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铭微微坐直身子,神色间带着几分自豪,语气中不自觉透出一丝骄傲,徐徐说道:“伯父,您和家人平日里忙着田地的事,或许不太了解外面的事。太白酒楼的名号,在安槐国那是响当当,这些年酒楼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分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安槐国各个角落。
从繁花热闹的京城,再到偏远小镇,只要有人烟,有往来客商的地方,就有太白酒楼。你们想一下,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太白酒楼的招牌,闻着从后厨飘出诱人的饭菜香,这就是太白酒楼的影响力,规模之大,远远超乎您们的想象。”
刘启铭脑海中浮现出少主子的模样,眼神瞬间亮起来,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由衷佩服的神情。少主子年纪轻轻,却有着远超常人的经商头脑与决断力。太白酒楼开能遍整个安槐国,皆是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下完成,让同行望尘莫及。
此次少主子难得来一趟云台镇,竟碰上堪称一绝的腐竹。刘启铭心里清楚,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事办得妥当,绝不会让少主子操心。
白青松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他温和的说道:“启铭,太白酒楼的名声,在云台镇是如雷贯耳。虽说平日里忙着农事,偶尔去买东西,没少听说关于太白酒楼的事,酒楼大厨做着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让人垂涎三尺。而且分店遍布整个安槐国,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太白酒楼的招牌,就知道能吃上一顿好饭,能喝上一口好酒,这份实力和影响力,实在让人佩服。”
刘启铭脸上带着恭敬,他语气诚恳的说道:“伯父,不瞒您说,我们少主子对您家腐竹赞不绝口,一尝之下,就动了想要买下腐竹秘方的心思。您尽管放心,太白酒楼在安槐国经营多年,靠的是“诚信”二字,生意场上向来童叟无欺,信誉有口皆碑。关于腐竹秘方的价钱,我们绝对不会亏待您,一定会给一个非常公道的价钱。您想想,有这笔银子,往后的日子,可就宽裕多了。可以买上好的田地,农家人有田地是根本,心里就更踏实,也能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让他们吃饱穿暖,还能送他们上私塾,往后不用你们这般辛苦,一辈子扎根在田地,这是改变一家人命运的好机会。”
刘启铭面带微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伯父,我刚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对您家的腐竹秘方,非常感兴趣,想买下来。”
刘启铭一边说着,一边看似随意地扫视着白家院子。院子里虽然平整干净,地面略显粗糙,没有经过太多的修整。屋子看上去也有些年头,墙壁上的泥坯,脱落不少,露出里面的砖块。
刘启铭心里很清楚,对于普通农家来说,房子的外观并不重要,他们更看重的是田地,毕竟田地是他们养家糊口的门路。
白靖渊和白青松父子二人静静地听着,刘启铭描述的美好前景,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难以察觉的动心。
白青松的目光,在自家院子里缓缓扫过,似乎在心里默默权衡利弊;白靖渊微微低着头,陷入沉思之中,他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眼神中的犹豫,已经说明他对刘启铭的话,非常动心。
突然,白青松像是下定决心一般,猛然站起身来。他满脸都写着难以置信,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几分,带着些许颤抖的说道:“刘启铭,你说什么,你要买我家的腐竹秘方?”
刘启铭见状,嘴角微微上扬,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父子俩并非完全无动于衷,只是还在犹豫罢了,他决定趁热打铁,进一步说服他们。
刘启铭向前又迈一小步,身体稍稍前倾,语气更加恳切地说道:“青松,我知道你心里有顾虑,但你想想,这秘方对你来说,也不过是个赚银子的手段而已。现在有这笔银子,你们不仅可以摆脱,辛苦的劳作,还能让孩子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刘启铭顿了顿,观察着他的反应,接着说道:“青松,这银子也不是小数目,足够你买下许多肥沃的田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主。
到时候,你就可以坐享其成,不用再像现在这样辛苦。孩子们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你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啊!”
刘启铭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缓缓地流淌进白青松的心里。他的眼神,变得明亮起来,仍然有些犹豫不决。
刘启铭将目光转向他,微笑着说道:“伯父,您也希望家人们,能过上轻松的生活,不再那么劳累,这笔银子对你们家来说,可是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呀!”
白靖渊抬起头,与刘启铭的目光交汇。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只是默默地低下头。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刘启铭心中,暗自松一口气。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父子二人的反应,从他们的表情,细微的动作中,刘启铭敏锐地察觉到他们对腐竹秘方,有着浓厚兴趣。让刘启铭心中有底,他知道,这次肯定能买到腐竹秘方,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白青松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期待,他显然对腐竹秘方,很有信心,他鼓足勇气,开口问道:“刘启铭,你们打算出多少银子,来买这个腐竹秘方呢?”
刘启铭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笑意,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对自己给出的条件,十分笃定,他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伯父,青松,实不相瞒,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腐竹秘方的价钱,我们少主子经过深思熟虑,两千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您二位不妨多想想,凭借两千两银子,能买多少亩田地。到时候不管是种麦子,种果树,往后每年都有收成,光是想想都让人羡慕。说不好听的话,你们一大家子人,哪怕往后什么都不做,就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两千两银子,一辈子都花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