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硝烟混合着焦土的气息在山谷中弥漫。
月光下,群山变成了黑黝黝的轮廓线。一切血腥都被黑暗给掩盖了。
只有断断续续的枪声和伤员的呻吟,还在提示着这场战斗的惨烈——原本两千五百人的团,如今只剩下一千五百人还能战斗。
何雨柱站在高地上,望着下方忙碌的卫生员们,感慨万分。
他负责防守的两个高地,因为工事完备,伤亡很小,六百余人参加战斗,只牺牲了三十五人,伤了六十三个。这在今天的血战中,几乎是个奇迹。
夜幕降临,杨团长在临时指挥部召开作战会议。
何雨柱和何大清也被要求参加。
临时指挥部里,杨团长攥着刚收到的电文,眉头紧锁:“上级命令,要我们在这里坚守三天,大家都根据各自的情况,说一说,商量……”
躺在担架上的一营长声音虚弱:“我们一营与阵地共存亡有!”
“团长,冲锋枪的子弹快打光了,只要能补充弹药,咱们二营明天愿意做先锋!”
“好,崔营长,明天我就让你们打主攻。”
杨团长目光转向军需官老夏:“老夏,一营长伤势太重,你暂时代理一营长。军需官这个位置……”
他看向何大清:“就让何大清同志接手。”
何大清一愣,随即挺直腰板:“保证完成任务!”
从炊事班长直接提拔成团军需官,这是他从未想过的。心里也美滋滋的。
何雨柱却听出了话外之音——这个“提拔”,意味着更重的责任。
“团长,难道我们没有援军吗?”何雨柱沉声问道。
“小何问到了关键点。”杨团长点头,“今晚会有一支从山西赶来的部队与我们汇合。上面派来一个师,但他们中途被敌人拦截,估计只能来一个团。而且,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急行军,没带多少粮食。所以——希望何大清同志能解决这个问题。”
何雨柱苦笑:“团长,你这是坑我爹啊……周围就几个穷村,上哪弄那么多粮食?”
“我相信你一定能协助何大清同志完成任务。”杨团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散会后,你到指挥所来一趟,我有事单独和你谈。”
“明白。”何雨柱神情比任何时候都认真。
会议结束后,杨团长将何雨柱单独留下,目光灼灼:“你要求我的事,我已经办成了,该你兑现承诺了吧?”
“我要兑现什么?”
“药品。”
“药品确实有,我说到做到,马上去车上拿。”
“等等,”老杨拦住他,“先坐下,我还有事跟你说,你小子鬼点子多,接下来几天,敌人肯定会清理那段路,高地还要你来帮忙守。不过,来了援军后,你的身份就是一个问题。我的意思是,你一定要正式从军入伍,然后我给你一个参谋的身份,你就负责指挥那两个高地的守卫。打完这场仗,你愿意回家就回家,只要协助我们筹集物资就行,算是我们团的驻四九城办事处。”
何雨柱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好,这个我答应你。”
他之所以答应,也别有用意。这一世,他的命运已被彻底改变,不仅接触了地下党,也接触了军统的柳如丝,背景有点复杂。与其将来解释不清,不如先给自己一个“官方身份”,也算进可攻退可守。
两人谈完,何雨柱就带着杨团长来到卡车旁,搬下一个木箱,里面全是药品和医疗器械。
当杨团长看到那些盘尼西林时,手都微微发抖:“这些……能救多少弟兄的命啊……”
两人带着药品去看伤员,一进山洞,就闻见扑鼻的血腥味。
何雨柱刚把药箱放下,就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哥哥!你怎么来了?”
何雨柱一看,正是他在四九城救出来的三丫。
她正在麻利地给伤员清理伤口。
“我在村子里没看到你们,还以为你们走了。”何雨柱说道。
“我师父现在是卫生员了,我给她打下手。”三丫虽然很忙,但很高兴,和要饭的时候简直变了一个人。
“你还不知道吧,我现在也是这个部队的一员了,我们是战友了。”何雨柱说道。
“那太好了,我是不是就能经常见到你了?”三丫高兴地问道。
“是的。”何雨柱凑近她,塞给她一包巧克力,“你太瘦了,这些你留着吃。”
“可他们……”三丫看向其他伤员。
“我给他们准备了别的东西,我爹现在管后勤,不会让大家挨饿的!”
何雨柱看着这个小丫头忙碌的身影,不禁感慨:在前世,这个年龄的小姑娘还被父母宠着,可她却已经被当成大人用了。
临走时,他给三丫留了二十个牛肉罐头。
何雨柱回到后勤处,看到何大清正坐在一块石头上发愁。
“爹,升官太快,也不是好事吧?”
“升官当然是好事,不过要解决一个团的给养,实在太难了。晚上我想给队伍加餐,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爹,我这有两百个牛肉罐头,都给你,够吗?”
“够了!够了!”何大清立刻从石头上坐起来,目光灼灼地看着何雨柱,“有了这些罐头,我就用剩下的一点米熬粥。”
“你派几个人跟我去卡车里拿!”
“你小子车里怎么什么东西都有?”
“既然我都跟您来了,能不多带点东西吗?不过,我也没多少了,明天早晨只能去村里收点物资,实在不行就去打猎或者钓鱼。”
深夜,何雨柱睡下不到两个小时,就听到外面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他连忙起身赶到后勤部,何大清正忙得满头大汗。
“爹,是不是增援部队到了?”
“对,这些人一天没吃东西了,可我们也没有粮食了,这可愁死我了!总不能让大家自己掏干粮吧!”
“得嘞,我还有一些特殊面条,您要不要?”
“面条?那是好东西!要,有多少要多少!”
“他们来了多少人?”
“三千人!”
“那差不多够了。”何雨柱说完,就带人从卡车上抬下十几箱意大利面条——当然,这还是他在美国“零元购”得来的。
何大清看着这面条,有点皱眉。
“爹,这东西不太好煮,要多煮一会儿。”何雨柱一边指导父亲煮面,一边用储存的大酱混合着罐头给大家做打卤面。
开饭的时候,增援部队的战士都吃得很满意。
一个五十多岁的炊事班长使劲嚼着面条,问道:“何师傅,你这面条可真筋道,把把这腮帮子都累的发酸,吃一碗,就不饿了。”
这话把何大清给逗笑了,他问道:“牛大叔,您有五十多了吧?是不是牙口不好了?这面条,可是我们缴获光头党的,听说是外国人吃的面条。”
“还是你们厉害!”牛大叔伸出大拇指。
吃完饭,何雨柱和何大清都被叫到团部。
作战会议室里聚集了六十多人,都是双方连以上的干部——当然,何雨柱除外。
双方的领导开始互相介绍。
何雨柱听着听着,就有点恍惚:怎么增援队伍的很多名字他都听过?胡义、马良、罗富贵、常红缨……他忽然想起了什么……
就在这时,传令兵急匆匆跑进来:
“团长!承德方向发现大量敌军,离我们还有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