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剩下的65万降军之中选出的战力强悍的三十万绿营兵主力,
则按照多尔衮的调令,从中抽调十万绿营兵,作为平乱主力,调往京师!
剩下的二十万绿营主力大军,
其中十万,驻守在汉中、关中平原,
十万,驻守在襄阳盆地、南阳盆地,
用于防备对面南明大军北进!
为了调动三十万绿营主力大军的积极性,
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特下令愿意全家剃发易服的士兵,
不仅可以世代当兵,每年领取和驻防八旗兵一样的军饷24两,
还可免除全家徭役,更可每人分得五亩良田,
当然,是需要交税的,
但,饶是如此,那也是巨大诱惑,
五亩良田,一年就产出粮食20石以上,折成银子就是40多两,
再加上一年24两的军饷,那可就是一年收入64两,
至于纳税,那个王朝不交税,南明也交税,
如此一算,大清麾下的三十万绿营主力之士兵的待遇,
比南明普通士兵一年36两的军饷,足足高出了近30两,
且还是世袭制,铁饭碗,可以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
只要大清不亡,那就可以子子孙孙一直干下去,
和王公贵族一样,实现与国同戚,
更还有五亩良田在手,
这可是金豆子,有再多的钱也不换,
多尔衮的大气魄,让汉人出生的太子太傅范文程内心之中是折服不已!
“果然是人中龙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会利润共享!”
相信这份大清军制改革的内容,特别是优待三十万绿营主力大兵的那部分内容,
明天一旦下发各地,传遍天下之后,
那三十万绿营主力,听到此消息后,必然会全力支持大清,为大清而战,
就是那大同和蒲城两地的叛军,得知如此巨大诱惑后,也会很大可能选择背叛其主将,重新回到大清之麾下,
毕竟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尽快平定叛军,
竟然同意只要是叛军主动投降的,不仅赦免其死罪,
若能斩杀其主将,还可论功行赏,
范文程相信,此军令一出,叛军必将军心大乱,平定叛军将指日可待!
多尔衮之大魄力,实在是让人心惊,
同时,也打破了南明隆武帝朱慈璧想要拉长满清叛乱的时间,
从而好浑水摸鱼,三路大军北伐以谋取汉中、关中平原、襄阳盆地、南阳盆地、两淮之地的谋划!
毕竟多尔衮许下如此重利的情况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驻守在汉中平原、关中平原、襄阳盆地、南阳盆地的二十万绿营兵,必将爆发出前未所有之强大战力,
加之,中路又有洪承畴如此老谋深算之辈统领大军,
即使是南明中路北伐名将傅以渐,估计也很难从其手中讨到好处!
至于南明西路的李定国,对战大清西路的定西大将军何洛会,
两人谁能力更强,此刻还真估计不出来!
毕竟历史上,两人没有交手过,
不过,可以根据南明历史估算一下,
李定国擅长打伏击战和游击战和围点打援之战!
其南明历史上打的大战,多为巧战,
如,李定国的巅峰之战,两撅名王的桂林之战,就是典型的伏击战配合围点打援!
其先是兵分三路,突袭了桂林城附近外围之地的清军营地,扫除了桂林城外围之清军援兵,
之后派出战象群冲锋破敌阵型,
再派主力部队趁势攻城,一举攻破桂林城,杀死定南王孔有得!
再如衡阳伏击战?,
李定国也是提前埋伏精锐部队,利用地形优势先围歼了清军援军,
之后,再采用火攻战术配合近战,获得衡阳大战的胜利,斩杀谨亲王尼堪!
但李定国所打的攻城战,却大多以失败告终!
如,横州大战惨败,攻打新会失利,攻打贵阳失礼,攻打汉中贺珍失礼,
李定国只要是攻打重兵驻守的重镇,基本上都是以失败收场!
这和李定国性格有关,毕竟李定国爱兵如子,
关键时刻舍不得下重注,不忍心看到士卒惨死,
但攻城之战又是异常惨烈的,
故因为李定国的不忍,其所打的攻城战大多以失败收场!
而大清定西大将军何洛会,其最擅长打的,就是李定国最不擅长打的攻城战,
如,何洛会参与的松锦之战,
就是他率部首先击溃了大明坚城锦州城上的明军,攻破了锦州城!
再如,何洛会围攻潼关大破之,攻打坚城扬州大破之,等等战绩看,
何洛会此人善于攻打坚城,善于攻打坚城之人,必然知道坚城之漏洞,
故,何洛会此人定然也善于驻守坚城,
而其驻守的汉中府城,恰好就是一坚城!
