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繁华,像一锅滚开的、五味杂陈的浓汤,把初来乍到的赵云和蔡琰彻底给“炖”懵了。
两人驾着骡车,在宽阔得能跑马的御道上小心翼翼地挪动,感觉就像两粒被扔进激流的小石子,随时可能被汹涌的人潮车流冲得找不着北。街道两旁店铺的招牌一个比一个气派,幌子一个比一个花哨,吆喝声一个比一个响亮,吵得赵云脑瓜子嗡嗡的。
“师姐,这……这该往哪儿走啊?”赵云扯着嗓子问,感觉自己的声音在这片喧嚣里跟蚊子哼哼差不多。
蔡琰也紧紧抓着车棚边缘,努力保持着镇定:“先……先找个地方落脚!寻个清净些的客栈!”
两人好不容易在一条相对僻静的辅街上,找到一家看起来不那么扎眼、名叫“平安客舍”的小客栈。客栈门脸不大,但还算干净。掌柜的是个胖乎乎、笑眯眯的中年人,看着挺和气。
“掌柜的,要两间……呃,一间干净的上房。”赵云习惯性想说两间,但想起洛阳物价肯定不菲,赶紧改口。反正路上也习惯了,大不了自己打地铺。
胖掌柜看了看他们风尘仆仆的样子和骡车上的货物,也没多问,爽快地报了价:“上房一日一百文,包早晚两餐。后院可停车马,草料另算。”
一百文!赵云心里抽了一下,这价格比安平镇翻了一倍还多!京城居,大不易啊!他忍着肉痛付了钱,和蔡琰把行李搬进房间。房间倒是还算整洁,就是小了点。
安顿下来后,两人简单洗漱,吃了点客栈提供的、味道一般的饭菜,便开始商量正事。
“师姐,卢先生给的信,是写给一位叫荀攸的先生,说他是尚书郎。咱们该怎么找他?”赵云拿出那封被仔细保管的信函,有些犯愁。尚书郎是多大的官他不知道,但肯定不是他们这种小老百姓能随便见的。
蔡琰想了想,道:“尚书台在皇宫附近,守卫森严,我们直接去求见肯定不行。需得先打听荀先生的府邸在何处,再递上名帖和卢先生的信,看门房能否通传。”
“名帖?”赵云一愣,“咱们哪有那玩意儿?”
蔡琰微微一笑,从书箱里取出笔墨和一张质地不错的竹纸(自家产的,当然要用好的),略一沉吟,提笔写道:“常山赵云(子龙)、蔡琰,奉卢植(子干)公之命,拜谒荀攸(公达)先生。” 字迹清秀,格式规范。
“师姐,你真是……什么都会啊!”赵云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要是让他来,估计就只能写个“赵云找荀攸,卢植让来的”。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向胖掌柜打听荀攸的住处。胖掌柜一听“荀攸”和“尚书郎”的名头,态度立刻恭敬了不少,详细告知了荀府的大致方位,还好心提醒他们,那一片住的都是达官贵人,需得谨言慎行。
按照指引,两人穿过几条繁华的街道,来到一片环境清幽、宅院深深的区域。这里的街道明显宽阔整洁了许多,行人衣着光鲜,偶尔有装饰华丽的马车驶过,护卫的家丁眼神锐利,扫视着路人。
荀府并不算特别显赫,青砖黑瓦,门庭不算特别宽敞,但自有一股沉静的气度。朱漆大门紧闭,门口站着两个神情肃穆的家丁。
赵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走上前去,对着家丁抱拳行礼,客气地说道:“这位大哥,烦请通禀一声,常山赵云、蔡琰,受卢植先生所托,前来拜见荀攸先生。” 说着,将蔡琰写好的名帖和卢植的信函递了上去。
那家丁打量了他们一眼,见他们衣着普通(虽然干净,但料子一般),但气度不凡(主要是蔡琰的气质撑场子),又听说是卢植引荐,不敢怠慢,接过名帖和信,说了句“稍候”,便转身进去通报了。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赵云感觉自己的手心都有些出汗了。他倒不是怕,主要是紧张,这可是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洛阳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过了好一会儿,那家丁才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恭敬的神色:“二位,我家主人请你们进去。请随我来。”
成了!赵云和蔡琰对视一眼,心中都是一喜。
跟着家丁穿过一道影壁,进入府内。府邸内部布置得十分雅致,亭台水榭,花木扶疏,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书香门第的韵味。家丁将他们引到一间书房外,躬身道:“主人在里面等候。”
赵云和蔡琰整了整衣冠,轻轻推开房门。
书房内,一个穿着寻常家居便服、年约三十许、面容清癯、目光沉静的中年文士,正坐在书案后,手中拿着卢植的那封信。见他们进来,他放下信,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容。
“二位便是子龙和蔡小姐吧?卢师信中提到二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在下荀攸,荀公达。”
他的声音平和,态度亲切,丝毫没有高官的架子,让赵云和蔡琰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了不少。
“小子赵云(民女蔡琰),拜见荀先生!”两人连忙躬身行礼。
荀攸虚扶一下,请他们坐下,吩咐侍女上茶。他仔细看了看赵云,点头道:“卢师在信中对子龙赞誉有加,称你勇武过人,侠义心肠。今日一见,果然英气勃勃。”又看向蔡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欣赏,“蔡小姐气度娴雅,卢师信中虽未明言,但能得卢师如此郑重引荐,想必亦非寻常女子。可是……与蔡伯喈公有关?”
蔡琰心中一动,没想到荀攸如此敏锐,便坦然道:“荀先生明鉴,蔡邕正是家父。”
荀攸闻言,肃然起敬:“原来是蔡大家千金!失敬失敬!令尊学问气节,攸素来敬仰。只是……”他话锋微顿,轻叹一声,“如今洛阳局势复杂,令尊处境……唉,二位一路辛苦,能平安抵达,已是万幸。”
寒暄过后,荀攸神色郑重起来:“卢师在信中,已将二位的来意和处境大致告知于我。如今洛阳,确是是非之地。纸张一事,牵扯利益甚广,尤其涉及宫中宦官所控的‘少府’工坊,二位欲在此行道,恐困难重重。”
他看向赵云和蔡琰,目光诚恳:“不过,既然卢师托付,攸自当尽力相助。二位初来乍到,有何打算,不妨直言。”
终于找到了组织!赵云和蔡琰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洛阳的第一关,“拜码头”,总算是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