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上的“小鬼”们如同闻到血腥味的苍蝇,围着新晋“兰台令史”蔡琰嗡嗡作响,各种名目的“孝敬”、“打点”、“贺仪”层出不穷。赵云和蔡琰虽然不胜其烦,但为了大局,也只能忍气吞声,破财消灾。
然而,这种被动应付的局面,让两人都感到身心俱疲,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他们就像是在一片漆黑的沼泽地里摸索前进,不知道下一步会踩到什么。
“师姐,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啊!”这天晚上,送走一位来“化缘”的鸿胪寺小吏后,赵云烦躁地抓着头,“这帮人贪得无?!今天这个来要,明天那个来要,没完没了!咱们赚的钱,都快填进这帮无底洞了!而且,我总觉得,张让那老阉狗憋着坏呢,说不定哪天就搞个大的!”
蔡琰也是忧心忡忡,她看着账本上日益增多的“人情支出”,眉头紧锁:“赵师兄说得对。我们这样被动挨打,迟早会被拖垮。必须想办法改变局面,至少要弄清楚,这官场的水到底有多深,我们该如何自处。”
她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看来,是时候去拜访一下荀先生了。”
“荀攸先生?”赵云眼睛一亮,“对啊!他是卢植先生的学生,在尚书台任职,为人正派,见识广博!咱们去请教他,他肯定能指点迷津!”
“嗯。”蔡琰点点头,“荀先生之前对我们多有照拂,此次我们捐官之事,他必然知晓。我们去向他请教,既合情理,也显得我们尊重前辈。只是……需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和由头,贸然上门,恐有唐突。”
两人商量一番,决定以“新官上任,请教公务”为名,备上一份不轻不重的礼物(主要是自家产的顶级“云琰精笺”和一些时新果品),递帖子求见。
帖子递上去的第二天,荀府就派人来回话,说荀先生请他们过府一叙。
这天下午,赵云和蔡琰精心打扮一番(赵云穿上了新做的绸布长衫,蔡琰则换上了得体的裙装),带着礼物,来到了荀攸的府邸。
荀攸的府邸不算奢华,但清幽雅致,处处透着书香气息。管家将他们引到书房,荀攸正坐在书案后看书,见他们进来,便放下书卷,含笑起身相迎。
“子龙,蔡姑娘,许久不见,别来无恙?”荀攸语气温和,让人如沐春风。
“劳荀先生挂念,一切安好。”蔡琰和赵云连忙行礼。
寒暄过后,分宾主落座。荀攸看了一眼他们带来的礼物,微笑道:“二位如今是洛阳城的名人了,这‘云琰纸’更是千金难求,今日却拿来送我,倒是让荀某受宠若惊了。”
蔡琰恭敬地说:“荀先生言重了。先生于我们有知遇之恩,多次相助,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今日冒昧来访,实是因琰初入官场,懵懂无知,恐行差踏错,特来向先生请教。”
荀攸点点头,示意他们但说无妨。
蔡琰便将捐官之后遇到的种种困扰,诸如同僚索贿、上官刁难、以及对未来局势的担忧,委婉地陈述了一遍,没有提及张让和“凤鸣”的具体威胁,但点明了身处漩涡中心的不安。
赵云在一旁补充道:“荀先生,您是不知道,那帮人简直跟饿狼似的!我们这官买的,感觉不是护身符,倒像是招灾幡了!”
荀攸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待他们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二位所虑,荀某明白。西园卖官,本是陛下……嗯,权宜之计。捐官入仕,在当下,也非二位独有。然,官场如战场,水深莫测,确需谨慎。”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二位如今,可谓‘富而不贵,名高而位卑’。钱财惹人眼红,名声招人嫉妒,官职却不足以为恃。此乃取祸之道也。”
赵云和蔡琰心中一震,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地方!
“请先生指点迷津!”蔡琰恳切地说。
荀攸沉吟片刻,道:“为今之计,有二。其一,曰‘藏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二位纸坊生意兴隆,无需再过分张扬。可适当收敛锋芒,譬如,将部分利润,用于修桥铺路、资助寒门学子等善举,博取清名,亦可减少旁人嫉恨。”
赵云和蔡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其二,曰‘固本’。”荀攸继续道,“兰台令史一职,虽系捐得,却也是正经出身。蔡姑娘可借此机会,多与兰台、东观等处的学士、博士交往,研讨典籍,展现才学。若能参与修撰一二,或得一二大儒赏识,则清誉日隆,地位自固。届时,等闲宵小,便不敢轻易招惹。此所谓‘以文养望’。”
蔡琰眼中闪过亮光,荀攸这是让她利用职务之便,打入文人士大夫的圈子,用才华和学识来赢得尊重,建立自己的声望体系!这比单纯靠钱财和虚职要稳固得多!
“至于子龙你,”荀攸看向赵云,“你勇武过人,性情豪爽,此乃长处。但在官场,匹夫之勇不足恃。你可多与城中禁军、衙门的低阶军官、捕头等交往,一来可结善缘,消息灵通;二来,若遇地痞骚扰,亦可有人照应。但切记,不可卷入派系争斗,尤其要远离宦官与外戚的纷争。”
赵云连连点头:“先生教诲的是!我记下了!”
荀攸最后意味深长地说:“洛阳局势,波谲云诡。十常侍专权,大将军(何进)与之势同水火,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二位切记,在此漩涡之中,首要之事,乃是保全自身,静观其变。不轻易依附,不主动树敌。待时而动,方为上策。”
他这番话,可谓推心置腹,将当前的局势和他们的处境分析得透彻无比,并指明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赵云和蔡琰听后,茅塞顿开,心中豁然开朗!之前的迷茫和焦虑,减轻了大半。
“多谢荀先生金玉良言!”两人起身,深深一揖,“先生之恩,没齿难忘!”
荀攸摆摆手,淡然道:“不必多礼。望二位好自为之,善保千金之躯。”
离开荀府,走在回纸坊的路上,赵云和蔡琰都觉得脚步轻快了许多。
“师姐,荀先生真是高人呐!”赵云兴奋地说,“藏拙、固本、静观其变!说得太对了!咱们以前就是太扎眼了,以后得学着低调点!”
“嗯。”蔡琰点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荀先生指点的‘以文养望’之路,正合我意。明日我便去兰台报到,熟悉公务,多与文士交流。赵师兄,你也要按照先生所说,多结交些武友,但要把握好分寸。”
“放心吧师姐!”赵云拍着胸脯,“我知道轻重!”
有了荀攸的指点,他们仿佛在迷雾中找到了航向。虽然前路依然艰险,但至少知道了该如何用力,往哪个方向前进。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拜访荀攸的同时,一张针对他们的更大阴谋,正在暗处悄然编织。风暴,从未远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