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创造101》集训营多功能厅,“新投票规则说明会”正在进行。刘一菲身着米白色衬衫,站在投影幕前,手里拿着激光笔,逐条讲解“三维晋级规则”:“第一维度,粉丝投票(30%),通过腾讯视频投票通道实时统计,每小时更新票数排名;第二维度,专业评审(40%),由音乐制作人张亚东、舞蹈家杨丽萍等5位业内专家组成评审团,从‘唱跳实力、舞台表现力、潜力’打分;第三维度,非遗贡献度(30%),由非遗导师团从‘学习时长、作品完成度、文化传播力’三方面评分,所有数据每日在腾讯视频官微公示,接受观众监督。”
投影幕上同步播放着“非遗贡献度评分细则”:学习时长需每周不少于8小时,作品完成度需达到“能展示非遗技艺核心”,文化传播力则参考选手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腾讯数据负责人王磊补充:“我们开发了‘规则透明系统’,观众可查询任意选手的每一项得分明细,比如‘杨超越6月22日非遗学习时长2.5小时,作品得分78分’,确保没有暗箱操作。”
台下,选手们的反应各不相同:孟美岐认真记录细则,计划增加艾德莱斯绸舞蹈的练习时间;段奥娟拿着非遗民谣的歌词,琢磨如何融入苏州评弹元素;张馨予则小声抱怨“好好的选秀变成非遗考试”,被身边的Sunnee瞪了一眼后闭嘴。
杨超越坐在后排,手里攥着缂丝练习本,本子上画满了未完成的牡丹纹样。刘一菲讲解完规则,特意走到她身边:“你的缂丝作品很有灵气,只要完成这个牡丹纹样,文化传播力得分肯定不低——需要帮忙的话,随时找我或李娟老师。”
杨超越抬头,眼里满是感激:“谢谢菲姐,我一定好好练,不浪费这个机会。”
新规则公布后,集训营立刻进入“非遗学习+舞台筹备”双线并行的节奏,高浪与刘一菲联合制定“选手适配计划”,针对不同选手的特质,匹配非遗项目,确保规则不仅是“保杨超越”,更能激活所有选手的潜力:
1. 实力型选手:强化“文化+舞台”双标签
孟美岐作为舞蹈担当,刘一菲推荐她跟随新疆非遗传承人阿依古丽学习传统舞蹈动作,将其融入《创造101》主题曲改编版中。阿依古丽教她“转肩”动作时,孟美岐反复练习到肩膀发红,却笑着说:“这样既能展示舞蹈实力,又能让观众了解艾德莱斯绸文化,比单纯跳流行舞有意义。”
吴宣仪则发挥综艺感优势,参与华侨城“非遗体验官”短视频拍摄,她在视频里学包粽子,笨拙地把糯米撒满地,配文“非遗学习翻车现场,但下次一定行”,视频24小时播放量破800万,非遗贡献度的“文化传播力”得分位列第一。
2. 特长型选手:深化“非遗+专业”融合
段奥娟的嗓音适合民谣,高浪联系苏州评弹非遗传承人王芳,帮她将评弹曲调融入原创民谣《丝语》。录制时,段奥娟唱到“丝线绕指尖,传承三百年”时哽咽,弹幕满是“听哭了,非遗原来这么有温度”,这首歌后续成为华侨城文旅区的推广曲,为她的非遗贡献度加分不少。
赖美云擅长国风舞台,她选择学习苏绣,将绣好的小幅牡丹图案缝在演出服上,舞台亮相时引发“非遗服饰”话题,#赖美云苏绣舞台#阅读量破3亿,专业评审团特意为她的“创意融合”加了分。
3. 潜力型选手:聚焦“努力+成长”标签
杨超越的核心是“真实努力”,李娟老师为她制定“阶梯式学习计划”:第一周练基础针法,第二周完成简单纹样,第三周挑战牡丹图案。起初她总扎破手指,高浪特意让团队拍了“练习花絮”,视频里她含着眼泪继续穿针,配文“虽然慢,但每一步都在前进”,在抖音播放量破2亿,非遗贡献度的“学习时长”得分稳居前10,弥补了粉丝投票的短板。
李伟眼看规则落地不可逆,不甘心放弃,策划了最后一轮反扑——他让星光传媒公关总监赵娜安排营销号“娱乐圈扒姐”发布“规则漏洞”文章,称“非遗贡献度评分由浪潮主导,高浪可随意操控分数”;同时让张馨予在非遗学习中“假装受伤”,拍摄“带病坚持”的视频,试图博取同情分,钻“特殊情况加分”的空子。
6月25日,张馨予在苏绣学习时突然摔倒,声称“手腕扭伤”,团队立刻放出视频,营销号跟风带节奏“张馨予为非遗学习受伤,却因规则不公得分低”。刘一菲第一时间赶到集训营医务室,发现张馨予的手腕只是轻微红肿,根本不影响活动,反而在她的化妆包里发现了“红肿特效膏”——这是故意伪造伤情的证据。
当晚,刘一菲在“选手座谈会”上公开此事:“非遗学习的核心是‘真诚’,不是‘博同情’。张馨予同学的伤情,医务室已经出具证明,只是轻微磕碰,不影响练习;至于‘规则不公’,我们的评分明细每天公示,非遗导师团有5位成员,浪潮只占1位,何来‘随意操控’?”
