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岩、云笈在观星台与玉衡星使进行着凶险的言语博弈,墨痕与阿土在昏暗的管道区探寻着能量异动的源头时,留守澄心水榭的白芷,也并未闲着。她选择的是一种更为温和,却同样需要大智慧与大毅力的方式,来在这铁桶般的龙宫之中,撬开一丝缝隙。
龙宫对他们的监视从未放松。除了明面上守在院外的虾兵,那些定期送来餐食、整理房间的蚌女,以及轮换值守的低阶兵将,其中不乏身负监视任务者。他们或眼神闪烁,或举止拘谨,看似恭敬,实则时刻将水榭内的风吹草动汇报上去。
白芷看在眼里,却并未点破,反而生出了慈悲之念。她能感觉到,这些底层的龙宫仆从、兵士,他们自身也处于一种巨大的惶恐与压抑之中。龙王异变,天庭使者入驻,龙宫氛围诡异,连他们这些最底层的存在也能感受到那股山雨欲来的窒息感,只是囿于身份和实力,不敢言说,只能被动承受。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心神难免被负面情绪侵蚀,更容易被上位者的意志所左右。
于是,在白芷的提议下,并经得敖轻轻的默许和一定程度上的安排,澄心水榭内,悄然兴起了一个小型的“佛法讲堂”。
起初,这更像是一种“任务”。一些被特意安排过来的、被认为“机灵”或“可靠”的蚌女和低阶虾兵蟹将,带着明确的监视目的,不情不愿地聚集在水榭偏厅。他们低着头,眼神游移,对坐在上首、宝相庄严的白芷,抱着极大的戒备和疏离。
白芷对此毫不在意。她并未身着华丽的袈裟,亦未手持威严的法器,只是一身素净的月白僧衣,盘坐于蒲团之上,周身自然流淌着柔和而纯净的佛光,如同月华洒落,并不刺眼,却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
她讲的也并非什么高深莫测、引人昏睡的佛经奥义。开口便是如清泉流淌般悦耳平和的声音,讲述的都是一些浅显易懂,却直指人心的道理。
“今日,贫尼想与诸位聊聊‘静心’。”白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听众”的耳中,仿佛带着某种奇特的韵律,能抚平躁动的情绪,“世间纷扰,如这海底暗流,汹涌不定。我等身处其中,难免心随境转,生出诸多烦恼、恐惧、不安。然,心若为外物所奴,则如舟行波涛,颠簸迷失;心若能静,则如磐石立于激流,虽浪花翻涌,我自岿然不动。”
她结合龙宫当下的情形,娓娓道来:“譬如近日龙宫事务繁多,诸位或感疲惫,或觉惶惑,此乃常情。然,愈是此时,愈需守住内心一方清明。疲时,可静坐片刻,观想体内气息如海潮,起落自然;惑时,可扪心自问,何为本当为,何为不当为,不为外界的喧嚣迷失了本心的判断。”
随着她的讲述,那柔和的佛光如同水波般,以她为中心缓缓荡漾开来,笼罩了整个偏厅。佛光过处,并非强行驱散什么,而是如同温暖的阳光融化冰雪,悄然滋润着干涸的心田。
起初那些心怀戒备的龙宫仆从,在这宁静祥和的氛围与直白入理的话语中,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地松弛下来。那萦绕在心头的压抑感,仿佛被这佛光悄然驱散了几分;因长期警惕而疲惫的精神,也得到了难得的舒缓。
一个原本眼神闪烁、负责记录众人言行的年轻蚌女,听着听着,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下意识地放松了一直紧握记录玉简的手。
一名值守了一夜、眼带血丝的虾兵,原本强打着精神,此刻在那如同母亲低语般的诵经声中,竟感到一阵久违的困意袭来,脑袋开始一点一点……
“Zzz……呼……”
轻微的鼾声响起,在这静谧的偏厅内显得格外清晰。只见那名年幼的虾兵,竟真的靠着墙壁睡着了,甚至还打起了细小的呼噜,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憨笑,仿佛梦到了什么美好的事情。
他身旁的同伴吓了一跳,慌忙用手肘去撞他,低声急道:“喂!醒醒!在法师面前怎能如此失礼!”
