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当初他并未将大炮之类的重型武器送给延安,仅仅提供了枪支弹药。福伯当时考虑到路途遥远,运送大型武器太过艰难,所以才没做此打算。倘若真把大炮送了过去,后续说不定会惹出大麻烦。
红党在接收这批物资时,行事极为隐秘。对外宣称是全部都是粮食,是爱国人士的慷慨捐助,枪支弹药全部用草席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尽管有敌方间谍对此产生了怀疑,但他们消息渠道闭塞,没能将此事与丢失的物资联系起来,就这样,红党巧妙地蒙混过关。
鬼子那边,物资丢失让他们恼羞成怒,却一时无计可施,只能将报复的念头暂且搁置,等待日后再寻机会。
福伯回来之后,彻底收敛了往日的行动。他再也没有在半夜偷偷跑出去过,就连林毅那儿也未曾前去探望。他是真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当他看到76号和宪兵队里惨死的华国人时,内心五味杂陈。他明白,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要么就痛下决心将敌人一网打尽,要么就按兵不动。于是,他选择关闭自己的“神识”,不再去过多关注外界的纷扰,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悉心照顾自己的主人。
王梦瑶深知福伯心中的憋屈,其实她自己又何尝不是满腔愤懑,渴望能大杀四方呢?但她不能这么做,并非是为了所谓的积分,而是担心过度改变局势会给后世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无奈之下,她只能每天待在家里,靠打打麻将、看看以前收集的小说来消磨时光。
施华收到延安发来的表彰电报时,便知道粮食已经顺利送达。由于情况特殊,电报中并未提及枪支弹药的事情,所以他自然也不清楚福伯运送弹药这一额外的举动。
对于日本人物资被收空的事情,他同样一无所知。他只是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东北的报道,却丝毫没有将这些事与王梦瑶他们联系起来。毕竟双方所处的区域毫无关联,王梦瑶她们也就无需担心身份暴露的问题。
他来感谢了王梦瑶他们的壮举,还送来了签了他的大名的十万斤大米的欠条。
这些年,通过他的手给红党送去了大量的粮食和金条、大洋、药品。每次施华都会写好欠条交给王梦瑶,王梦瑶说他欠的太多,不放心,最后连田老板也开始写欠条了。
时光匆匆,历史的车轮依旧沿着既定的轨迹前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王梦瑶决定让大家出去好好庆祝一番。福伯和灵溪等人精心易容换装,兴高采烈地加入到庆祝胜利的游行队伍中。
当天晚上,施华和秦睿晏不约而同地来到了王府。他们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王梦瑶吩咐小范做了一桌丰盛的大餐,众人围坐在一起,饱餐一顿,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一直到晚上十点,王梦瑶考虑到时间太晚,外面或许还有不少日本特务在暗中活动,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便提醒众人早点回去。施华和秦睿晏这才起身告辞。
王梦瑶担心施华住得远,路途不安全,便让福伯悄悄护送他回去。施华坐着黄包车,一路平安地回到了家中。福伯一直等到看到施华洗漱完毕,安然入睡后,才悄然离开。
1946年3月17日,戴春风乘坐的飞机在南京岱山失事身亡。此后,军统进行了改组,其公开的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秘密核心部分则组成了国防部保密局。随着抗战胜利,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军统的相关机构也陆续迁回了南京。
林毅被分配到上海政府工作。由于他的情况较为特殊,新成立的保密局并未将他留下。旁人都以为他是被冷落了,实则他心中暗自欣喜。因为他本就一心想去上海寻找自己的救命恩人,这样的安排正合他意。
1946年6月的上海,街头巷尾弥漫着一种复杂又微妙的气息。经历了多年的动荡与战火,这座城市虽在努力恢复生机,可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紧张与不安。
林毅刚风尘仆仆从重庆回到上海工作,他安顿好住处就急不可耐地去找王府。
林毅心中一直惦记着要见一见自己的救命恩人王梦瑶,他坐着黄包车找到了王梦瑶家。这里已经不再是法租界,他按响了门铃。
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了,开门的是他的大哥王宥,他一下抱住了这位救他性命无微不至照顾和帮助自己的好大哥。
福伯推开他,关上大门,领他进了客厅,王梦瑶端坐在真皮沙发上。
福伯热情地介绍道:“这位便是王梦瑶小姐。”
林毅立刻上前,恭恭敬敬地对着王梦瑶深深地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王梦瑶站在原地,坦然受之,毕竟她们素未平生却救了林毅一命,这份恩情值得林毅如此敬重。
王梦瑶脸上绽放出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请坐吧,林先生。”
林毅连忙回应:“恩人若不介意,叫我小林或者林毅就行。”
王梦瑶笑意更浓:“那好,小林请坐。以后别再叫我恩人啦,叫我王小姐就成。你这次来上海,是来工作呢,还是专程过来的呀?”