高浪则放出“杀手锏”——张远团队截取到张馨予私下与赵娜的通话录音,内容是“按李总说的做,假装受伤,让营销号带节奏”。录音在腾讯视频官微发布后,#张馨予伪造伤情#话题冲上热搜第3位,李伟的最后反扑彻底失败,星光传媒的官微评论区被“抵制耍手段”的网友刷屏,甚至有赞助商提出“若星光继续搅局,将终止合作”。
“规则的公平,不是靠嘴说,是靠证据支撑。”高浪在后续团队会议上说,“我们不仅要制定规则,更要建立‘防作弊机制’,让任何想钻漏洞的人都无机可乘——这才是资本介入的真正价值:不是破坏规则,是完善规则。”
新规则运行一周后,效果逐渐显现:
1. 观众口碑逆转:腾讯视频的观众满意度调查显示,对“非遗规则”的认可率从最初的45%升至82%,评论关键词从“资本操控”变成“有文化内涵”“选手更立体”。网友“小桃”留言:“以前看选秀只看脸和唱跳,现在会关注选手的非遗作品,知道了缂丝、艾德莱斯绸这些传统文化,感觉自己也在学习,这才是好综艺该有的样子。”
2. 生态资源落地:华侨城的“101非遗体验站”在苏州、成都两地率先开业,首日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体验站里展示着选手的非遗作品,游客可参与同款体验,带动周边消费增长30%;cJ娱乐的“非遗主题海外短视频”在Youtube上线首周,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海外网友留言“中国非遗太酷了,想了解更多”,为《创造101》出海打下基础。
3. 选手排名优化:15强晋级赛的综合排名中,杨超越凭借非遗贡献度82分,加上粉丝投票和专业评审得分,综合排名升至12位,彻底脱离淘汰区;孟美岐、吴宣仪等实力选手因非遗贡献度加持,排名稳居前3;段奥娟、赖美云等选手也因非遗表现,排名上升5-8位,形成“实力+文化”双重优势的良性竞争格局。
文旅部李科长特意到集训营考察,对高浪和刘一菲说:“你们的‘非遗+选秀’模式,把传统文化年轻化、娱乐化,让年轻人愿意主动了解非遗,这比单纯的公益宣传有效得多——后续我们想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其他综艺,你们愿意参与吗?”
刘一菲笑着看向高浪:“这正是我们想做的——用娱乐的力量,让文化传承更有活力。”
整个规则修改过程中,刘一菲与高浪的协作早已超越“合作伙伴”,形成深度默契:
? 刘一菲负责“前端执行”:她每天泡在集训营,跟进选手的非遗学习,调解选手间的矛盾,在直播中用通俗语言解读规则,成为观众与节目组之间的“桥梁”;
? 高浪负责“后端支撑”:他协调生态资源落地,建立防作弊机制,应对外部争议,同时规划规则的长期价值,确保规则不仅服务于《创造101》,更能为浪潮生态带来长期收益。
6月28日晚,两人在集训营的非遗工坊查看选手作品,杨超越的缂丝牡丹已经完成,虽然针脚不如专业匠人整齐,却充满生命力;孟美岐的艾德莱斯绸舞蹈视频正在海外短视频平台热播,评论区满是对中国文化的赞美。
“你看,这就是修改规则的意义。”刘一菲拿起杨超越的作品,语气里满是欣慰,“不仅保住了一个有潜力的选手,还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甚至推动了文化出海——这比单纯的选秀晋级有价值得多。”
高浪点头,目光落在工坊墙上的“非遗选手成长榜”上:“这只是开始。等节目结束,我们可以签约有非遗潜力的选手,成立‘浪潮非遗文化团’,让她们继续做文化传播者——这才是‘资本为王’的终极目标:用资本做有价值的事,而不是单纯追逐流量。”
6月29日,《创造101》官方发布“非遗成果展示预告”,其中杨超越在展示缂丝作品时,不小心打翻了染料,染脏了作品边缘。她没有慌乱,反而笑着说:“虽然有点小瑕疵,但这是我亲手做的,我觉得很珍贵。”这段未剪辑的片段被提前放出,立刻在微博引发讨论——#杨超越真实不做作#的话题开始发酵。
而李伟在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放弃对《创造101》的干扰,星光传媒的股价因“负面新闻”持续下跌,不得不收缩业务。高浪看着后台数据,对刘一菲说:“规则修改成功了,接下来,就是让杨超越的‘真实’彻底出圈,让她成为浪潮生态的又一个核心节点。”
刘一菲拿起手机,刷着#杨超越真实不做作#的话题,笑着说:“她自己已经做到了——我们只需要推一把,让更多人看到她的好。”
夜色中的集训营,非遗工坊的灯光依旧亮着,选手们还在为非遗成果展示做准备。修改投票规则的落地,不仅解决了杨超越的淘汰危机,更让《创造101》从“单纯选秀”升级为“文化传播平台”,而浪潮的生态版图,也在这场规则优化中,进一步扩张,“资本为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