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以攻代守
核心团队毫无保留的信任,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林晓月近乎枯竭的勇气之中。那点关于“摆烂”和“退缩”的最后念想,被这沉甸甸的托付彻底碾碎。她不再是被动承受风暴的孤舟,而是握紧了手中仅有的、或许能劈开风浪的利刃。
与顾云深的最终谈判在一种近乎凝滞的气氛中进行。林晓月没有哭诉,没有乞求,她平静地接受了那份苛刻的“魔鬼契约”,但在签署前的最后一刻,她抬起眼,目光锐利地看向顾云深,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
“救援计划,我接受。但反击,必须同步开始。”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煌娱想让我们死,我们不能只想着怎么活下来,还得让他们……付出代价。”
顾云深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化为一种近乎欣赏的探究。“你想怎么做?”
林晓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一份她连夜整理、标注了重点的加密文件推到他面前。里面不仅包含了之前调查到的、关于煌娱通过复杂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的财务疑点,更有她从唐伯那里得到、并结合父母日记碎片拼凑出的,关于司徒兰及其背后势力与当年“雅典娜心智研究所”试图窃取“启明”成果的关联线索。这些线索虽然还不能构成法律上的铁证,但足以在舆论场上引爆一颗重磅炸弹。
“我需要你的渠道,让这些东西,在最合适的时间,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林晓月盯着顾云深,“同时,我需要你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在我们发动时,顶住煌娱和他们背后资本可能发起的、任何形式的反扑和压力。”
她不再将他仅仅视为一个潜在的掠夺者或冰冷的合作方,而是暂时搁置疑虑,将他视为这场生死之战中,必须倚仗的、拥有最强火力的……战友。
顾云深看着她眼中那簇混合着破釜沉舟的狠厉与孤注一掷的冷静的火焰,沉默了片刻。最终,他什么也没问,只是拿起笔,在协议的补充条款页,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如你所愿。”他收起笔,语气平淡,却仿佛带着千军万马即将出征的肃杀。
协议达成。林晓月不再犹豫,她回到星耀,如同一个进入战时状态的指挥官。她没有召开鼓舞士气的大会,而是将核心团队成员分成了几个小组。老周带领技术团队,严密监控网络舆情,准备应对可能的技术攻击和数据篡改;苏瑾和赵小暖则被要求保持绝对的静默,不对外发表任何言论,避免被对手抓住任何可攻击的个人把柄;而她自己,则与李秘书和少数绝对可靠的法务、公关人员,进入了最后的备战状态。
她不再看那不断跳水的股价,也不再接听任何来自董事会的质疑电话。她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反复推演着每一个步骤,计算着每一种可能。内心那个咸鱼小人早已吓得缩在角落瑟瑟发抖,而她此刻主导着的,是一个连她自己都感到陌生的、杀伐决断的灵魂。
中节:默契合击
反击的时刻,选择在一个周五的下午,资本市场最为敏感浮躁的时间点。
首先引爆的,是几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立财经调查机构,几乎同时发布的深度分析报告。报告以详实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链条,直指煌娱集团近年来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背后,存在的严重内部交易嫌疑、关联方利益输送,以及其通过虚增特定项目(包括《九州缥缈录》)估值,进行违规融资的潜在风险。报告用语专业克制,但透露出的信息却足以让任何理性的投资者脊背发凉。
几乎在同一时间,数家颇具公信力的科技媒体和人文社科学术网站,刊登了数篇看似探讨“科研伦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评论文章。文章并未直接点名,却以“某国际知名心智研究机构”和“其国内某些合作伙伴”为例,深刻剖析了某些势力如何利用资本手段,试图窃取、扼杀他国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隐秘操作。文章巧妙地引用了部分已被公开的、关于“雅典娜研究所”及其首席科学家沃尔夫的争议历史,并将线索隐隐指向了目前在国内文娱领域风头正劲的“某位女强人”。
这两波来自不同领域、看似无关的攻势,如同经过精密计算的组合拳,一拳砸向煌娱的商业信誉和资本根基,一拳直捣其背后势力试图隐藏的、涉及科技与伦理的黑暗历史。
煌娱方面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预想过星耀会垂死挣扎,或许会哭诉,会求饶,甚至会试图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反驳,却绝没想到对方会如此精准、如此狠辣地直击他们最要害、也最不愿被触及的两个命门!
