞒过曹操耳目。”
“说下去!”吕嬛眉头皱了皱。
竟然有人主动上门做人质,还真是天下奇闻了...
“没了...”杨修摇摇头道:“我的到来,便是杨家最大的诚意。”
吕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