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安排完文兴邦的济宁军,朱慈烺的目光重新回到——前军都督府左都督黄得功身上。

一个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黄得功带来的那万余精锐骑兵,该如何安置?这支力量是真正的百战老兵,是战略性的突击力量,是手中那把真正最锋利的尖刀,必须妥善安排,方能发挥其最大效能,而不能简单地打散补充到各军之中。

“靖南伯,”朱慈烺开口,目光沉静地看向黄得功,“你带来的万余精锐骑兵,皆是百战余生之悍卒,乃我军中坚锐气所在,是孤手中的宝贝。对于他们,你有何打算?如何编列,由谁统领最为合适?靖南伯,你且说说看。”

黄得功立刻起身,抱拳回禀:“回殿下,按殿下信中吩咐,为保后方根基不失,末将离庐州时,已安排翁之琪总兵为最高留守长官,统辖马得功、田雄、丘钺、诸葛晋明等各部步卒,合计两万余人,继续镇守庐州。”

“翁之琪熟悉水陆战事,沉稳干练,且对殿下忠心不二,交由他镇守,末将甚是放心。”

黄得功顿了顿,继续道:“末将因济宁事急,不敢耽搁,故只带了邓林祖、杨彪两位将军随行,率领麾下全部一万余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赶来。具体如何安排,一切但凭殿下圣裁。”

他将处置权完全交还给了朱慈烺,姿态放得极低,恪守着臣子的本分。

“邓林祖、杨彪…”

朱慈烺在心中默念着这两个名字,来自后世的记忆激活,翻开了那学习过的史册。

据朱慈烺后世的记忆,按历史记载,邓林祖,辽东边军出身,与黄得功是同乡,历史上以擅骑射、精火器着称,是黄得功麾下骑兵的核心将领,作战勇猛,最终在抗清战斗中壮烈殉国。

杨彪,宣府镇出身,其所部以军纪严明、步战坚韧、秋毫无犯而闻名,被百姓誉为“杨家军”,同样战至最后一刻,英勇牺牲。

两人,皆是忠勇双全、能力出众的悍将,是值得托付重任的栋梁之才。

朱慈烺心下暗暗赞叹,这黄得功确实有识人用人之能,亲自挑选来的两个总兵主将,确实经历起了历史的考验,最终都为大明尽忠!

朱慈烺心下已有定计,却并不直接说出,而是想给黄得功开始自主抉择之权。

因为朱慈烺心下知道,在这个时期皇帝一言堂的背景下,尤其武将权力被各种挟制百年,此时,要想让主将能绝对自主、自信地决策,就需要一开始给其机会,习惯自主抉择。

而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远远比朱慈烺这位读了一肚子史书,杀个鸡都不敢的家伙,更能打好仗。朱慈烺最适合做的,就是好好在后面做好后勤支持,不要瞎掺和,尤其不要学后世那位“微操”大师,不懂别装懂,好好在后面干好自己能做的。

否则就只能学那位奉化“微操”大师,手下人才济济,却最后一败涂地。

放权,从现在开始。

想着,朱慈烺缓缓说道,“靖南伯更熟悉诸将性情能力,以你之见,这万余精锐骑兵,当作何安排?单独成军,还是补充各军?由谁统领最为合适?大军整体布局,又当如何?”

黄得功闻言,立刻明白了太子的深意。这是给他自主决策的机会,也有着考量他作为新任左都督,统筹全局、知人善任、平衡各军的能力。

黄得功略一沉吟,抱拳答道:“殿下明鉴。这万余骑兵,乃末将麾下最精锐之突击力量,骑术精湛,配合默契,尤善使用三眼铳、鸟铳冲阵,来去如风,破阵摧坚,当保持其完整建制,方能发挥最大威力,不宜分散补充各军。”

