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拍摄地距离城区,不像是离八达岭那么远,所以他们下午四点多就把车子开进了城区。
本来濮伦想着就把俞良送到门口,就和张光伟他们走的,但俞良却邀请他们去自己家。
进了屋,俞良指着地上成箱的各种水果道。你们随便拿,想拿什么拿什么,最好都拿走!
俞良家的水果店【俞记水果】已经开业一段时间了。
但怎么说呢,自从开业前到现在,家里的水果已经不是的状态了。
而是!
一开始俞良觉得挺好的,家里什么水果都有,因为他们家里开的不是那种路边的水果摊。
毕竟在商圈,租金那么贵,所以为了能多赚点,他们家开的是中高端水果店,进的水果除了应季的,还有反季的。
俞良的老母亲会过,就会把一些快要坏的水果拿家里来吃。
当然,两口子疼儿子,快坏的拿回来自己吃,给俞良都是拿好的贵的。
但是吧,水果这东西偶尔吃吃还行。
可经常吃就不行了。
当饭吃就更不行了,反正自打俞良家里的餐桌出现酱炒苹果之后,苹果在俞良的心中就质变了,不干净了。
俞良现在看苹果有些恶心,甚至连带着其他水果都没有吃的欲望。
濮伦也没客气,直接蹲下随意打开一个箱子。
“霍,芒果啊,这水果挺贵的现在。”
然后又打开了另一个小盒子,拿起一个水果端详道。“这水果怎么是五角星。”
濮伦是知道俞良父母开了水果店的,一开始还想着等开业送花篮呢,但是让俞良拒绝了。
因为俞良本意就是给父母找个事做,不想张扬。
所以除了装修时去看过一次,他再没去过,周围店家也不知道隔壁水果店是明星俞良父母开的。
俞良则是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然后说道。“哥你拿,给家里人带回去,张哥你也是。”
两人家都在京城,所以俞良想着让他们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李婷家是外地的,只有她自己住在宿舍,不过俞良也对她说道。“婷,你自己想吃什么也看着拿。”
濮伦笑道。“这多不好意思,哥和嫂子都知道吗。”
俞良摆了摆手。“嗨,小事儿,你们别客气啊,最好都拿走。”
张光伟和李婷还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这些水果虽然看起来就贵,但是濮伦就没那么客气了,毕竟都是自己人,太客气就见外了,俞良的身价也不在乎这点,所以濮伦也开始招呼另外两人拿。
张光伟和李婷见两个头都这么说了,于是也开始挑了起来。
正挑着,俞父俞母回来了。
他们知道俞良今天回来,特意提前回家做饭。
其实自打水果店开业,只要俞良不在,水果店都是开到晚上九点半的,俞母为了能把房租赚回来,也是使劲了。
两口子也没觉得累,比开拉面店的时候轻松多了,而且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所以俞父俞母每天很是充实和开心。
俞良都看在眼里,这正是他想要的,人嘛,闲着真容易闲出毛病,这样挺好。
两口子见众人在分水果,也没说什么,还帮忙分。
之后还留下了濮伦他们在家里吃饭。
不过俞良来了个恶趣味,特意叮嘱老母亲,让她做一个家里的大菜“酱炒苹果”让众人尝尝。
最后嘛,反正濮伦、张光伟、李婷是一吃一个不吱声。
俞良舒服了。
他遭过的罪,身边人也得尝尝!
......
濮伦第二天就前往了金陵,没办法,就算他不想去,但毕竟是副导演,杀青的时候总得在场。
不过对方在离开前,和他说了新助理的事儿,对方之前不是说要给他找新助理嘛,现在已经有了人选。
等他从金陵回来,就把人带过来给他看看,如果俞良满意就带着。
俞良自无不可,他相信濮伦一定会找合他心意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俞良也开始正式深入看《与狼共舞》的剧本。
他扮演的主角陈少杰代号青松,潜伏在国党内部。
背景是1948年,辽沈战役取得大捷,东北全线解放,而潜伏的陈少杰被派往国党最后的希望之地,西南局进行担任机要秘书,同时进行潜伏。
然后就是一系列的跌宕起伏的故事。
其实这剧就是这个年代标准的谍战半爽剧。
可《与狼共舞》虽然和《潜伏》比不了,但是这剧本实际上也算不错,俞良觉得播出后不至于一点水花都没有。
但也说不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这部戏的记忆点,说不定还真一点水花都没有,但也有可能成绩也不错,所以只能等播出后再看了。
但是无论怎么样,俞良他自己会好好演,一是人家给了不少钱,二是积累演技经验。
当然,除了看剧本钻研角色之外,他也没有忘记在各个小说网站继续淘金。
尤其是锦江和奇点女生网。
说句实在的,这俩网站里面宝藏太多了。
因为俞良在这两天里,又找到好东西了。
而且还是非常好的东西。
《琅琊榜》
这本是06年出的,所以现在推荐页面没有,这还是俞良翻出来的。
《琅琊榜》这剧就不用说了,继仙剑后,再次把胡格捧上巅峰的一部剧。
当年火到连俞良都看过,可见其含金量。
不过呢,既然被俞良盯上了,那这一世胡格就够呛能演上梅长苏了。
于是乎,俞良也不耽误,再次有请老父亲~
当俞红兵知道俞良又要买什么影视版权,其实是有疑虑的,因为上次签约他也看了看合同,其他不是重点,重点是花了好几十万。
搞的他都没敢告诉媳妇这事儿。
现在儿子又要买,估计又得几十万。
但俞红兵识大体,觉得儿子这么做自有道理,所以什么都没说,而是按上次的方式去奇点购买《琅琊榜》的影视改编权。
奇点的人见俞红兵又来了,多少是感觉有些惊讶的。
因为吧,现在很多小说影视化,基本上都是买一部拍一部。
很少有这样明显囤积版权的,除非是大公司,比如万达,但也非常少见,大部分还是一部一部来。
但是无论合不合理,那生意该做还要做,可奇点的负责人听俞红兵要买《琅琊榜》,一开始愣了一下,有些想不起这本书了,他以为俞红兵要买最近比较火的书呢。
其实也正常,这书是好几年前的了,虽然当时也挺火,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也就被慢慢淡忘了。
说句实在的,要不是因为改编影视化,这部小说一定会被遗忘。
这也是很多网络的小说没被影视化的结局,别管当时多火,但终究是快餐,和《活着》、《白鹿原》这种没法比。
这就是文学作品为什么地位高,光长尾效应就是网络小说没法比的。
不过这对于俞良来说还是好事儿,因为时间久,所以便宜。
俞红兵也是想给儿子省点钱,于是乎,拿出了和供货商辩论的本事,硬生生把对方二十万的开价讲到了十四万五千。
从价格来看,老父亲确实是操心了,五千都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