林毅赶忙答道:“我是来工作的。我被分配到上海市政府档案科任职。”
王梦瑶微微挑眉,打趣道:“这么说,军统,不对,现在应该叫保密局把你给‘踢’出来咯。”
林毅挠挠头,嘿嘿一笑:“其实我老早就想出来啦。在那儿我实在不习惯,虽说工作也不怎么辛苦,但我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王梦瑶关切地问:“他们是在监视你吗?”
林毅摆了摆手:“以前有,后来倒是没有了。只是你也知道,我有被俘的经历,他们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忌惮我。不过这样也好,无官一身轻嘛。我现在就觉得挺好,不用去执行暗杀任务,也不用到处抓人,轻松多啦。”
王梦瑶点点头:“你觉得好就行。对了,你今晚有空不?要是没事,就留下来一起吃个饭。福伯,你打电话把秦睿晏叫过来,咱们几个一块聚聚。”
福伯应道:“好的,小姐。”
秦睿晏一听有饭吃,立刻就答应了。王梦瑶又和林毅随便聊了几句,随后便上楼去了,把空间留给了福伯和林毅。
林毅跟福伯聊起了他在重庆的那段日子,在福伯面前,他向来坦诚,有什么就说什么。福伯并不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成了三个人的倾诉对象。以往只有两人会向他倾诉,而今后,就变成三个人了。
晚上六点,秦睿晏匆匆赶到王府。踏入门槛,他一眼便瞧见戴着眼罩的林毅,不禁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林毅赶忙笑着回应:“王小姐和王大哥可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今天专程来道谢呢。怎么,不许我来呀?哈哈。对了,今天还得好好谢谢你。我听王大哥说,要不是你一直惦记着我,他们也不会去医院救我。真得谢谢你,兄弟!”说着,他恭恭敬敬地作了个揖。
秦睿晏摆了摆手,说道:“可别谢我,我真没帮上啥忙。你现在在哪儿高就呢?”
“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林毅答道。
“这工作挺不错的,以后我们得多联系。”秦睿晏笑着说。
林毅点了点头,又问道:“你还在保密局上海站吧?”
“是啊,还是在电讯科。本来上头想让我当副科长,我没答应,现在就当个普通工作人员。”秦睿晏解释道。
“这也挺好的。不过在那儿工作可得多留个心眼,有些秘密能不碰就别碰。”林毅语重心长地提醒着。
“王小姐也跟我说过这话。我现在就负责维修这一块,你也知道我修电台的手艺。监听、收发电报这些事儿我一概不沾。”秦睿晏拍着胸脯保证。
“那就好,有些话我也不方便说得太明白,你自己多加小心。”林毅叮嘱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秦睿晏应道。
随后,三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林毅看到一旁忙碌的福伯,便热情地招呼他一起坐下吃饭。
福伯却面带难色地说:“王家的家规严,仆人不能和主人同桌用餐。”林毅一听,也不好意思再强求,毕竟自己也只是个客人,哪能硬要福伯上桌呢。福伯说完,便匆匆往厨房走去。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晚上九点。王梦瑶笑着下了“逐客令”,大家这才起身准备离开。林毅走到福伯身边,诚恳地说:“大哥,以后我把工资交给你。每个星期天我都来这儿吃饭,你帮我跟王小姐说说,就当我是你们家的远房亲戚,成不?”
福伯本想拒绝,可王梦瑶早已用神识看到这一幕,便传音让他答应下来。福伯只好微笑着说:“行,欢迎你星期天来吃饭,钱就不用交了,我们小姐不缺这点饭钱,你到时候直接过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