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山的晨雾比河口镇要浓重得多,乳白色的雾气缠绕在山腰间,将整片山区笼罩在神秘莫测的氛围中。
林骁亲自带领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进山。队伍由十名经验最丰富的动员兵和五条军犬组成,每个人都配备了最适合山地作战的装备。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遭遇战,他们还携带了一挺轻机枪和两具掷弹筒。
“指挥官,根据村民描述,那个山谷应该就在主峰北侧。”带队的老兵赵铁柱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山脊线,“但是这片山区我们都不熟悉,恐怕要费些时间。”
林骁点点头,拍了拍身旁军犬的脖颈:“有它们在,找到路不难。”
军犬们果然不负众望。领头的黑色狼犬“黑风”在进入山林后不久就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它不断嗅着地面,时而抬头望向某个方向。
“黑风发现异常。”驯犬员报告道,“这个方向有陌生人的气味。”
队伍立即改变方向,跟着黑风向密林深处前进。山路越来越崎岖,有时甚至要攀爬近乎垂直的岩壁。但红警士兵们受过严苛的训练,这种地形对他们来说并不算太困难。
在密林中穿行约一个小时后,黑风突然停下脚步,耳朵竖起,发出低沉的呜咽声。
“有情况!”驯犬员立即打出警戒手势。
全体队员迅速散开,借助树木和岩石隐蔽。林骁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前方。
在薄雾笼罩的山谷中,隐约可以看到几座简陋的木屋。更引人注目的是,山谷入口处修筑了沙袋工事,两个日军哨兵正在那里站岗。
“找到了。”林骁低声道,“赵铁柱,带你的人从左侧迂回,摸清这个据点的布防情况。”
赵铁柱立即带着三名士兵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树林中。军犬黑风也想跟去,被驯犬员轻轻拉住。
二十分钟后,赵铁柱带回了侦察结果:“指挥官,这个据点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除了谷口的工事,里面还有五座木屋,估计驻军在一个小队左右。但是...”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我们在据点后面发现了一个用伪装网覆盖的区域,里面好像藏着什么东西。”
林骁沉思片刻,做出了决定:“速战速决。你带五个人解决谷口的哨兵,其他人跟我直扑据点中心。记住,尽量抓活口,我们需要情报。”
行动计划立即展开。赵铁柱带领的尖兵组如同幽灵般向谷口摸去,林骁则带领主力做好突击准备。
谷口的两个日军哨兵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临近。其中一个正靠在沙袋上打盹,另一个则无聊地摆弄着手中的步枪。
“动手!”
赵铁柱如同猎豹般从树丛中跃出,手中的匕首划过一道寒光。那个打盹的哨兵还没来得及睁眼就倒下了。另一个哨兵惊恐地想要举枪,却被从侧面扑来的士兵捂住嘴,匕首精准地刺入心脏。
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钟,没有发出任何警报。
“前进!”
林骁带领主力迅速通过谷口,直扑据点内部。此时正是清晨换岗的时间,大部分日军士兵才刚刚起床,完全没有做好战斗准备。
当红警士兵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据点中央时,日军顿时陷入混乱。
“敌袭!准备战斗!”一个日军军官声嘶力竭地呼喊,但为时已晚。
轻机枪的扫射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子弹如同雨点般洒向匆忙应战的日军。训练有素的红警士兵们配合默契,精准的点射将一个个日军士兵击倒。
军犬们也加入了战斗。黑风一个飞扑将一名试图操作重机枪的日军士兵扑倒,其他军犬则专门攻击日军的咽喉和手腕,让他们无法有效还击。
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绝对的火力和战术优势面前,日军这个小队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短短十五分钟后,枪声就渐渐停息。二十三名日军士兵被击毙,八人受伤被俘,只有三人趁乱逃入深山。
“清理战场,统计战果。”林骁下令。
士兵们开始仔细搜查整个据点。正如赵铁柱报告的那样,在据点后方发现了一个用伪装网精心掩盖的区域。
当士兵们掀开伪装网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网下并不是预想中的武器库,而是一个小型提炼设备和一个储油区。五桶珍贵的石油整齐地摆放在那里,旁边还有一些采集和提炼工具。
“指挥官,这里应该是日军的一个野外采油点。”工程师检查后报告,“他们可能是在山中发现了石油渗出点,在这里进行简易提炼。”
林骁的心中一阵激动。石油,这正是红警军团最急需的战略资源!
“立即组织运输,把这些石油全部运回河口镇。”
在进一步搜查中,士兵们还发现了一个金属仓库。里面堆放着各种采集来的矿石和从周边搜刮的金属制品,总计约相当于1000单位金属。
这些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一次突袭,不仅拔除了一个隐患,还获得了急需的资源。
然而,当工程师仔细检查那些石油时,却发现了一个问题。
“指挥官,这些石油品质一般,而且数量有限。”工程师报告道,“要支撑坦克等重型装备的运转,我们还需要更稳定的油源。”
更让人失望的是,在据点的文件中,他们发现这个采油点已经接近枯竭。日军之所以只派一个小队驻守,也是因为这里的价值已经不大。
“铁锤,评估这些石油的价值。” “分析中...这些石油可满足轻型车辆短期使用,但要解锁坦克单位,还需要更可靠的油源和关键部件。”
林骁看着那五桶石油,心中的兴奋稍稍冷却。这些资源虽然宝贵,但还不足以让红警军团的装甲力量质变。
“指挥官,俘虏已经初步审讯完毕。”赵铁柱前来报告,“这个据点确实是日军的野外采油点,但他们也承担着监视河口镇方向的任务。”
一个被俘的日军军曹在审讯中透露,这个据点每天都会向主力部队发送侦察报告。昨天红警军团追击溃敌的行动,就是通过这个据点报告的。
“也就是说,日军主力已经知道我们的动向。”林骁沉思道。
“是的,而且这个军曹说,日军联队正在调集更多兵力,准备对河口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
这个消息让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林骁看着山谷中正在装载的石油和金属,心中快速盘算着。有了这些资源,他可以召唤更多的红警单位,但要想真正扭转战局,还需要更强大的装甲力量。
“先把所有物资运回去。我们要在日军下一次进攻前,做好充分准备。”
运输队开始忙碌起来。石油和金属被小心翼翼地装载上骡马,士兵们则押着俘虏,开始返回河口镇。
在返回的路上,林骁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石油问题。如果山中真的有石油渗出,那么这附近很可能有更大的油田。只是以红警军团现在的能力,还难以进行大规模勘探和开采。
“铁锤,有没有替代能源的方案?” “目前解锁的科技树中,所有重型单位均依赖石油燃料。建议优先寻找稳定油源。”
看来,石油问题依然是制约红警军团发展的瓶颈。
当队伍带着战利品回到河口镇时,镇民们纷纷前来围观。那五桶石油虽然数量有限,但却象征着希望。
“指挥官,有了这些石油,咱们是不是就能开坦克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兴奋地问。
林骁没有打击他的热情,只是微笑着说:“很快,很快我们就会有坦克的。”
但在心里,他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运气。而即将到来的日军反扑,将是红警军团面临的下一个考验。
夜幕降临,河口镇再次进入战备状态。而这一次,他们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更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