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归关,带来的不仅仅是辉煌的战绩和缴获的狼旗,更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龙渊关这座等级森严的边军体系中,激起了层层难以平息的波澜。而波澜的中心,便是在那戒备森严、气氛凝重的帅府议事厅内。
巨大的西疆沙盘前,龙渊关各级高级将领分列两旁,盔甲鲜明,却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主位之上,那位鬓发斑白、不怒自威的老帅——徐锐。
徐锐手中拿着一份由幕僚汇总、内容却相互矛盾的战报文书,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木柄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每一声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头。
李崇一身戎装,立于武将班列最前方,他深吸一口气,率先出列,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刻意压抑的激动:
“大帅!黑风峡一役,我军上下同心,浴血奋战,终获大捷!末将奉命出征,于野马坡设伏,成功牵制并全歼狼骑悍将巴图所部一千五百精锐,挫敌锐气!此乃我军主力正面破敌之首功!”
他绝口不提夏明朗的诱敌之功,更将野马坡之战完全归功于自己的指挥和主力的奋战。
他话音刚落,其麾下几名心腹将领立刻纷纷出言附和。
“李将军运筹帷幄,指挥若定,野马坡一战,打出了我边军威风!”
“正是!若无李将军主力正面牵制,吸引敌军注意,其他偏师焉有机会?”
“此战首功,非李将军莫属!”
一时间,议事厅内几乎成了李崇一系的表功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买账。一名资历较老、与李崇素来不太和睦的参将忍不住冷哼一声,出列道:
“李将军,野马坡之战固然勇猛,但据老夫所知,若非‘阵风’夏将军派出敢死之士,成功将巴图所部诱入伏击圈,将军这‘设伏’,只怕也无从谈起吧?更何况,落鹰涧内,秃狼五千主力灰飞烟灭,这泼天之功,又该如何论处?”
这话如同冷水滴入油锅,瞬间引来了李崇一系的反驳。
“王参将此言差矣!诱敌不过是战术一环,岂能与主力正面破敌相提并论?”
“落鹰涧之功,更是蹊跷!夏明朗擅离职守,私自决水,罔顾军令,若非其侥幸成功,便是滔天大罪!岂能因结果而论?此风绝不可长!”
“没错!若人人都如他这般自行其是,我军法威严何在?”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有为夏明朗和“阵风”抱不平,认为功过分明,当重赏奇功者;也有坚决维护李崇和军法权威,认为夏明朗行为僭越,功不抵过者。议事厅内顿时吵作一团,唾沫横飞。
徐锐始终端坐其上,面色沉静,如同老僧入定,任由下方争论,既不制止,也不表态。他那双深邃的眼眸缓缓扫过争得面红耳赤的众将,最终在李崇那略显激动和不甘的脸上,以及那些为夏明朗发声的将领身上停留片刻,无人能看出他心中真正所想。
就在争论僵持不下之际,一名传令兵手持一封插着羽毛的紧急文书,快步闯入议事厅。
“报——!王都六百里加急!兵部钧令到!”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那封决定最终结果的文书。
徐锐接过文书,缓缓展开,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他的脸上依旧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阅毕之后,将文书轻轻置于案上,目光再次扫过众人。
“王都钧令已下。”徐锐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打破了寂静,“黑风峡之役,扬我国威,有功将士,皆需犒赏。”
他首先肯定了战役的功绩,随即宣布具体封赏:
“副将李崇,临阵指挥,力破强敌,晋爵一等,赏金百两,帛千匹。”
这封赏,对于李崇来说,算是丰厚,尤其是爵位的晋升,是对其将门身份的再次肯定。李崇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得色,但随即又微微蹙眉,因为这似乎并未完全达到他预期的、完全压制夏明朗的效果。
徐锐顿了顿,继续道:
“荡寇将军夏明朗……”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临机决断,以奇制胜,功勋卓着。特擢升为‘骁骑将军’,秩比三千石,仍领‘阵风’营号。另,赐《百阵图》副本一卷,以示嘉勉,望其精研阵道,再立新功。”
旨意宣读完毕,厅内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骁骑将军!秩比三千石!这官职和品级,已然超过了龙渊关内绝大多数将领,仅在徐锐、李崇等寥寥数人之下!从表面看,这绝对是破格提拔,荣宠至极!
然而,细品之下,却让人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官职是升了,但兵权呢?依旧是那三百“阵风”,并无扩充。所谓的“仍领‘阵风’”,更像是一种限制,将他牢牢绑定在这支独立营号上,难以融入边军主流体系。
而那份赏赐的《百阵图》副本,更是耐人寻味。阵图乃是军中珍贵之物,赏赐阵图,看似是鼓励其钻研,但结合夏明朗那神秘莫测的阵道传承,这《百阵图》副本,究竟是嘉奖,还是一种……试探?或者说,是一种暗示——朝廷认可的,是这些“正统”的、可控的阵法,而非你夏明朗那些来历不明的“异术”?
明升暗抑!王都对其忌惮更深!
徐锐宣布完封赏,不再给众人议论的时间,直接挥了挥手:“封赏已定,各自退下,整军备武,不得懈怠!”
“末将等告退!”众将心怀各异,躬身退出帅府。
李崇走出帅府,脸色阴沉。夏明朗的官职竟然提到了与他几乎平起平坐的位置,这让他极度不爽。但想到王都那“仍领‘阵风’”的限制和《百阵图》的赏赐,他又稍稍松了口气。看来,王都的大人物们,对这小子也并非全然放心。
而关于夏明朗封赏的消息,也迅速传遍了龙渊关。
有人羡慕其官职连升,有人不解其为何兵权未增,更有人敏锐地察觉到了那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
骁骑将军夏明朗,这个名字,连同他那支“阵风”,在获得表面荣宠的同时,也被推到了一个更加孤立、更加引人注目的位置。王都的猜忌,边军嫡系的排挤,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