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比特币套现,就已经让濮伦见识到了。
更何况,俞良现在作为艺人,也是相当赚钱的。
所以,他觉得还真能买...
于是他开始细算。
“主机买ARRI ALExA xt,现在市面上最好的,好莱坞都用这个……副机位用索尼的就行……录音设备要配齐,灯光倒可以先不买……还有轨道、摇臂、稳定器、dIt监看系统、保障车……”
俞良见濮伦认真盘算起来,自己倒没了细听的兴趣,直接让对方报总价就好。
他拿起手机,给“好大姐”发了条信息。
此前提到,他此次来沪另有要事,正是他心心念念的“飞天奖视帝”。
尽管现阶段重心偏向电影,但俞良从未打算放弃电视剧领域。
他清楚电视剧的盈利潜力,决定影视两手抓。
既然要继续拍剧,那么“飞天奖视帝”这样的荣誉就显得至关重要。
而且之前也说过很多次了,如今“利”已到手,他更渴望“名”。
本届飞天奖将与华表奖合并举办,颁奖礼定于12月26日,距今已不远。
虽然提名名单尚未正式公布(通常提前半个月揭晓),但是他有人,所以是知道一些内部消息的。
《火蓝刀锋》该剧不仅入围了电视剧奖项,他也成功跻身最佳男演员提名名单。
而对于这次最佳男演员奖项,俞良也从多个渠道了解到一些情况。
简单来说,竞争态势既复杂又微妙。
激烈中带着几分不确定,简单里又藏着不少变数。
说白了,俞良心里并没十足把握。
原因在于,飞天奖和华表奖属于国家级奖项,由政府主导颁发,与白玉兰、金鹰等由地方政府主办、且常与资本合作的奖项有本质区别。
当然,要说这类大奖完全不受关系和资本影响也不现实,但资本能介入的空间确实非常有限。
而这,恰恰是俞良心里没底的原因。
单说飞天奖,男演员奖项由内部评审决定。
这次为俞良出力的有三方力量,一位“好大姐”、电视剧《火蓝刀锋》背后的关系网(如海军宣传部)、以及他的学校北电。
从阵容上看,俞良获奖似乎十拿九稳。
但问题在于,这次评选的不是“最佳新人”,而是直接角逐“视帝”。
尽管视帝名额有两个,但这毕竟是行业最高荣誉之一。
更关键的是,主办方此次格外注重社会影响。
飞天奖与华表奖之所以合并举办,正是因为过去曾因奖项公平性、获奖人选合理性、甚至“分猪肉”等质疑受到批评。
因此,本届评审必将极力避免争议,尽可能让结果显得公正、服众。
其实俞良倒不太担心。
如果他拍了一部偶像剧,他根本不会报名。
即便白送也不敢要,毕竟奖项属性不符,拿了反而容易招黑。
但《火蓝刀锋》是正剧题材的军旅作品,而且收视和口碑都属近年主旋律剧中的佼佼者,具备参评的资格基础。
即便获奖后有争议,但争议不会大,因为至少“菜系是上对桌的”。
不过呢,也因为多方力量推动,主办方虽未明确表态,但种种迹象显示希望不小。
但俞良向来稳妥,哪怕九成的概率,他也觉得不保险,所以此次来沪,他要使劲,用自己的“力量”,请好大姐再加把劲。
同时他也会继续联系北电和《火蓝刀锋》的陆总,持续对主办方公关。
之所以如此执着,还是为了“名”。
他查过历届飞天奖视帝的年龄:,前最年轻的获奖者是1985年凭《走向远方》获奖的陈剑飞,当时27岁。
其余获奖者多在30岁以上,甚至四五十岁。
如果此次他能获奖,将把纪录刷新到23岁,甚至某种意义上的22岁。
这无疑是一项极具分量的荣誉。
俞良给“好大姐”发了几条消息后,对方并未立即回复。
但他并不着急,知道对方职务在身,不可能时刻盯着手机,但看到后一定会回复。
就在他琢磨见面时该如何“伺候”好对方,让对方尽力公关时,濮伦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大概算清了设备采购的预算。
“良子,我估了一下,如果只买主机、副镜头,还有辅助设备,不要灯光之类的杂项,大概六七百万能拿下。要是配齐全套,能做到直接拉出去拍戏的程度,得一千来万,但绝对是市面上顶尖、导演都认的配置。”
正在考虑用什么姿势的俞良随意摆摆手。
“你看着办吧,但既然要买,就买齐,多买一套也行。”
“一套就够了!真定下了?”
“定下了,你负责买,别吃太多回扣啊。”
濮伦顿时不乐意了,觉得俞良在质疑他的人品和交情。
“你这话说的,哥是那种人吗?”
俞良白了他一眼。“拍《唐探》的时候你没吃?”
濮伦一噎,立刻反驳。“那回扣也是咱俩一起拿的!”
“而且给你妈的金镯子白买了?”
“咳咳!”
俞良赶紧打断。
其实剧组吃回扣太常见了,《唐探》虽是他的项目,但资金多来自投资方,下面人“孝敬”点心意,他也就“笑纳”了。
不多,就三四十万,而且绝对安全。
濮伦倒是收得更多些,但也给俞母买了一个大金镯子。
真的挺大的。
也是变相给了俞良。
见俞良不再说,而且买设备也定了下来,濮伦转而问道。
“怎么突然来魔都?回京城休息两天不更舒服?”
“有事。”
“什么事?不会又搞钱吧?”
俞良摇头。“不是。是飞天奖和华表奖合并颁奖的事。”
一说这个,濮伦瞬间就明白了。
这次评奖他也是联络人之一,负责与《火蓝刀锋》的陆总沟通。
“你这是要找……”
濮伦意思很明白,这是说俞良要找好大姐。
俞良如今对这类操作毫不避讳,直接点头承认。
但又补充道。“陆总那边你继续跟进,请他们再使使劲,这份情我记着,这点要转达。”
“明白。”濮伦应下,又安慰道。
“我觉得问题不大,这么多方推你,剧又硬,没理由不给你。”
“我知道,但还是得把事做实。”
濮伦理解俞良对这次视帝的志在必得,也清楚奖项对事业的重要性,表示会尽力打探消息、联络熟人,多方合力争取。
两人随后聊起颁奖典礼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