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厂的废墟上还冒着青烟,焦黑的铁皮在夕阳下扭曲成狰狞的形状。陈岩石拄着拐杖,在郑西坡的搀扶下坐到一块没被烧坏的石板上,胸口因急促的喘息而剧烈起伏。他颤抖着拧开保温杯,喝了一口温水,杯壁上“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被烟熏得有些模糊——这是他退休时老同事送的礼物,跟着他走过了十几个春秋,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让他觉得这五个字沉甸甸的。
李阳的电脑放在旁边的警车里,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数据流。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正分析着火灾现场的残留物,灰烬中提取到的助燃剂成分与山水集团仓库里存放的工业酒精完全一致,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根据目击者的描述,还原出火灾发生前的画面:三个戴着口罩的人影翻墙而入,在厂房角落泼洒液体,动作娴熟得像是演练过多次。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画面边缘标注:【人影步态特征与常成虎的保安团队高度吻合,作案时间与常成虎手机信号出现在附近的时间完全重合】。
废墟上的激烈争执
李达康穿着沾满灰尘的衬衫,蹲在陈岩石面前,额角的青筋因压抑的怒火而跳动:“陈老,火灾已经造成了伤亡,再拖下去只会更危险!拆迁手续是齐全的,我以市委书记的名义保证,一定会依法补偿工人!”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目光扫过废墟上聚集的工人,“现在必须先清理现场,防止二次事故!”
陈岩石放下保温杯,拐杖重重地敲在地上,发出“笃”的一声闷响:“依法?丁义珍签的手续叫依法?山水集团用假警察对付工人叫依法?”他指着李达康的胸口,“我给你写了七封信,反映大风厂的补偿问题,你为什么不回?是不是被那些腐败分子蒙住了眼睛?”
李达康的脸色瞬间涨红,从地上站起来:“我根本没收到过你的信!陈老,您不能因为我和高育良、祁同伟他们有工作往来,就把我也当成腐败分子!”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引来周围工人的议论,“您这样做,不是在帮工人,是在给他们当挡箭牌,让他们看不清现实!”
“你!”陈岩石气得浑身发抖,郑西坡赶紧扶住他。
就在这时,祁同伟从消防车那边快步走来,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陈老,李书记,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消防部门说还有余火没扑灭,得赶紧组织撤离。”他转向李达康,“李书记,我让公安的人先把工人疏导到安全区,您看行吗?”
李阳的罪恶功能系统通过隐藏在附近的微型摄像头,捕捉到祁同伟转身时向李达康递了个眼色,瞳孔微缩的瞬间暴露了他想转移话题的意图。追踪之瞳系统显示,祁同伟的手机在十分钟前收到一条来自高小琴律师的短信:【信件的事已处理,放心】。
技术深挖:消失的七封信
京州市公安局的技术室里,李阳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郑一民看着屏幕上陈岩石信件的扫描件——那是老人托人送到市委收发室的,信封上的邮戳清晰可见,日期从三个月前到一周前不等,收件人写的都是“李达康书记亲启”。
“季姐,李达康说没收到信,要么是撒谎,要么是有人扣下了。”李阳调出市委收发室的监控录像,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放大画面,能看到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收发员将标有“陈岩石”字样的信封,悄悄塞进了抽屉深处,而这个人的胸牌显示他叫“老王”,是祁同伟的远房表亲。
季洁指着屏幕上的时间戳:“这些信被扣留后,老王每天下班都会去一个茶馆,李阳的黑客技术恢复了茶馆的监控,他每次都和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见面,那个人是高育良的秘书。”
两个技术证物扫描系统对信封进行了笔迹鉴定,【检测到信封封口处有第二个人的指纹,与高育良的秘书指纹库记录完全匹配】,且纸张边缘有被打开过的痕迹,证明信件内容已被偷看。
“难怪陈老的信石沉大海。”郑一民的脸色变得凝重,“祁同伟、高育良他们早就串通好了,想把这件事压下去。李达康到底是被蒙在鼓里,还是参与其中了?”
李阳切换界面,调出李达康的通话记录:“他最近三个月和高育良通了五十六次电话,其中有十一次是在陈老寄出信件的第二天。通话内容虽然加密了,但根据通话时长和频率分析,不像是单纯的工作交流。”
火场边的暗流与工人的觉醒
大风厂的空地上,祁同伟正指挥警察疏导工人,嘴里反复说着“大家先去安全区,政府会给你们一个说法”。但工人们显然不相信他,有人喊道:“是不是又想骗我们走,好趁机拆厂子?”“把我们的补偿款拿出来!”
陈岩石缓过劲来,走到人群前面:“大家听我说,信的事我会查清楚。但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护好自己,别让火灾再造成伤亡。”他转向祁同伟,“祁厅长,我希望你能秉公执法,把扣信的人找出来,给我一个交代,也给工人们一个交代。”
祁同伟的笑容僵在脸上,含糊地应着:“一定,一定。”他转身走向警车,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声音压得很低:“让老王赶紧辞职,越远越好……对,别留下任何痕迹。”
这一幕被李阳的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得清清楚楚,通话内容通过声波分析技术还原出来,实时传输给郑一民。“郑队,祁同伟要销毁证据!”李阳的声音带着急促。
郑一民立刻下令:“杨震、丁箭,去市委收发室控制老王,别让他跑了!陶非、孟佳,去查那个茶馆,找到高育良秘书和老王交易的证据!”
夜幕降临时,大风厂的余火终于被扑灭。李达康站在废墟前,看着被警戒线围起来的厂区,眉头紧锁。祁同伟走到他身边:“李书记,工人都安置好了。陈老那边……要不我去解释一下?”
李达康摇摇头,目光复杂:“不用。如果真有人扣了信,查出来是谁就行。祁同伟,你记住,我们是党的干部,不是某个人的私兵。”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明天让纪委的人介入,把大风厂的事查透,不管涉及到谁,都不能放过。”
技术之光与正义的伏笔
京州市公安局的灯光彻夜通明。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系统将所有线索汇总:陈岩石的信件被祁同伟的亲戚扣留,转交给高育良的秘书;高小琴的律师与祁同伟联系,确认“信件已处理”;火灾现场的助燃剂指向常成虎的保安团队……一张由权力、利益和谎言编织的网络,在技术的光芒下渐渐显形。
郑一民看着屏幕上闪烁的证据链,对季洁说:“祁同伟、高育良他们以为扣下几封信就能掩盖真相,太天真了。李阳的技术已经把他们的狐狸尾巴揪出来了,接下来就看李达康是不是真的想查。”
季洁点点头,窗外的天已经蒙蒙亮。远处的大风厂废墟在晨光中沉默着,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等待着被拉直的那天。李阳的电脑屏幕上,最后弹出一行字:“掩盖真相的成本,永远比面对真相更高。”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每个人的心里漾开了圈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