朱慈烺听到此处,和自己所想一般,赞赏地点点头。

“至于统领人选,”只听黄得功继续分析道,“邓林祖将军,辽东旧将,与末将同乡,深谙骑兵战法,火器运用更是娴熟老辣,在军中威望素着,深受士卒爱戴。由他统领骑兵,最为妥当,必能如臂使指,上下同心,发挥其最大威力。”

“至于杨彪将军,”黄得功话锋一转,“其人忠勇无双,更难得的是,其所部军纪之严明,冠绝诸军,且极擅步卒结阵、操练、攻坚、守御,于练兵一道颇有心得。”

黄得功抱拳行礼,说道,“末将斗胆建言,可否请殿下允准,令杨彪将军为末将之副手,参与协助管理全军步卒之编练、阵型演练及日常军纪督察?如此,方能人尽其才,使我大军步卒更快成型。”

这番安排,正与朱慈烺心中所想不谋而合,甚至更为周到,既考虑了骑兵的突击效能,也兼顾了全军步卒的训练质量。

朱慈烺并未立刻首肯,他轻轻敲着紫檀木椅的扶手,发出了“笃笃”声,陷入短暂的沉思。

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太子正在权衡着些什么。

作为穿越者,朱慈烺此时脑海中浮现的,是明末那令人扼腕的、混乱到极致的武官制度。尤其是“总兵”这一职衔的泛滥成灾。

崇祯年间,为了激励将领、应对层出不穷的危机,朝廷几乎到了滥授总兵衔的地步。许多仅有千余兵马、甚至只是溃兵散勇头目的人,都能被轻易授予总兵官衔。导致后期,总兵遍地走,品级虽高却无实权相应,互不统属。

常常出现一个总兵指挥不动另一个总兵,甚至参将、游击都敢自称总兵的荒唐局面。“总兵管总兵”成了常态,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指挥效率和战斗力。

这正是旧体制崩坏、朝廷权威扫地的典型体现。

朱慈烺心下想着,绝不能在自己的新军中重现这种荒谬,必须进行严格的职衔定位。

“必须名实相符,权责对等。”朱慈烺在心中再次告诫自己。

“总兵”之衔,必须对应实实在在的统兵权限和相当的兵力规模,成为真正的一方大将,绝不能再沦为泛滥的虚衔。

同时,也要建立起清晰的层级指挥体系。

想到这里,朱慈烺抬起头,看向黄得功,朗声道:“靖南伯所虑周详,知人善任,甚合孤意。”

他首先对骑兵安排做出决断:“如此,孤意已决,靖南伯亲率而来之一万余精锐骑兵,独成一军,赐名白虎军!打虎旗为标识。”

朱慈烺继续安排道,“擢升邓林祖为白虎军正二品总兵官,总领白虎军一切事宜。其下设都司、守备、千总、把总若干。具体人选,由靖南伯你与邓将军详细商讨,量才施用,尽快拟定名单,呈报于孤即可。”

黄得功闻言,心中大喜。太子殿下这不仅接纳了他的建议,更是将他的老部下独列一军,授予实权总兵之职,这是天大的恩典和信任。

黄得功连忙抱拳行礼,说道:“末将遵命,殿下圣明。如此安排,必使将士归心,士气大振。末将代邓林祖及白虎军全体将士,谢殿下厚恩。邓林祖若知殿下如此信重,必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朱慈烺笑了笑,摆摆手,语气转为郑重:

“靖南伯,需转告邓将军,白虎军乃孤手中目前唯一一支成建制的精锐骑兵,更是集骑射、火器于一身的关键突击力量,堪称孤之心尖肉,眼中珠!”

