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北京国际影视节的项目洽谈区里,空气中弥漫着焦虑——受前两年“Ip热”影响,市场上优质Ip被抢购一空,不少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拿着资金,却找不到合适的Ip,只能在洽谈区四处碰壁。而浪潮传媒的洽谈桌前,却排起了长队——华谊、博纳、柠萌等公司的代表,都想与浪潮合作开发其储备的Ip。
“高总,我们华谊愿意出3000万,购买《甄嬛传》番外Ip的联合开发权。”华谊的王总再次找到高浪,语气带着急切,“现在市场上宫廷剧Ip断档,只要能拿到这个Ip,我们保证投入顶级制作团队,票房分账给浪潮提10个点。”
高浪却笑着摇头,递过一份《浪潮Ip储备开发计划表》:“王总,《甄嬛传》番外Ip我们已经启动自主开发了,剧本由《甄嬛传》原作者流潋紫亲自参与,导演定的是郑晓龙,下个月就要开机。而且我们的储备库里,还有《洛阳迷案》《草原歌者》等12个成熟Ip,涵盖悬疑、非遗、历史等多个题材,比单一的宫廷剧Ip更有市场延展性。”
王总看着计划表上清晰的Ip开发进度——每个Ip都标注了“文化内核”“适配艺人”“衍生方向”,甚至连“历史资料支撑”“非遗元素融入点”都详细列出,忍不住感慨:“你们两年前就开始储备Ip,现在看来,真是太有远见了。”
2015年上半年,影视市场突然掀起“悬疑题材热”——《白夜追凶》的成功,让各大平台纷纷加码悬疑剧,但优质悬疑Ip稀缺,不少项目因“Ip质量差”“逻辑漏洞多”被迫停拍。
浪潮Ip运营总监李然拿着市场数据,冲进高浪的办公室:“高总,平台给的悬疑剧报价比去年涨了50%,但我们储备的《洛阳迷案》完全符合需求——以唐代洛阳大理寺卿‘苏无名’为主角,结合洛阳龙门石窟的历史背景,既有悬疑探案线,又有‘保护石窟文物’的文化线,比市场上单纯的刑侦悬疑更有差异化。”
高浪当即决定启动《洛阳迷案》,并亲自担任总导演——这是他继《丝路行者》后,再次执导文化Ip项目。项目筹备阶段,他特意带着编剧团队前往洛阳博物馆,与研究员张磊梳理“唐代大理寺办案流程”:“剧本里‘苏无名查案时用的指纹比对’,虽然唐代没有现代技术,但可以用‘指纹拓印在泥板上’的方式呈现,既符合历史,又有悬疑感。”
为了让Ip更具“新人孵化”价值,高浪还安排赵金麦饰演“苏无名的少年徒弟”——角色需要演绎“从冲动冒失到沉稳断案”的成长,正好契合赵金麦的演技进阶需求。拍摄“徒弟误触机关,苏无名舍身相救”的戏时,高浪亲自示范“恐惧与愧疚交织的眼神”:“你不用大喊大叫,只要盯着苏无名受伤的手,手指微微发抖,观众就能感受到你的自责。”
《洛阳迷案》从启动到开机仅用45天,创下浪潮Ip开发的“最快纪录”;项目消息公布后,腾讯视频立刻抛出“独家播出+3亿采购费”的合作方案,远超市场平均水平——这正是Ip储备的“时间优势”:当其他公司还在寻找Ip时,浪潮已能快速落地项目,抢占市场窗口期。
《洛阳迷案》的热度,让华谊再次动了“抢Ip”的心思——王总通过人脉找到《洛阳迷案》的历史顾问张磊,开出“双倍顾问费”,想让他透露剧本的核心情节,同时联合几家公司,在网上散布“浪潮《洛阳迷案》抄袭《长安十二时辰》”的谣言,试图干扰项目进度。
张磊却直接将消息告诉了高浪:“王总说‘只要我提供细节,华谊能把《洛阳迷案》改成更火的Ip’,但他们不知道,你们的剧本里‘龙门石窟佛头保护’的情节,是基于我去年刚发现的唐代碑刻记载,这些独家历史资料,不是靠钱能买走的。”
高浪随即发起反击:第一,公开《洛阳迷案》的“历史资料来源”——在微博发布唐代碑刻照片、大理寺卷宗复制品,证明剧本的历史真实性;第二,邀请马伯庸直播“剧本创作过程”,讲解“如何将历史事件转化为悬疑情节”,直播观看量破2亿,#洛阳迷案历史细节#冲上热搜;第三,联合洛阳文旅局,推出“《洛阳迷案》探案路线”——游客可沿着剧本中的查案地点,游览龙门石窟、洛阳古城,提前为项目预热。
系列操作让华谊的“抢Ip计划”彻底破产——王涛在行业峰会上无奈表示:“浪潮的Ip不是‘一张纸的故事’,而是‘绑定了历史资料、非遗元素、文旅资源’的生态体,我们就算拿到Ip授权,也复制不了这些核心资源。”
