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室里那杯三分糖的奶茶和草莓蛋糕,像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虽细微,却持久地扩散在林知意的心间。她不再觉得科技社是个令人窒息的异度空间,甚至开始期待每次的项目讨论——尽管大部分时间依旧是她在说,陆辰屿在听,偶尔用几个精准的技术术语回应。
然而,项目的顺利推进并没能改变林知意的一个顽固习惯——一旦沉浸在创作中,她就自动屏蔽了外界一切信号,包括饥饿。毕业创作《星屿》系列的压力与日俱增,她泡在画室的时间越来越长,废寝忘食成了常态。
这天下午,她又因为修改一幅画的细节错过了饭点,直到胃部传来一阵清晰的绞痛,她才从色彩的世界里惊醒,抬头看钟,已是晚上八点多。画室里空空荡荡,只有她一个人对着散发着幽光的画布。一种混合着生理不适和孤独的疲惫感瞬间将她淹没。
她揉着胃,慢吞吞地收拾画具,准备去校外随便买点东西垫肚子。手机屏幕因为她的动作而亮起,锁屏界面上,除了夏晚晴的几条未读信息,还有一个极其显眼的、风格与系统原生应用截然不同的推送通知:
【“知意画室”提醒您:色彩需要能量,请按时补充燃料。】
通知的图标,是一个简笔画风格的、咧着嘴笑的草莓蛋糕。
林知意愣住了。
她从不记得自己下载过这样一款应用。疑惑地点开通知,手机跳转到一个界面极其简洁,甚至可以说是粗糙的应用程序。背景是干净的白色,中央只有一个巨大的、她刚刚在通知图标上看到的同款草莓蛋糕简笔画,下面一行字:
【预计最佳用餐时间已过 2 小时 15 分钟。】
没有复杂的设置,没有冗余的功能,整个应用透着一股浓浓的、“程序员式”的直白和笨拙。
一个名字瞬间闪过林知意的脑海——陆辰屿。
是他吗?他怎么会知道她没吃饭?还特意……做了个程序?
就在这时,周屿像是算准了时间一样,拎着一个外卖纸袋晃进了画室。
“哟,小学妹,还在用功呢?”他把纸袋放到林知意旁边的桌子上,香味立刻飘了出来,“老陆让我顺路给你带的,说是什么……‘系统自动触发的能量补给’?”
林知意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酸又软。她看着手机上那个傻乎乎的草莓蛋糕图标,又看了看桌上热腾腾的饭菜,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胸腔里涨满。
“周学长,”她抬起头,声音有些微哑,“这个程序……是陆同学做的?”
周屿耸耸肩,一脸“这还不明显吗”的表情:“除了他还有谁?你是不知道,上次他‘顺手’帮你优化渲染引擎,其实是熬了个通宵反编译了那软件的核心模块……这次估计是看你这废寝忘食的毛病没救了,干脆写个程序挂着你。”
他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带着点戏谑:“这家伙,嘴上从来不说,行动力倒是杠杠的。你可别告诉他是我说的啊,他脸皮薄,回头该给我穿小鞋了。”
周屿放下外卖就走了。画室里重新恢复安静,但林知意却感觉周围空气都变得不一样了。她坐下来,打开外卖,是她喜欢的清淡口味。她一边小口吃着,一边反复点开那个小程序。
她发现,除了定时推送,程序里还有一个隐藏的交互:如果她用手指长时间按住那个草莓蛋糕图标,蛋糕会像被咬了一口一样,缺掉一小块,旁边会飘出一行小字:【能量补充中…】
这种幼稚又可爱的细节,与他平日里那种冷静理性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萌。林知意忍不住笑了出来,眼眶却微微发热。
她放下筷子,拿起手机,点开与陆辰屿的聊天框。她想说谢谢,又觉得这两个字太轻。她想问为什么,又觉得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斟酌良久,她最终只是截了一张那个小程序界面的图,发了过去。
附言只有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
这一次,陆辰屿的回复来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快。
【。】(一个句号)
林知意看着那个孤零零的句号,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了声。她能想象出屏幕那头,他可能耳根微红,不知该如何回应,最终只能用一个标点符号来掩饰窘迫的样子。
这个句号,比任何长篇大论的回应,都更让她心动。
她没有再回复,只是将那个设计粗糙却无比珍贵的小程序,从通知栏里取消了“一次性屏蔽”,设置成了“永久保留通知权限”。
从此,她的手机里,多了一个独属于她的、不会甜言蜜语却会准时提醒她吃饭的“守护程序”。而那个咧着嘴笑的草莓蛋糕,也成了横跨于代码与色彩世界之间,最甜蜜的桥梁。
几天后,林知意在程序的后台日志里(她偶然发现可以通过特定操作访问),看到了一条奇怪的、非定时触发的记录。触发时间,是她上次胃痛的那天晚上。触发条件并非时间,而是一段她看不懂的代码,后面跟着的备注是:
【外部信号:生命体征监测(心率异常波动>阈值)——>紧急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