加重语气,朱慈烺叮嘱到,“切望邓将军务必精心编训,严苛要求,务必练成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冲得破、打得狠、撤得快的铁骑雄师。”

“所需一切粮秣、马匹、甲胄、火器、弹药,孤会吩咐许文昌总兵,由武备司一应优先保障,足额供给,无需担忧。”

“末将明白,定将殿下殷切期望,一字不落转达邓林祖,必不辜负殿下重托。”黄得功肃然应道,仿佛自己肩上也多了一分责任。

安排完邓林祖,朱慈烺话锋一转,落到杨彪身上:

“至于杨彪将军,既如靖南伯所言,忠勇严明,尤擅步卒操练、阵战与军纪整饬,此正是当前整合、操练数万新军所亟需之大才。让其仅统领一部,未免大材小用,亦无法发挥其最大效能。”

朱慈烺目光扫过张无极、冯忠、文兴邦三位新任总兵,最终回到黄得功身上,说出了经过深思的最终任命:

“孤意,任命杨彪将军为前军都督府,正二品都督佥事!”

“要其,协助左都督靖南伯,总揽全军之操练大纲制定、阵型演练督导、军纪监察纠察、以及日常演武考评等一应事务。”

“核心,要杨将军襄助左都督,替孤管理好这七万余大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其锤炼成一支纪律严明、号令统一、能打硬仗的雄师劲旅。”

最后,朱慈烺重重地嘱托:“此职关乎全军根基,责任重大。”

此任命一出,黄得功更是感佩莫名。

都督佥事,这可是前军都督府内,仅次于左右都督和都督同知的重要职位,有参赞军机、分管实务之权。

太子殿下不仅采纳了他的建议,更是给予了超乎想象的重视和地位。这既是对杨彪才能的认可,更是对他黄得功工作的大力支持,为他配备了一位极佳的副手。

黄得功再次深深躬身,声音满是激动与感激:

“殿下思虑之周详,安排之妥当,信重之深厚,末将…末将五内铭感。”

“末将代杨彪,谢殿下天恩。殿下放心,有杨彪都督佥事相助,末将必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定与诸位将军同心协力,尽快将这七万余新军,练成一支嗷嗷叫、能撕碎任何顽敌的虎狼之师。”

重重拍着胸脯,黄得功承诺道,“若有差池,末将甘当军令。”

“好,好,好!”朱慈烺抚掌大笑,心中畅快无比,一股运筹帷幄、布局初成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有靖南伯坐镇前军都督府,总揽全局;有张、冯、文三位总兵分统诸军,独当一面;再有邓总兵掌骑兵锐锋,杨佥事协理步卒操训。”

朱慈烺兴奋地对众人说道,“孤之新军骨架,至此已成。权责明晰,层级分明,名实相符。”

“孤,心安矣!大明中兴之基,必奠于此!”

堂内众将,黄得功、张无极、冯忠、文兴邦、赵啸天乃至王之心,闻言皆感振奋激昂,一股豪情在胸中激荡,齐齐起身,对着朱慈烺躬身抱拳:

“末将等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必同心同德,竭忠尽智,辅佐殿下,练就强军,扫荡妖氛,光复神州!”

朱慈烺看着眼前这文武济济一堂、众志成城的场面,看着这些即将肩负起复兴重任的将领们,胸中豪情激荡,多日来的殚精竭虑,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他猛地站起身,将杯中残茶一饮而尽,朗声笑道:“好,新军初定,将星云集。权责已明,纲常重整。痛快,甚是痛快!”

他大手一挥,意气风发:“走!诸位将军,随孤出城,先去犒劳靖南伯带来的白虎军将士,为他们接风洗尘。然后,同往城南大营,检阅我新军操演,以振军威,以鼓士气!”

“臣等遵命。”众将轰然应诺,声如雷霆,士气高昂。

朱慈烺一马当先,黄得功、赵啸天、张无极、冯忠、文兴邦等人紧随其后,王之心及吴六子等精锐护卫扈从左右。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出州衙正堂,向着南门外那旌旗招展、杀声震天、充满希望的巨大军营,昂然行去。

新的篇章,已然开启。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穿回渭北做刀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三国:我老婆全是神话级三国:别追了,我真不是天子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