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馨看着拍摄现场逐渐恢复平静,心中暗暗给自己打气。她转身离开,步伐坚定地朝着后期制作场地走去。推开那扇紧闭的门,里面的设备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后期制作团队的成员们已经在等待。伍馨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们开始吧。”然而,她不知道,摆在面前的理念差异难题,究竟会有多棘手。
后期制作场地内,灯光有些昏暗,几台大型剪辑设备闪烁着幽蓝的光,好似深邃的眼眸审视着一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油墨味,混合着机器运转发出的轻微嗡嗡声。国内团队成员大多身着简约的便装,神色专注;而国外团队成员则风格各异,有的穿着时尚潮流,有的打扮得颇为随性。
伍馨刚坐下,就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氛围。在初步的工作对接中,她发现由于跨国合作,后期制作团队在风格和理念上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国内团队更倾向于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注重情节的层层递进和情感的细腻渲染;而国外团队则偏好直接、大胆的风格,强调视觉冲击和强烈的情感爆发。这种差异体现在对影片剪辑节奏的把握上,国内团队认为应该循序渐进,给观众留出思考和回味的空间;国外团队却觉得要快速切入主题,用紧凑的节奏抓住观众的眼球。
在讨论一场关键的情感戏时,矛盾彻底爆发。这场戏讲述的是主角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与亲人重逢的场景。国内团队的剪辑师提出,要通过缓慢的镜头切换,从主角微微颤抖的双手开始,逐渐上移到满含泪水的双眼,细腻地展现出主角内心的激动与复杂情感。但国外团队的成员却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觉得这样的节奏过于拖沓,主张直接用特写镜头对准主角和亲人相拥而泣的画面,以强烈的情感冲击来打动观众。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室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伍馨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眉头微微皱起。她深知,这样的理念差异如果不妥善解决,必然会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
伍馨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先冷静一下,我们的目标都是为了打造一部优秀的作品。国内团队的细腻风格,能让观众更好地代入角色,感受其中的情感深度;国外团队的大胆直接,又能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我们为什么不能尝试将两者结合呢?”
她的话让众人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纷纷将目光投向她。伍馨接着说道:“在这场戏中,我们可以先用国内团队擅长的缓慢镜头切换,来铺垫情感,让观众逐步沉浸其中。当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采用国外团队提议的特写镜头,将情感瞬间爆发出来,这样既能让观众感受到细腻的情感变化,又能获得强烈的情感冲击。”
听完伍馨的方案,一些团队成员微微点头,似乎认可了这种融合的思路。但仍有部分成员面露犹豫之色,尤其是几位国外团队的核心成员,他们对这种改变自己固有风格的做法心存疑虑。
为了进一步说服大家,伍馨亲自操作剪辑设备,按照自己提出的方案,对这场戏进行了简单的剪辑示范。随着画面的跳动,原本平淡的素材在她的手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当看到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时,那些心存疑虑的成员眼中也闪过一丝认可。
然而,理念差异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全解决。在特效制作环节,又出现了分歧。国内团队注重特效的真实性和细节,希望通过精细的制作,让特效与现实场景完美融合;国外团队则更追求特效的奇幻感和夸张效果,认为这样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
伍馨再次组织双方进行沟通,她耐心地倾听着双方的想法,同时结合影片的整体风格和目标受众,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她建议在一些关键的特效场景中,保留国外团队奇幻夸张的创意,但在细节处理上,借鉴国内团队追求真实的手法,使特效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不失可信度。
除了协调风格理念上的差异,伍馨对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监督。她每天都会早早来到后期制作场地,与剪辑师、特效师、配乐师等逐一沟通,了解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在配乐方面,她要求配乐师根据不同的情节和角色情感,创作出既能烘托气氛又能与画面完美契合的音乐。
在剪辑过程中,伍馨会仔细观看每一个版本的粗剪,对剪辑节奏、画面衔接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她会指着屏幕上的某个画面说:“这里的转场有些生硬,能不能再柔和一些,让观众的视觉过渡更自然。”或者“这个镜头停留的时间可以再长一点,把角色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
对于特效制作,伍馨更是严格把关。她会反复对比不同特效方案的效果,确保最终呈现的特效符合影片的整体风格。有一次,特效师制作了一版主角在奇幻世界中飞行的特效,伍馨觉得飞行的轨迹和光影效果不够理想,她与特效师一起研究了各种参考资料,经过多次修改,才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随着后期制作的推进,伍馨越发忙碌。她不仅要协调国内外团队之间的合作,还要应对各种突发问题。有时,因为一个细节的处理意见不合,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沟通协调;有时,制作过程中会出现技术故障,她又要与技术人员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尽管困难重重,但伍馨始终没有放弃。她凭借着自己的坚韧和智慧,努力在各种理念差异中寻找平衡。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她越发感觉到双方理念差异的根深蒂固,想要成功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出一部优秀的作品,难度远超她的想象。
在一个深夜,伍馨独自坐在后期制作场地,看着电脑屏幕上尚未完成的影片片段,心中五味杂陈。周围一片寂静,只有电脑风扇转动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她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思考着接下来该如何更好地推进工作。虽然已经提出了一些融合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遇到了许多阻碍。她知道,自己必须想出更有效的办法,才能让这部影片顺利完成。
伍馨努力协调后期制作团队,但理念差异较大,她能否成功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出一部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