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外围阵地上,四挺九二式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网如同死神的镰刀,将红警军团的步兵死死压制在工事内。子弹打在混凝土工事上溅起无数碎屑,压得士兵们抬不起头。
指挥官,三号区域被完全封锁了!周勇在指挥所里焦急地报告,步兵根本没法露头!
林骁通过观测镜看着战场态势。日军的重机枪阵地布置得很刁钻,四个火力点互为犄角,形成了完美的交叉火力。普通步兵冲锋无疑会成为活靶子。
是时候让坦克出手了。林骁接通坦克连的通讯,钢铁一号,该你上场了。
隐蔽在后方树林中的犀牛坦克发出低沉的轰鸣。车长老张沉稳地调整着观瞄设备,炮手小王的手指已经搭在了击发钮上。
目标,日军重机枪阵地。优先顺序:一点钟方向,然后是十点钟、四点钟、七点钟方向。
明白!
犀牛坦克缓缓驶出隐蔽位置,宽大的履带碾过碎石路面。日军立即发现了这个钢铁巨兽,重机枪的子弹如同雨点般打在坦克前装甲上,却只能擦出点点火星。
叮叮当当的声响在坦克内部回荡,但车组成员丝毫不受影响。
距离八百米...七百五十米...稳住...老张的声音冷静得如同在训练场。
当坦克推进到七百米距离时,小王果断按下击发钮。
76毫米主炮喷出炽热的火焰,高爆弹准确命中一点钟方向的机枪阵地。沙袋、枪械和人体碎片在爆炸中四散飞溅,那挺重机枪瞬间变成了扭曲的废铁。
命中!下一个目标!
坦克继续前进,炮塔缓缓转向十点钟方向。日军的重机枪子弹依然在疯狂地倾泻,但完全无法阻挡这个钢铁怪物的前进。
第二发炮弹呼啸而出,十点钟方向的机枪阵地应声而爆。日军机枪手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他们最信赖的重机枪在这个钢铁巨兽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八嘎!快用掷弹筒!幸存的日军军官声嘶力竭地呼喊。
几个日军士兵慌忙架起掷弹筒,但还没等他们发射,坦克的并列机枪就喷出了火舌。密集的子弹将那几个士兵打成了筛子。
继续前进!碾碎他们!
犀牛坦克如同不可阻挡的钢铁巨兽,直扑剩下的两个机枪阵地。日军士兵开始崩溃了,有人丢下武器向后逃跑,但很快就被坦克机枪撂倒。
第三发、第四发炮弹相继出膛,剩下的两个机枪阵地也在爆炸中化为乌有。整个战斗过程不到十分钟,日军精心布置的重机枪防线就土崩瓦解。
步兵前进,清扫战场!
在坦克的掩护下,红警士兵迅速冲出工事,开始清理残存的日军士兵。失去重机枪掩护的日军根本无力抵抗,很快就被全部歼灭。
报告指挥官,目标清除。缴获完整重机枪两挺,另外两挺损坏较重。歼敌三十七人。
林骁满意地点点头:立即回收所有金属制品,特别是重机枪的零部件。
工程兵迅速上前,开始拆卸战场上的金属物品。重机枪的钢铁枪身、日军的钢盔、弹药箱...所有这些都被分类收集起来。
铁锤,估算回收价值。扫描完成...预计可回收金属500单位。重机枪零部件可以用于维修或研究。
就在士兵们忙碌时,系统的提示音在林骁脑海中响起:
金属储备达到新阈值,石油储备充足。满足多功能步兵战车解锁条件。该单位可搭载步兵协同作战,配备自动火炮和反坦克导弹。
这个消息让林骁精神一振。多功能步兵战车正是他现在最需要的装备,可以大大提高步坦协同作战的效率。
立即开始研发多功能步兵战车。研发需要24小时。期间建造厂将无法生产其他单位。
林骁略微思考后批准了这个请求。现在的战场形势相对稳定,24小时的等待是值得的。
当晚,指挥部里召开了战术研讨会。军官们围绕着新装备的战术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
多功能步兵战车将彻底改变我们的作战方式。周勇兴奋地在沙盘上比划着,它可以快速投送步兵,同时提供火力支援。
最重要的是步坦协同。赵铁柱补充道,以前坦克和步兵总是脱节,现在可以真正实现一体化作战了。
林骁听着部下们的讨论,心中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有了多功能步兵战车,红警军团的机械化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
但他也清楚,日军绝不会坐视他们继续壮大。下一次进攻,恐怕会更加猛烈。
果然,深夜时分,侦察兵带回了紧急情报:日军正在调集更多的重武器,包括新型的反坦克炮。
指挥官,看来日军已经意识到坦克的威胁了。周勇忧心忡忡地说。
林骁却显得很平静:这是意料之中的。传令下去,加强反侦察,特别是要保护好建造厂的安全。
新的挑战即将到来,但这一次,红警军团已经做好了准备。当多功能步兵战车投产的那一刻,就是他们展开反击之时。
钢铁洪流,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壮大。而河口镇,将成为这支钢铁雄师最坚实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