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儿静静地躺在棺中,双目紧闭,面色青紫,唇无血色,颈间那道深紫的勒痕尤为显眼。
苏晏如轻柔地抬起她的下巴,检查口腔,发现舌尖呈紫,不由得蹙了蹙眉。
随后,她解开衣领,轻触喉骨——已断裂无疑。
她再细致地观察王雁儿的双手:指节修长而柔美,生前涂着猩红的指甲油,愈发映衬出肌肤的细腻。
“夫人衣物,是何人更换?”苏晏如询问身旁两位守灵的丫鬟。
其中一位年长些、身着丧服、眼圈泛红的丫鬟走出一步:“是奴婢。”
“夫人身上可还有其他伤痕?”
“回公子,奴婢未曾发现小姐身上有其他损伤。”
苏晏如轻摇扇子,轻轻敲击手心:“你是夫人的贴身丫鬟?”
“是。”
“那你且说说,你家夫人如何失踪?”苏晏如边说,边自然而然地在旁侧的长凳上落座。
一旁的胜圭自得知沈述白的身份后,便一直低头不语。
此刻见苏晏如竟在沈述白站立之际自行落座,不由得心惊胆战。
沈述白的目光紧随苏晏如,见她落座后,稍作迟疑,亦步亦趋地在她身旁坐下。
岂料刚一落座,苏晏如挥扇的风便将她的体香轻送至沈述白的鼻端。
霎时,沈述白的脑海中涌现出城外林中的记忆片段,面色微变,旋即起身,移至稍远之处。
苏晏如仅是淡淡地向他投去一眼,并未多加留意,继续轻摇扇子,聆听丫鬟叙述王雁儿失踪的详情。
“前日十五,我家小姐依例前往城外尼姑庵上香礼佛,夜间便宿于庵中。小姐心地善良,并未要求我们通宵伺候。”
小丫鬟话语间眼圈泛红,“然而次日上午,我前往侍候小姐起身时,却发现人已不知去向。我们寻遍了尼姑庵的每个角落,终究未见踪影,只得连忙报官。”
苏晏如微微挑起眉头:“报官?为何不先通知将军府?”
小丫鬟紧握双手,低头掩饰不住怒火:“将军连府门都不许小姐进入,又怎会关心她的安危?他早已被那妖媚女子迷惑得神魂颠倒。”
说罢,她抬手轻抹泪珠。
苏晏如露出一副听闻秘闻的神情,偷偷瞥了一眼胜圭,却发现他神情淡然,似是对丫鬟斥责将军的言论充耳不闻。
这份镇定,的确是非同寻常。
苏晏如按捺不住好奇心,继续询问:“那妖媚女子是谁?”
李振看来并不似个沉迷美色之人。
小丫鬟低声答道:“她曾是与我一同伺候小姐的丫鬟。”
小丫鬟似乎有所保留,然而仅此一言,已令苏晏好奇的很。
她本想继续探听这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不料旁边的沈述白突然起立,投来一瞥,随即出去。
苏晏如急忙合上手中的扇子,紧跟着起身询问:“大人这是欲往何方?”
“尼姑庵。”
出乎意料,他竟然给出了回应。
苏晏如匆匆追赶,不解地问:“这案件不是应由衙门来处理吗?”
沈述白步履匆匆,显然是有意与她保持距离,头也不回地答复:“镇北大帅已为女儿求得圣旨,此案现归锦衣卫所有。”
苏晏如追至门外,只见沈述白的马车已渐行渐远。
她双手叉腰,喘息之间不禁嘟囔:此人怎的如此,仿佛有意在躲避我?
胜圭赶上前来询问:“小公子,我们接下来该前往何处?”
苏晏如目光追随沈述白的去向,果断决定:“尼姑庵。”
话音刚落,她便轻盈地跃上马车,车夫挥鞭启程,胜圭则骑马并行。
别院与尼姑庵相隔不短的距离,苏晏如车内寂寥,掀起窗帘与骑马的胜圭交谈:“那名叫阿春的女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胜圭欲言又止,面露难色:“将军的私事,在下不便多言。”
“有何不便?我多了解一些,便于案件的调查。”
胜圭迟疑片刻,皱眉吞吐道:“她……手腕颇高。”
“手腕高在何处?”
胜圭欲言又止,终是下定决心,声音低沉地说道:“原本将军与夫人情感和睦,然而阿春屡次在中间挑拨离间,以至于夫人忍无可忍,搬至别院独居。夫人本是何等温婉之人……”
苏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继续追问道:“那么阿春现在究竟身在何方?”
“她已经死了。”
“死了?”苏晏如立刻联想到府门口悬挂的白灯笼,“那些白灯笼,莫非正是为她而挂?”
她心中震惊不已——正室夫人尸骨未寒,不得入府,而侧室却风光大葬?
提及此事,胜圭亦是满脸愤慨:“正是如此!而且阿春临终前最后一面见的正是夫人,将军便一口咬定是夫人加害于她,甚至当众给了夫人一记耳光。夫人当下便写下了和离书。”
苏晏如再次听闻惊人之语。
原来两人早已和离,难怪灵堂设于别院之外。
胜圭长叹一声:“谁料夫人竟会突然撒手人寰……她本已计划在这个月底返回蜀地故乡。”
苏晏如靠在车窗边,扇子轻托着下巴:“那个阿春,容貌必定非凡吧?否则怎能如此兴风作浪,还赢得将军的宠爱?”
胜圭挥动马鞭,不屑一顾:“美貌?她哪里比得上夫人一根发丝!将军对她好,不过是因为她曾救过将军一命。”
苏晏如轻扯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哈,你们将军倒真是个‘感恩图报’之人。”
然而这样的报恩,却要一个无辜女子承受莫大的痛楚,实在讽刺至极。
原本只想吃瓜,不想这瓜腐臭不堪,苏晏如兴致全无,放下车帘,闭目养神,直至抵达尼姑庵。
车停定,她便迫不及待地跃下车,被人引至后院,来到王雁儿消失前所居之室。
室门洞开,沈述白已先一步抵达。
苏晏如步入其间,正逢他们准备离去,她的出现恰似横梗在路上的一道障碍。
“大人,可有发现何种线索?”苏晏如展颜一笑,意欲从沈述白口中探得一二。
毕竟她迟到一步,重要的线索或许已被沈述白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