浪潮的Ip储备,不止服务于影视,更能通过“跨领域联动”实现价值最大化。2015年8月,高浪与腾讯游戏达成合作,将储备的“丝路Ip”(含《丝路行者》《艾德莱斯绸传奇》)改编为开放世界手游《丝路:商队传奇》——玩家可在游戏中扮演“唐代商队首领”,完成“与西域公主贸易”“保护艾德莱斯绸织谱”“修复敦煌壁画”等任务,任务内容与影视Ip高度联动。
游戏开发阶段,高浪要求团队“严格还原文化细节”:“游戏里的‘开元通宝’货币,必须和唐代实物一致;艾德莱斯绸的纹理,要让新疆非遗传承人阿依古丽(延续167章)亲自指导建模。”腾讯游戏负责人张伟感慨:“以前我们做影视Ip手游,只追求‘画面像’,这次浪潮要求‘文化真’,反而让游戏更有吸引力——内测阶段,玩家留存率比普通手游高30%。”
除了游戏,储备Ip的衍生品也迎来爆发——《甄嬛传》番外Ip尚未开机,其“清代宫廷首饰”衍生品就已通过故宫文创渠道预售,首批“点翠簪子的“马头琴迷你模型”,成为内蒙古文旅局的官方伴手礼,年销量突破50万件。
2015年底,浪潮发布“Ip储备价值报告”:全年通过Ip衍生(游戏、衍生品、文旅)实现收入1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35%,远超影视业务的利润率。高浪在年度总结会上强调:“我们的Ip储备,不是‘囤货’,而是‘筑生态’——每个Ip都是‘文化节点’,能串联起影视、游戏、文旅、非遗等多个领域,这才是别人抢不走的核心价值。”
浪潮Ip储备的成功,引发全行业效仿——柠萌影业、正午阳光等公司纷纷成立“Ip储备部门”,甚至派人到浪潮学习“Ip评估标准”。2016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邀请高浪参与“文化Ip开发标准”制定,明确“优质Ip需具备文化内核、历史支撑、衍生潜力”三大要素,而这正是浪潮Ip储备的核心逻辑。
在“文化Ip开发论坛”上,高浪展示了浪潮Ip储备库的“三维评估模型”:
1. 文化维度:Ip是否包含非遗、历史、地域文化等元素,是否有官方机构(如博物馆、文旅局)提供资料支撑;
2. 市场维度:Ip是否能适配多题材,如历史可改悬疑、非遗可改温情,是否能孵化新人艺人;
3. 衍生维度:Ip是否能联动游戏、衍生品、文旅,是否有长期开发价值,如《丝路行者》已规划3部续集+2部衍生剧。
这个模型被广电总局纳入“文化Ip开发指南”,成为行业标准。博纳影业的张用在论坛上表示:“以前我们找Ip只看‘流量数据’,现在按照浪潮的模型,我们开发的《长城守护者》Ip,不仅获得官方扶持,还实现了影视、文旅双丰收——这就是储备Ip的‘长期价值’,比短期流量更重要。”
2016年2月,《洛阳迷案》播出后,豆瓣评分8.7,网络播放量破50亿,成为2016年开年悬疑剧冠军;赵金麦凭借“少年徒弟”一角,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新人奖”,完成从“儿童剧演员”到“青年演员”的跨越;《丝路:商队传奇》手游上线首月流水破2亿,成为年度最成功的影视Ip手游。
庆功宴上,李然拿着新的Ip储备计划表,递给高浪:“我们刚签下‘三星堆文化Ip’,联合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计划开发《三星堆:青铜秘语》,既有考古悬疑线,又有‘保护文物’的文化线。”
高浪接过计划表,看着窗外的夜景——浪潮的办公大楼上,“文化Ip生态领导者”的标语格外醒目。他知道,Ip储备的价值,从来不是“多囤几个故事”,而是“提前布局未来的行业趋势”;当其他公司还在追逐短期流量时,浪潮已通过“文化+生态”的储备模式,构建了不可替代的行业壁垒。
此时,王涛发来一条微信:“恭喜《洛阳迷案》大爆,希望未来能与浪潮合作开发Ip,不再抢Ip。”高浪笑着回复:“合作的前提,是尊重文化Ip的价值——浪潮的储备库,永远向真正懂文化、懂长期价值的伙伴开放。”
这场“Ip荒”中的胜利,再次印证了高浪的战略眼光——娱乐帝国的根基,不仅是资本与艺人,更是“提前一步的远见”和“扎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而Ip储备,正是这份远见最生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