资本市场瞬间炸锅!煌娱的股价如同被点燃的引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下跌,恐慌性抛盘汹涌而出,开盘不到半小时即告跌停!连带其背后的资本联盟旗下其他上市公司,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
煌娱的公关团队试图灭火,发布声明斥责报告“严重失实”、“恶意诽谤”,但苍白无力的辩解在铁一般的数据链条和逻辑推理面前,显得如此可笑。更多的质疑和深扒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在这片舆论的滔天巨浪之下,顾云深如同一个隐藏在深海中的定海神针,不动声色地发挥着关键作用。他动用寰宇庞大的媒体资源和深厚的政商关系,确保了这些“敏感”报道没有被瞬间屏蔽或压下;他联络了与煌娱对立的几家资本力量,形成了暂时的同盟,共同抵御着煌娱背后势力疯狂的反扑和施压;他甚至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向监管机构传递了部分关键信息,促使了对煌娱相关交易的“关注”和“问询”。
林晓月在明处,如同高举火把的冲锋者,吸引了煌娱所有的怒火和注意力;顾云深在暗处,如同运筹帷幄的棋手,为她扫清障碍,巩固战线,确保她的每一次出击都能产生最大的杀伤力。
这是一种无需言语的、建立在共同利益(至少是暂时共同利益)和对彼此能力认知基础上的惊人默契。他们不再是互相提防的对手,也不是单纯的合作伙伴,而是在这片没有硝烟却更加残酷的战场上,背靠背作战的……战友。
下节:图穷匕见
煌娱的股价崩盘如同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质疑声浪越来越高,连一些原本与煌娱合作密切的渠道方也开始态度暧昧,暂停了针对星耀的封杀举措,持观望态度。
巨大的压力下,司徒兰被迫站到了前台,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试图力挽狂澜。
镁光灯下,她依旧穿着剪裁利落的套装,妆容精致,但眼底深处那抹无法完全掩饰的疲惫与戾气,却逃不过高清镜头的捕捉。她极力维持着镇定,否认所有关于煌娱资本运作不规范的指控,称其为“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并强调《九州》项目“一切正常,前景光明”。
然而,当有记者根据那几篇科技评论文章,隐晦地提问她是否与海外某些存在争议的科研机构有过合作,并如何评价当年“启明”计划及其研究者时,司徒兰的防线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裂痕。她的眼神瞬间锐利如刀,语气虽然依旧强硬,但某个瞬间的停顿和措辞上细微的回避,却被无数屏幕前的观众清晰地捕捉到。
“关于一些陈年旧事和无关的科研话题,我不予置评。今天的发布会,只关注煌娱自身的业务发展……”她试图将话题拉回,但那瞬间的失态,已然被嗅觉敏锐的媒体和公众放大解读。
【她在回避!她心虚了!】
【看来那些文章不是空穴来风!】
【‘启明’计划到底是什么?跟她有什么关系?】
舆论的天平,进一步向星耀倾斜。
就在司徒兰的新闻发布会进行到最关键、也最尴尬的时刻,一个谁也没有预料到的重量级“证人”,通过一家权威媒体的视频连线,出现在了公众面前。
是唐伯。
在林晓月的提前安排和保护下,这位垂暮的老人,洗尽了风霜,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坐在镜头前。他的眼神不再浑浊,而是充满了沉淀了二十年的悲愤与坚定。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老人没有过多的言语,他只是颤巍巍地举起了一张泛黄的、带有“雅典娜心智研究所”标识的文件封面照片,以及一张司徒兰年轻时期与沃尔夫在实验室门口的合影(比林晓月找到的那张更清晰)。
他的声音苍老而沙哑,却字字泣血,如同惊雷般炸响在发布会的会场和无数屏幕前:
“我以我残生的名誉和良知起誓!当年,就是这个人所在的‘雅典娜研究所’,伙同某些国内的势力,威逼利诱,不择手段地想要抢夺沈文渊、苏念卿夫妇的‘启明’研究成果!他们……他们就是一群穿着西装的学术强盗!‘启明’是希望的火种,他们想扑灭它!文渊和念卿的死……跟他们脱不了干系!”
图穷匕见!
司徒兰与试图窃取“启明”成果的海外势力有染!甚至可能牵扯到沈文渊夫妇的死亡疑云!
这一记来自历史深处的、带着血泪的惊雷,彻底粉碎了司徒兰所有的辩解和伪装!发布会现场一片哗然,记者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问题如同连珠炮般砸向脸色瞬间惨白如纸的司徒兰!
直播信号被紧急切断,但真相的洪流,已然势不可挡!
站在办公室巨大屏幕前的林晓月,看着画面中司徒兰那从未有过的狼狈和惊惶,看着网络上如同海啸般涌来的对煌娱和司徒兰的声讨,她紧紧握住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反击,成功了。
父母的冤屈,终于见到了第一缕曙光。
然而,她脸上却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一片冰冷的沉静。因为她知道,扳倒一个司徒兰,或许只是掀开了巨大冰山的一角。真正的幕后黑手,那些隐藏在更深处的、想要“扑灭火种”的势力,依然潜伏在暗处。
雷霆过后,风暴并未结束,只是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