汉中府城,城墙总长4.65公里,设有朝阳门、望江门、振武门、拱辰门四门,而四门之中均配有城楼。
且城墙还刚刚修缮过,为青砖包砌、内填土坯,实乃坚城也!
至于孔有得驻守的安康和耿精忠驻守商州,
两人估计不是李定国北伐大军的敌手,
毕竟孔有得,南明历史上就是李定国的手下败将,
而耿继茂的军事才能比孔有得差多了,
必然也将会成为李定国的手下败将,
故,西部汉中之地,最终还得看李定国和何洛会,两人谁更强,
毕竟李定国兵力雄厚,只要敢于下重注,还是能拿下兵力不足的何洛会的,
一旦李定国不敢下重注,那攻城的时间就会变长,不确定因素就会增加!
结果就难以预测了,
至于中路,襄阳盆地和南阳盆地,南明攻,满清守,
南明名将傅以渐和满清洪承畴,两人都是老谋深算之辈,估计将成对峙之势!
至于水网密布的东部两淮之地,
从多尔衮只派3万八旗骑兵驻守看,其多半已经放弃水网密布的淮河以南之地,
只为驻守一马平川的淮河以北之地!
毕竟南明水师强于满清水师,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而淮河以南之地为水网密布之地,乃是南明水师的天下,
满清没有强大的水师,绝对难以守住,
而淮海以北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南明骑兵不足,定然不敢北进淮河以北,
故,东部南明水师,将不费吹灰之力攻取满清主动放弃的淮河以南之地,
从而以淮河为界,和满清隔着淮河对持!
故南明、满清之战胜负的关键,就在于西部陕西汉中之争,
一旦南明夺下汉中,
东、西、南三面合力之下,必能击败洪承畴率领的满清中路十二万大军,从而夺取襄阳盆地,甚至是南沿盆地!
而若大清西部陕西汉中的何洛会,凭借手中的五万多大军,能顶住南明李定国十多万大军的猛攻而不破,
从而为大清平定山西、陕西之乱赢得时间,
一旦大清平定内部叛乱后,十多万平乱主力大军,从陕西、山西南下,支援陕西汉中的何洛会,
那南明西路李定国大军,就只有退回四川固守的份,
一旦南明西路军退,孤军深入的南明中路进攻襄阳盆地的大军,也就只能退回荆信长城,重新防守了!
而西路、中路两路南明大军都退了,
则东路占领淮河之南的南明水师,也只有退回长江一条路可选,
毕竟中路的襄阳盆地和南阳盆地,乃是位于长江和淮河的上游,
一旦大清发狠,来个决堤,那两淮之地将成为沼泽,
即使控制此地,也无利可图,
关键,现在两淮之地,基本上就是百里无人烟,
毕竟大部分两淮百姓都被南明迁往了两广之地,
剩下的少数民众,又即将因满清迁海令和组建满清水师两大政策的实行,
而大部会水之民,将成为满清水师的兵源,
至于剩下的会煮盐之人,则将会被迁往山西运城,变为盐场工匠!
一旦,大清发狠,完全是可以将两淮之地变为沼泽之地的!
故,一旦南明西路、中路两路大军皆退,则东路水师大军也只能一起跟着退,以防满清水淹两淮之地!
故,南明此战,三路大军北伐的核心还是抢时间,
尤其是决定战争走向的西路大军,
只要南明西路李定国十万大军,能抢在满清平定内部叛乱之前,夺下何洛会五万驻守的汉中之地,
那南明就算胜利一大半了,之后三路大军,一起夹攻襄阳盆地,
即使洪承畴能力再强,其麾下的十二万大军也不是南明三十五万大军的敌手,
除了放弃襄阳盆地,全力驻守南阳盆地这一条路外,没有别的办法!
反之,已然,
正因时间对此刻需要平乱的大清如此重要,
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才会下如此大的魄力,全力拉拢这三十万绿营兵,
想要通过如此方式,让三十万绿营兵,全力效忠大清,为大清出力!
而结果也确实是如此,
三天后,公元1649年,满清顺治六年,二月初五,
当大清65万降军,得知了大清此次军改的内容后,
全都欢呼雀跃,誓要为即将到手的良田,而全力效忠大清,为大清而战,
一时之间,大清军力大涨,而叛军士气低落,
获得如此不利消息的南明,
则于五天后,二月初十,提前开始了北伐,
同一天,完成出兵平乱准备的满清,
也由英亲王阿济格、平西王吴三桂,两人为统兵主将,
率领大军开始了平定山西、陕西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