那小虾兵猛地惊醒,茫然地擦了擦口水,看到周围同伴忍俊不禁的表情和上方白芷含笑的目光,顿时臊得满脸通红(如果虾壳能红的话),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白芷却并未责怪,反而温和一笑,对那惊慌的小虾兵道:“无妨。佛法如海,能容万物。疲倦时小憩,亦是身体本能,何错之有?能在此安然入睡,说明你觉得此地安心,这便是对贫尼最大的肯定。”
她的话语如同春风,瞬间化解了小虾兵的尴尬,也让其他原本有些紧张的听众会心一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那小虾兵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但再听讲时,眼神却比之前专注了许多,少了敷衍,多了几分真心的聆听。
白芷继续开讲,这次的话题是“明辨是非”。
“……世间有正便有邪,有如阳光般温暖的力量,也有如深渊般冰冷的恶意。我等修行,无论是修佛、修道,还是修持自身血脉,首要便是炼就一双慧眼,能分辨清浊,识别真伪。不可因权势而盲从,不可因恐惧而失据。需知,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正直与坚守,而非外界的强权与压迫……”
她的话语依旧平和,但落在某些有心人耳中,却如同暮鼓晨钟。一些兵将想起了龙王近日愈发暴戾无常的举动,想起了那些天庭使者看似平和实则冷漠的眼神,再对比此刻感受到的这份宁静与慈悲,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守护本心,并非易事。尤其在浊浪滔天之时,随波逐流似乎更为轻松。但正是这份于逆境中对良善、对光明的坚守,才彰显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譬如一盏灯,在白昼或许不显,但在暗夜之中,却能照亮一方天地,指引迷途之人……”
讲经持续了约半个时辰。结束时,许多龙宫仆从竟有些意犹未尽。他们起身向白芷行礼告退时,眼神已然发生了变化。少了几分最初的戒备与疏离,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敬。那萦绕在他们眉宇间的郁气,似乎也淡去了不少。
“多谢法师讲经,小的感觉……心里舒坦多了。”一位年长的蚌女嬷嬷在离开时,悄悄对白芷说道,眼中带着真诚的谢意。
“法师,您明天还讲吗?”那小虾兵鼓足勇气,红着脸(大概是激动的)问道。
白芷含笑点头:“若诸位有心,贫尼自当尽力。”
于是,这“佛法讲堂”便悄然在龙宫底层仆从和低阶兵将中传开了。起初是任务,后来渐渐变成了许多人每日期待的片刻宁静。甚至一些并非肩负监视任务,但同样感受到龙宫压抑氛围的仆从,也想办法托关系、找理由,希望能来澄心水榭听上一段。
白芷来者不拒。她根据听众的不同,调整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有时会讲述一些蕴含智慧的小故事,有时会带领大家进行简单的静坐调息,核心始终围绕着静心、明辨、坚守本心。她从不刻意诋毁龙王或天庭使者,也从不煽动反抗,只是用佛法最本源的力量,去净化、去安抚、去唤醒这些被压抑灵魂深处对安宁与光明的向往。
效果是潜移默化,却真实存在的。
负责送餐的蚌女,送来的食物不再是仅仅完成任务,偶尔会多一碟精心制作的素点心,眼神中也带着善意的微笑。
轮值守卫水?院的兵将,虽然依旧恪尽职守,但偶尔与苏岩等人目光交汇时,不再是一片冰冷的审视,而是微微颔首,甚至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会“恰好”背过身去,或者“暂时”失聪。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接触,白芷,乃至整个团队,获得了一些零碎却宝贵的信息。比如,哪位将军最近脾气特别暴躁,可能与潜渊殿的异动有关;比如,迎仙阁的使者似乎对龙宫的藏书阁很感兴趣,经常借阅一些关于上古海渊和祭祀仪典的典籍;又比如,祖龙祭坛附近的守卫最近又增加了一倍,而且都是龙王和使者身边的亲信……
这些信息汇聚起来,与苏岩、墨痕他们获取的情报相互印证,使得团队对龙宫局势的把握更加清晰。
这一日,讲经结束后,白芷静坐调息,回顾着近日所得。窗外,是龙宫永恒的、带着压抑的瑰丽夜景。但她知道,在这片深海之下,一丝微小的改变正在发生。如同在坚硬的冰面上凿开了一个小孔,清澈的泉水正悄然涌入。这份由佛法带来的宁静与善意,或许无法立刻扭转乾坤,但它正在一点点瓦解敌人对龙宫底层的控制基础,为未来可能到来的风暴,埋下了一颗充满变数的种子。
而她自身,在这日复一日的讲经、安抚他人心神的过程中,对佛法的理解也更加圆融通透。那琉璃宝塔般的佛心,在浊世之中,愈发晶莹坚固,外邪难侵,内照分明。她散发出的佛光,也愈发纯净柔和,带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