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的白色烟幕如同实质的墙壁,在山谷出口处翻滚弥漫。
溃退的日军残兵借着这最后一层掩护,疯狂向山谷深处逃窜。
岩田少佐一边奔跑一边回头,看着那片吞噬了他大半兵力的死亡区域,眼中满是惊惧。
“快!撤回铁路桥!到了那里就安全了!”他声嘶力竭地催促着残存的部下。
烟幕阻隔了视线,也给了他一丝虚假的安全感。
---
红警阵地前沿,坦克连长看着那片浓密的烟幕,眉头微皱。
“报告,目标丢失。烟幕厚度超过可视范围,请求指示。”
指挥室内,林骁看着雷达屏幕上那些正在快速移动的红色光点,眼神冰冷。
“想靠烟幕逃命?”
他轻轻敲击控制台。
“第二步兵连,步战车协同,前出追击。”
“启用热成像和运动传感器。”
“我要这些老鼠,无所遁形。”
---
山谷出口处,三辆多功能步兵战车引擎轰鸣。
它们与笨重的坦克不同,车身更低矮,更加灵活。
车顶的传感器阵列缓缓转动,光学和热成像设备同时启动。
在步战车的显示屏上,浓密的烟幕变成了半透明的淡红色,其中奔跑的人形热源清晰可见。
“锁定目标区域,自由开火。”
带队军官冷静下令。
下一秒!
咚咚咚咚——!
步战车上的30mm机炮发出沉闷而致命的咆哮!
穿甲弹如同死神的镰刀,穿透烟幕,精准地射向正在逃跑的日军!
噗嗤!噗嗤!
血花在烟幕中爆开!
奔跑中的日军士兵成排倒下,很多人至死都不明白,敌人是如何在完全遮蔽视线的情况下准确命中他们的。
“八嘎!他们看得见我们!”一名日军曹长惊恐地大叫。
但已经太迟了。
步战车开始前进,保持着一个完美的压制距离,机炮和并列机枪持续不断地向烟幕中倾泻火力。
更可怕的是,车载的步兵也纷纷下车,在烟幕边缘展开。
他们头盔上的简易夜视装置虽然不如车载设备先进,但足以在烟幕边缘捕捉到模糊的身影。
AK-47的清脆连射声再次响起。
子弹如同长了眼睛般钻入烟幕,每一次短点射都伴随着一声惨叫。
“分散!快分散!”岩田少佐绝望地呐喊。
但在这狭窄的山谷中,分散的空间有限。
而且无论他们躲到岩石后还是趴在地上,步战车的热成像都能轻易发现他们。
机炮的炮弹甚至能直接打穿薄弱的岩石掩体。
这是一场科技水平完全不对等的屠杀。
---
一辆步战车甚至大胆地直接冲入烟幕之中!
它在浓密的白色烟雾中穿行,如同幽灵般时隐时现。
车长通过热成像显示屏,冷静地锁定每一个热源。
机炮微微转动。
咚!咚!咚!
短促而精准的点射。
每一个点射,都意味着一个甚至多个热源的消失。
“右边岩石后,三个目标。”车长平静地报点。
炮手轻轻转动操纵杆。
咚!咚!咚!
岩石后方爆出一团血雾,三个蜷缩在一起的日军士兵被打成了碎块。
“前方一百米,小队正在集结。”
机炮再次轰鸣。
刚刚凑在一起的五名日军,瞬间被炸得四分五裂。
步战车在烟幕中如同死神的座驾,所过之处,只留下遍地的残骸和鲜血。
---
烟幕渐渐散去。
眼前的景象让后续跟进的动员兵们都微微一愣。
整段山谷中,遍布着日军的尸体。
有的被机炮撕碎,有的被步枪击毙,有的则是在逃跑途中被碾死。
鲜血染红了谷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报告,烟幕区域内敌军已肃清,初步统计歼敌约五十人。”步战车指挥官汇报。
幸存的日军已经不足三十人,在岩田的带领下,拼了命地向山谷深处逃去。
---
“继续追击,但保持警惕。”林骁的命令传来。
“敌军溃败得太干脆,可能有诈。”
步战车和动员兵们再次开动,沿着山谷向前推进。
他们的速度不快,但压迫感十足。
残存的日军根本不敢回头,只顾着亡命奔逃。
很快,前方出现了一座横跨山谷的铁路桥。
这是通往后方的重要通道,桥下是数十米深的河谷。
岩田少佐带着残兵败将冲上桥面,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快!过桥!然后准备炸桥!”他对着桥对面的工兵声嘶力竭地喊道。
几名工兵已经守在桥头,手中握着起爆器。
只要红警部队追到桥上,他们就会立即引爆炸药,将这些可怕的敌人埋葬在河谷中。
这是他们最后的,也是唯一可能翻盘的机会。
---
步战车在距离铁路桥数百米处停下。
车载雷达和传感器仔细扫描着桥面和周围区域。
“检测到桥体有爆炸物反应。”系统提示音在每辆步战车内响起。
“多个引爆点,集中在桥墩和关键承重结构。”
指挥官眼神一凛。
“报告司令,敌军在铁路桥布置了炸药,疑似准备炸桥阻截我军。”
林骁看着地图上那座铁路桥,眼神锐利。
“果然留了后手。”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控制台。
“工兵排前出,准备排爆。”
“狙击手就位,压制对岸敌军。”
“想炸桥?”
林骁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那要看我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