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辽国怎能不守信用?”
说好的,一起当兄弟,结果你转头跟别人捅兄弟一刀?
其他时期正准备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犹豫了一下,又在盟约上增加了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增加增加岁币……
儿啊,为父现在只能帮你到这了。
刘娥:“……这是什么招数?”
就这样让西夏立国了?
你耗都能耗死西夏,就这么撤兵了?
撤兵就撤了,再不济你关闭榷场,断他西夏物资,李元昊能跪下来叫你祖宗。
辽国就吓唬你一下,你就怂了上赶着送钱……
刘娥麻了,仁宗,这个庙号的确非常适合赵祯。
这人就适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谁赢了听谁的,千万别让他挥斥方遒。
不然,给他再多的文曲星,都是人才浪费。
李元昊:“……没办法,宋仁宗想当大哥,就让他装呗。”
钱到位,什么都好说。
乾隆嗤笑道:“急图了事,诚可笑耳。”
当年他知道准噶尔内乱加瘟疫时,立马出手灭亡准噶尔。
在国家领土问题上,妇人之仁,除了让对方蹬鼻子上脸,毛用没有。
千古第一仁君,不过如此。
【不愧是大送朝,太能给了。
只要是个国家,稍微打宋朝一下,宋朝就会给钱。
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这个文人盛世可太好了。
宋朝除了哲宗皇帝,其他时期都是花钱买和平的。
狄青死后,北宋再无名将。
大宋就是这样,无论有多好的武将,就是不敢用,要限制他们。
宋仁宗啥也不会做,只会做官家。
宋徽宗啥都会做,就是不会做官家。】
宋哲宗:“……!!!”
什么,大宋就我一个汉子?
其他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他不信,大宋没有名将了。
赵匡胤看到只有一个哲宗硬气,心里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花钱买和平,神特么的文人盛世。
如果他篡位有罪,请老天制裁我,而不是让这些不肖子孙来祸害大宋。
还有,什么叫不敢用武将?
不用武将,用什么?
堂堂中原大国,竟然被辽国和西夏逼着上贡,简直丢人丢到家了。
无能之君啊。
后周郭荣叹了口气,赵匡胤上位太不光彩,势必要对士绅集团进行妥协,朝廷威望也不足……
他还真得活得再长一些,不然这百姓,可真太遭难了。
大宋前朝代皇帝:“……赵家人就不适合当皇帝,我说的。”
皇帝代代贪图苟安,大宋迟早要完。
此时,他们对大明好感直线上升。
虽说那些个文官糟心事多,但皇帝就没怕过对手,万历三大征还真不是谁都敢打。
尤其是刘彻,他有太后和太皇太后两座大山,有父辈积累的财富,也面临外敌的压力。
亲政后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看到大宋是这个送,他就浑身难受。
真是有钱任性。
凭毛这些皇帝都比他有钱?
有钱不会花,简直是不把钱当钱。
这辽国跟西夏把大宋当猪养,看准时机就宰一刀,这钱怎么不能是他的?
霍去病等人看到刘彻羡慕大宋有钱,他们心里都想着,下次一定给陛下打个漂亮仗,把匈奴的钱都抢回来。
在金国的宋徽宗对着天幕痛哭,感叹自己做了第二个李煜……
朱棣与朱元璋摇摇头,宋仁宗的庆历和议承认西夏独立,确实是他的锅。
但辽国西夏的事,认真说起来,还是赵光义造的孽,没打过萧绰萧太后,又放任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壮大。
最后,把问题都留给了子孙后代。
宋仁宗接到这个烂摊子,可以说是倒霉,但他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都说仁宗朝名臣辈出,那些个名臣,同样也要背锅。
临终前的狄青幽幽一叹,“大宋容不下武将。”
仅仅是晋升枢密使,有调兵权,就被弹劾有造反的能力就等同于要造反,真踏马操蛋。
仁宗的仁,是对文官的仁啊。
“这大宋还真有钱,百姓一定过得很好吧?”
“皇帝不打仗,要赔钱,你说这钱从哪来?”
“那也有钱,没钱赔的话肯定要打的。”
“还是做皇帝好啊,少吃几顿饭,好脾气就是明君了。”
……
其他朝代的百姓不知该羡慕大宋有钱,百姓生活好过,还是该同情边民深受劫掠之苦。
他们的朝代,虽说皇帝在打仗,也会征税,可打赢了他们生活更安心,不用担心哪天国破家亡,流离失所。
西夏和辽国的百姓,内心毫无波澜。
赔的钱也不会到他们手上,大宋好与不好,他们的生活都一样苦。
{除了外战无力外,宋朝的内政也弊端丛生,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的局面逐渐形成。
宋仁宗也想过改变这一局面,公元1044年,他启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名臣推行新政。
大举整顿吏治,淘汰不称职的官员,轻徭薄赋严整军备,期望能革除积弊,富国强兵,改变外战无力,内患不息的局面。
然而庆历新政一发布,就遭到了大量的反对,一向好脾气的宋仁宗看见有这么多人反对,而且每个人都义正言辞有理有据,不禁犯了难。
开始对庆历新政的可行性产生了怀疑,皇帝都对改革犹豫了,那结果也可想而知了。
公元1045年,范仲淹等人相继被排挤出京,庆历新政宣告失败。
此时的宋朝,表面还是一幅太平盛世的繁华图景。
然而无法革除的积弊,已经像杂草一样,逐渐掏空了国家的根基。
外战无力积贫积弱,会像梦魇一样,萦绕在宋朝历代皇帝的心中。}
【刘太后不愿还政是有原因的。
史书记载,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怎能不积贫积弱?
除了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虎头蛇尾,赵祯还主动把黄河给决了,淹了好几个省……
赵祯就像百姓说的一样,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
欧阳修说的,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每次看到人家说大宋百姓日子过得好,我都不知道谁说的对。】
大宋前朝代皇帝:“……不是,他图什么?”
内忧外患之下,要改革就该改到底,你这开局就投,帝王魄力哪去了?
还有,没事你搞黄河做什么?
黄河要真能随便搞,那还能玩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