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风厂的临时办公室里,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低鸣。郑西坡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手里捏着那份被驳回三次的用地申请,纸张边缘已经磨出毛边。郑乾蹲在地上,用树枝在积灰的水泥地上画着圈,语气里满是沮丧:“爸,你看这地批不下来,厂里的设备运不进来,再拖下去,大伙的股金都得打水漂。”
郑西坡叹了口气,将申请放在桌上:“急也没用。审批手续不合规,咱就得改,不能走歪门邪道。”他看着儿子,眼神里带着期许,“你以为送礼能解决问题?那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不送礼谁给你办事?”郑乾猛地站起来,树枝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上次跑教育局,王校长那事……”
“王校长已经被抓了!”郑西坡打断他,声音陡然提高,“你还想走他的老路?儿子,咱大风厂能活过来,靠的是大伙的信任,不是歪门邪道。”
李阳藏在窗台上的微型摄像头,清晰捕捉到父子俩的争执。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分析着郑乾的微表情:提到“送礼”时,他的嘴角下意识上扬,这是长期被潜规则影响的习惯性反应;而听到“王校长被抓”,瞳孔明显收缩,显露出一丝后怕。屏幕上,案发现场字幕技术标注:【郑乾的焦虑源于对“规则失效”的认知,郑西坡的坚持则体现对“程序正义”的信念】。
举报人的死亡密码:技术锁定的时间窗口
市局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赵东来将一份通话记录拍在桌上,纸页上的“匿名举报”四个字被红笔圈出:“这个举报人,在陈海车祸后第三天打过电话,说掌握了丁义珍的关键证据,结果第二天就没了音讯。”他猛吸一口烟,“我估计,人已经没了。”
侯亮平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目光落在日历上陈海车祸的日期——11月22日。“查11月23日到25日,京州所有‘意外死亡’案件。”他抬眼看向赵东来,眼神锐利,“交通事故、煤气中毒、意外坠楼……任何看似偶然的死亡,都不能放过。”
李阳的电脑屏幕上,追踪之瞳系统已经调出那三天的死亡记录,共17起。两个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正在逐一筛查:【11月24日,京州郊区发现一具无名男尸,死因是“醉酒溺亡”,但尸体肺部没有积水,涉嫌伪造现场】;【11月25日,某小区发生“煤气爆炸”,死者是原大风厂的会计,曾负责丁义珍的项目账目】。
“郑队,这个会计有问题。”李阳放大会计的照片,经超高模拟画像技术与蔡成功提供的名单比对,确认他就是当年负责山水集团与大风厂土地交易的经办人,“他的银行账户在死前一天,收到一笔五十万的匿名汇款,汇款方Ip指向祁同伟的司机。”
季洁看着屏幕上的资金流向:“这不是意外,是谋杀。凶手想掩盖丁义珍和大风厂土地交易的黑幕。”
双剑合璧:技术搭建的协同网络
“蔡成功的案子,正式并案侦查。”赵东来站起身,向侯亮平伸出手,“从今天起,咱们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双剑合一。”他看向陆亦可,“我提议,让亦可做联络员,两边的进展由她同步。”
陆亦可点头应下,打开笔记本:“目前掌握的情况是,蔡成功向欧阳菁行贿两百万,换取山水集团的项目审批,之后又匿名举报欧阳菁。从表面看,这是个案,但……”她顿了顿,眉头微蹙,“我总觉得,和一一六事件、丁义珍出逃、陈海车祸脱不了干系,只是缺少直接证据。”
李阳的黑客技术此时接入会议系统,将蔡成功的通话记录、银行流水、出行轨迹全部投影在大屏幕上。“看这里。”他指向一条通话记录,“蔡成功在陈海车祸前一天,曾给陈海打过电话,通话时长17分钟,但通话内容被加密了。”
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模拟出通话时的场景:【蔡成功在电话里提到“丁义珍的账册在会计手里”“山水集团的土地款有问题”“有人要对我下手”】。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经罪恶功能系统分析,与陈海车祸、会计“意外死亡”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不是个案。”侯亮平肯定地说,“蔡成功知道的比我们想象的多,他的行贿和举报,很可能是被人指使的,目的是搅乱视线。”
原则与潜规则:技术见证的两代人抉择
新大风厂的办公室里,郑西坡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年轻时的他和工友们站在厂房前,笑容灿烂。“儿子,你看这厂房,当年是咱们一砖一瓦盖起来的。”他的声音带着沧桑,“那时候条件比现在苦,可没人想着走歪路,靠的就是‘实在’二字。”
郑乾看着照片,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李阳的监听设备捕捉到他细微的叹息——那是动摇的信号。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他口袋里的一张名片,上面印着“某审批科张科长”,经技术扫描,背面有一行小字:“事成之后,五个点”。
“爸,我知道了。”郑乾将名片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地的事,我再去跑一趟,按规矩来,少一步手续都不罢休。”
郑西坡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这就对了。咱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规矩站在咱这边。”
市局技术室里,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系统仍在高速运转。追踪之瞳系统锁定了那个“张科长”的行踪,发现他频繁出入祁同伟的别墅;两个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正在破解蔡成功与陈海的加密通话,核心内容即将浮出水面;罪恶克星功能系统自动生成下一步侦查方向:【重点排查会计的遗物,寻找丁义珍的账册;保护蔡成功的安全,他很可能是下一个目标】。
夜色渐深,郑西坡锁上办公室的门,厂房里的机器轰鸣声已经停了,但他知道,明天一早,这里又会充满生机。而在几公里外的市局,灯光依然亮着,李阳和同事们正用技术编织着一张无形的网,将散落的线索一一串联。
侯亮平站在窗前,看着新大风厂的方向,那里的一盏灯还亮着,像黑夜里的一颗星。他知道,郑西坡的坚守和技术的锋芒,终将刺破所有的黑暗,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而这场由个案引发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