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公孙瓒军中的新生活开始了。他被任命为“白马义从”的一名军侯,统领一曲(约200人)骑兵。这些士兵都是幽燕健儿,久经沙场,骑术精湛,但也带着边军特有的桀骜不驯。
初来乍到,赵云深知,要想在军中立足,光靠公孙瓒的赏识是不够的,必须拿出真本事,让这些老兵油子心服口服。他上任第一天,没有摆任何官架子,而是穿上普通士兵的皮甲,亲自到校场,与士兵们一同操练。
“白马义从”的训练极为严苛,尤其是骑射和突击。赵云虽然枪法超群,但系统的骑兵战术和集团冲锋配合,却是新课题。他虚心向老兵请教,从控马、列阵到号令、冲锋,一丝不苟地学习。他身手矫健,悟性极高,很快就掌握了要领,甚至在骑射对练中,凭借精准的枪法和过人的反应,让几个想给他“下马威”的老兵都吃了瘪。
几天下来,士兵们发现这位新来的赵军侯,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为人豪爽,不摆架子,训练时比他们还拼命,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尤其是赵云那一手神出鬼没的枪法,在演练中屡建奇功,更是赢得了不少敬佩。
与此同时,赵云也没有忘记洛阳的纸坊和蔡琰。安顿下来后,他立刻写了一封长信,托付严纲通过秘密渠道送回洛阳。信中,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报了平安,也表达了对蔡琰的牵挂,并再三叮嘱她务必保重,若有困难,可向荀攸先生求助。
就在赵云逐渐适应军旅生活,与部下磨合日渐默契之时,联军前线的战局,却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关东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内部矛盾重重。盟主袁绍优柔寡断,各路诸侯各怀鬼胎,保存实力,进军速度缓慢。董卓则利用联军迟疑的机会,收缩防线,派出手下头号猛将吕布,率领精锐,驻守汜水关和虎牢关,凭险据守。
吕布的威名,早已传遍天下。他勇冠三军,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称。他的到来,给联军前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都被吕布轻易击退,联军士气受挫。
这一日,公孙瓒召集麾下将领议事,商讨应对之策。大帐内气氛凝重。
“诸位,”公孙瓒面色严肃,“吕布骁勇,扼守汜水关,我军前进受阻。袁本初(袁绍)催促进兵,然各路人马逡巡不前。长此以往,师老兵疲,恐生变故。诸位有何良策?”
众将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强攻,有的建议迂回,但都对吕布的勇武心存忌惮。
严纲出列道:“主公,吕布虽勇,然其麾下并州兵与我军数量相当。末将以为,可挑选精锐,与其正面一战,挫其锐气!我‘白马义从’愿为先锋!”
公孙瓒沉吟不语。他深知“白马义从”是自己的心血,与吕布硬拼,损失必大。
这时,站在末位的赵云,心潮澎湃。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听到吕布之名,非但不惧,反而激起了强烈的斗志!他跨前一步,抱拳朗声道:“主公!末将愿往!”
帐中众将目光齐刷刷看向赵云这个新人。
公孙瓒看向赵云:“哦?赵军侯有何高见?”
赵云昂首道:“吕布名头虽响,然末将听闻,其人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末将不才,愿率本部一曲,明日前往关前挑战,试探其虚实!若胜,可振我军威;若败,亦可知其深浅,为主公决策参详!”
主动请缨挑战吕布!众将闻言,皆露惊容。这赵云,好大的胆子!
严纲连忙道:“子龙!不可鲁莽!吕布非比寻常!”
公孙瓒却眼中闪过一丝异彩。他欣赏赵云的勇气,也需要有人去打破僵局。他沉吟片刻,道:“赵军侯勇气可嘉!然吕布确实骁勇,不可力敌。这样,明日你可率部前往关前搦战,但只许试探,不可恋战!若见吕布出关,即刻撤回,吾自有接应!”
“末将遵命!”赵云慨然应诺,心中热血沸腾。挑战天下闻名的吕布!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扬名立万的机会!
当晚,赵云回到自己营帐,心情激动,难以入眠。他仔细擦拭着自己的铁枪,脑海中想象着明日与吕布交锋的场景。他知道此战凶险,但他更相信自己的武艺和勇气!
与此同时,在洛阳的蔡琰,也通过秘密渠道,得知了联军前锋受挫于吕布的消息,心中不禁为赵云担忧。她深知赵云勇猛,但更担心他年轻气盛,遇上吕布这样的绝世猛将会吃亏。她提笔想再写一封信提醒赵云,但信使已走,只能将这份担忧埋在心底,默默祈祷。
第二天拂晓,赵云早早起身,饱餐战饭,披挂整齐。他身穿公孙瓒赐予的亮银甲,头戴缨盔,手持丈二铁枪,胯下白马,威风凛凛。他麾下二百“白马义从”骑士,也个个精神抖擞,列队完毕。
公孙瓒亲自为赵云饯行,严纲率主力在后接应。
“子龙,切记!试探为主,不可逞强!”公孙瓒再三叮嘱。
“主公放心!云自有分寸!”赵云抱拳一礼,随即转身,长枪一指,喝道:“出发!”
二百骑如同一片白色旋风,冲出联军营寨,向着汜水关方向,疾驰而去!
尘烟起处,一位少年英雄的传奇征程,正式拉开序幕。虎牢关前,即将迎来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