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当这两个字从苏毅口中吐出,以一种平静却不容置疑的口吻回荡在御书房时。
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被抽空。
荀彧、张居正、商鞅、鲁班,这四位刚刚还因“三轨同风”而心神激荡的帝国重臣,此刻的表情,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
那是一种,凡人仰望神明开天辟地时的,极致骇然与迷茫。
如果说,“摊丁入亩”是重塑了帝国的经济基础。
那么,“书同文,车同轨”就是锻造了帝国的骨骼经络。
而“科举”……
这是要直接创造帝国的灵魂!
它将彻底颠覆千百年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铁律!
它将给予天下所有黔首布衣一个机会,一个真正能够凭借自身才学,一步登天,执掌权柄的机会!
这是一把无形的利剑,要斩断的,是盘踞在这片土地上,根深蒂固了无数代人的……门阀世家的统治根基!
“陛下!”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荀彧。
他出身士族,却心向王道,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件事背后所蕴含的恐怖阻力与伟大意义。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甚至带上了一丝哭腔。
“陛下此策,若能功成……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不朽圣举啊!”
“臣,荀彧,请为陛下主持第一届科举大典!纵粉身碎骨,亦要为我大夏,选拔出第一批不问出身的国之栋梁!”
他再度跪倒在地,行五体投地之大礼,那宽大的儒袍铺在冰冷的地面上,如同朝圣者最虔诚的铺垫。
张居正紧随其后,他那张刚毅的脸上,肌肉在微微抽动,眼中燃烧着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加狂热的火焰。
他看到了!
他看到了一个彻底摆脱了门阀掣肘,政令通达,人才辈出,中央集权达到极致的,理想中的帝国形态!
科举,就是实现这一切的最完美的工具!
“陛下圣明!”张居正的声音铿锵如铁,掷地有声,“然此事,必遭天下世家疯狂反扑!其汹险,十倍于‘摊丁入亩’!”
“臣,张居正,请为陛下之‘科举’,执宰相之权,掌监察之刀,荡平一切阻碍!”
“凡敢于阻挠科举大典者,无论其位多高,无论其名多望,臣,必请王命,诛之!”
就连一向只关心律法的商鞅,此刻那双冰冷的眼眸中,也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他猛然上前一步,用他那平直无波的语调,说出了石破天惊的话。
“陛下,臣以为,当立《科举法》!”
“凡科举之中,舞弊者,斩!”
“凡考官泄题、徇私者,斩!”
“凡士族门阀,以威逼利诱,阻碍寒门学子应试者,以叛国罪论,满门抄斩!”
这位酷吏,用他最擅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项制度的最高敬意——为它,配上最严酷的刑罚!
苏毅看着下方三位文臣的反应,心中豪情万丈。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的,就是这些华夏顶尖人杰,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拥护他的宏伟蓝图,然后用他们毕生的才华与热情,去将这张蓝图,变成现实!
“都起来。”
苏毅缓缓起身,声音平静,却充满了安定人心的力量。
“朕知道,此事艰难。”
他走到三人面前,将他们一一扶起。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那些所谓的世家大儒,嘴上喊的是圣贤之道,心里想的,却是垄断知识,愚弄万民的生意。”
“朕要办官学,要开科举,就是要砸了他们的饭碗,断了他们的传承。”
“他们,会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疯狂。”
荀彧面露忧色:“陛下所言极是。办学易,但师从何来?我等虽在寿春强推新文,然放眼整个西楚,甚至大夏故地,能为师者,依旧是那些心怀旧学的腐儒。让他们去教陛下钦定的新学,恐非真心……”
张居正也接口道:“其二,在于钱粮。建立官学,耗费巨大。纸张、笔墨,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更是奢侈之物。我大夏虽连番大胜,但国库亦非无限,全面铺开,恐难以为继。”
这正是摆在眼前的两座大山。
老师,和钱。
苏毅笑了。
那是一种,运筹帷K幄,早已洞悉一切的从容。
“师者,不必求于外。”
他的目光,扫过三人。
“我大夏,有数十万能征善战之锐士!”
“韩信、白起、秦琼、高顺麾下,军中识字之军官、老卒,何止数万?”
苏毅的声音,带着一丝铁血的意味。
“传朕旨意!”
“自即日起,凡军中识字者,皆可报名,参与‘军师考核’。通过者,可于休战期间,入各地官学,担任教习,享双份俸禄!”
“他们的课堂,上午教《千字文》,教《大夏律》。”
“下午,便教学生队列、体能、搏杀之术!”
“朕要我大夏的学子,既能提笔安天下,亦能上马定乾坤!朕要的,不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体魄与精神同样强大的帝国预备役!”
轰!
此言一出,荀彧和张居正脑中同时一片空白!
以军人为师!
这是何等惊世骇俗,却又何等妙到毫巅的破局之法!
这不仅解决了师资匮乏的燃眉之急,更是从一开始,就为所有的官学,注入了忠于君王、崇尚武功的铁血基因!
可以想见,从这样的学校里走出来的学生,他们天然便会亲近军队,崇拜强者,对那位赐予他们一切的君王,怀有最狂热的忠诚!
“陛下……圣明!”荀彧的声音,已经彻底沙哑,他看向苏毅的眼神,是在仰望一位真正的神人。
“至于钱粮……”苏毅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此事,更易。”
他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鲁班。
“鲁大师,朕问你,以工部之力,改良造纸之术,将纸张的成本,降低九成,可有难度?”
鲁班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万丈光芒!
“陛下!若只是降低成本,臣……臣有百种方法!以树皮、麻头、旧渔网为原料,简化其流程,大规模制造……臣敢立军令状,一月之内,必让我大夏纸张,价贱如土!”
“好!”
苏毅一拍龙案!
“传朕旨意!”
“各地官学,所需笔墨纸砚,由国库统一供给!凡入学子弟,一应全免!”
“不仅如此!”苏毅的声音陡然拔高,帝王的威严轰然降临,在大殿之中回荡。
“凡家境贫寒之学子,官学,免费供给一日两餐!”
“凡在官学大考中名列前茅者,赏钱、赏米、赏布!”
“凡最终通过科举,金榜题名者……”
苏毅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个心神剧震的人杰,一字一顿地说道。
“无论出身,无论过往,无论年龄!”
“朕,亲自授官!”
“最低,也是一县主簿,一郡佐吏!”
“朕,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读书,能吃饱饭!读书,能穿新衣!读书,能光宗耀祖!”
“读书,能改变命运!”
“朕要这科举之路,成为一道横贯天地的通天阶梯!”
“朕,就在这阶梯的尽头,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