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的。对了,学校旁边的陈宝华家新添个儿子,今天请满月酒,我们都要去“送祝米”,你也一起来吧?”
清秋有些犹豫,说:“可是,我还不太熟悉这里的环境和人。”
高鹏鼓励地说:“没关系,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让你更快地融入这个环境,尽快熟悉这里的人和事,并且你也可以和其他老师交流一下教学经验,对你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清秋想了想,觉得高鹏说得有道理,但是按照自己老家的习惯,别人家办满月酒席,“送祝米”是要送鸡蛋、糖和米的,不知道他们这里的习惯是送什么,如果也是送鸡蛋糖米这些东西,自己也一时准备不了啊,便说:“我也没有准备啊,要送些什么东西呢?”
高鹏说:“我们一般是包个二三十元的红包作为礼钱就行,你的就不用了,我在我的红包上写上你的名字就行。”
清秋觉得自己不能占他的便宜,便说:“这样不好吧,我还是单独包一个,跟着你们一起去。”
说着她拿出了钱包,高鹏说二三十元就行,但清秋想了一下,自己初来乍到的多送一点,给大家留一个好印象,和他们搞好关系这样才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工作,于是她拿出了50元钱,但是自己没有红包。
“高老师,你有没有多余的红包?”
高鹏说:“我的也是昨天我妈妈帮助制作的,没有多余的,要不你直接拿现金好了。”
清秋觉得自己本来就送的多了一些,又拿现金,怕别人说自己显摆,思考了一下说:“拿现金也不好,那就还是和你用一个红包吧。”说着把钱递给了高鹏。
高鹏接过钱,放进了红包,然后在红包的背面写上了清秋和自己的名字。
他微笑着将红包递给了清秋,说:“好了,现在我们出发吧。”
清秋跟着高鹏一起走出了学校,向陈宝华家走去。一路上,高鹏给清秋介绍着这里的风俗习惯和学校的老师们,让清秋对这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陈宝华家。一进门,清秋就看到了热闹的场面,人们都在忙碌着,笑声、谈话声此起彼伏。
高鹏带着清秋来到了主人面前,介绍了清秋,并送上了他们的红包。陈宝华和妻子热情地欢迎了清秋,并邀请她和学校的老师一起坐到客厅里吃饭,客厅里还有一桌是留给村委会和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坐的,其余人员都被安排在院子里落座了。
在饭桌上,清秋和高鹏与刘老师虎老师及他们的家属坐了一桌,刘老师的媳妇是个典型的50多岁的农村妇女,已经发福的身体,和刘老师的体型很像,穿着打扮也很像。
虎老师的媳妇却是个身材高挑的中年妇女,她与刘老师的媳妇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也是40多岁的样子,看上去却很精干且风韵犹存,在这个环境中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她今天是在陈宝华家帮忙的,她只是来打了个招呼,便和所有帮忙的人一样,腰间系了一块围裙,忙前忙后的,一会擦桌子、一会摆饮料,一会又端菜或添水。
看到他们的样子,清秋不由得想起以前什么人说过的,对象对象,就算不像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面目和身材也会长得很像,就变成了对象,难道真有道理?
饭桌上,清秋含蓄谦虚地和老师们一起聊着天,听着他们分享着彼此的教学经验和生活中的趣事。感受到了这里人们的热情和友好。
高鹏和其他男人都喝了点酒,清秋和刘老师家属及几个孩子是没有喝酒的。
开席不一会儿,外面院子里本就热闹的场面更是嘈杂一片了,喝酒划拳的,劝酒撒泼的,小孩哭闹的,什么声音都有,清秋很是不习惯这个场合,但看着高鹏他们习以为常的样子,她也只得看着,习惯着,努力适应着。
这时,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年轻男人踉跄着走了进来,他环顾四周,满身酒气,眼神迷离,看到了清秋,竟突然朝着她走了过来,嘴里还嘀咕着什么。清秋吓得连忙往后躲,高鹏见状,立刻站了起来,挡在了清秋面前,面色不悦地看着那个男人说:“刘二,这是我们学校新来的向老师,你不要胡来,赶紧回你的位子去”。男人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摇摇晃晃地离开了。
清秋感激地看着高鹏,心中充满了安全感。
席间,一个腰间系着围巾的中年妇女进来给客人添饭,到清秋他们这一桌时,说:“高老师,这是你媳妇吧,长得真漂亮。”
高鹏马上红着脸介绍说:“张大嫂,是我们学校新分来的向老师。”
清秋也不好意思地笑笑道:“我是新来的向清秋,以后请多多关照。”
那妇女也笑着说:“怕是中心校专门分来给你做媳妇的,你们看和高老师是不是很般配?”
高鹏马上解释说:“你们可别乱说,向老师有男朋友的。”
他这一说,大家也都跟起哄,有的说:“高老师,要加油。”
有的说:“废水不流外人田”。
还有的说:“只要锄头挥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听着大家的玩笑话,清秋有些尴尬,但更多的是觉得有趣。她微笑着,不置可否,只是默默地吃着饭,听着大家聊天。
酒足饭饱之后,人们开始陆续离开。清秋和高鹏也准备告辞。陈宝华夫妇热情地送他们出门,还一再邀请他们以后常来常往。
走在回家的路上,高鹏对清秋说:“你别介意他们说的话,他们就是这样,喜欢开玩笑。”
清秋摇摇头,说:“没关系的,我觉得他们很可爱,很热情。”
高鹏微微一笑,说:“是啊,这里的人都很朴实,很善良。虽然条件艰苦了一点,但生活在这里,也有很多乐趣。”
清秋点点头,心中对这里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她知道,自己将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也将在这里度过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光。
回到学校,清秋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久久无法入睡。她回想着今天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适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