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宴席正式开始了。
村民们围坐在地毯上,矮桌上迅速摆满了食物。
除了林墨之前尝过的哈雷姆、恰帕蒂、烤鱼和野生菌汤外,还有为婚礼特意准备的手抓羊肉、用杏仁和葡萄干制作的抓饭、以及各种本地特色的油炸面点和甜食。
虽然比不上城市酒店的精致,但每一道菜都饱含着村民们最真挚的心意和慷慨。
林墨也被热情地邀请入席,坐在了村长旁边。
村民们不断将最好的食物递到他面前,用简单的乌尔都语或手势让他多吃点。
这种毫无保留的款待,让他心里暖暖的。
宴席进行到一半,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几位村中的长者拿起了古老的乐器——鲁巴卜和多尔(手鼓)。
苍凉而悠扬的琴声与节奏明快有力的鼓声响起,立刻点燃了全场的气氛。
随着音乐,一位身着传统白色长袍、头戴奇特羽毛头饰的中年男子站了起来,他双臂伸展,模仿着鹰隼翱翔的姿态,开始起舞。
他的动作时而舒缓如鹰击长空,时而急促如鹰隼盘旋,眼神锐利,姿态矫健而充满力量。
“这是‘鹰舞’,”贾迈勒村长看得津津有味,对林墨说,“鹰是我们罕萨人的图腾,象征着力量、自由和敏锐的视野。跳鹰舞,是为了祝福新人像雄鹰一样,目光远大,勇敢无畏,共同建立起强大而自由的家庭。”
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男性村民加入舞蹈,他们围成圆圈,步伐雄健,动作充满了阳刚之美。
女性们则在一旁拍手应和,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整个打谷场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这舞蹈太有力量了!】
【鹰的图腾!好奇特的文化!】
【音乐好好听,有种苍茫辽阔的感觉!】
【感觉他们的快乐好纯粹!】
歌舞暂歇,进入了赠礼环节。并非奢华的金银珠宝,村民们送的礼物朴实而充满心意:一罐自家酿的杏子酱、一匹手工织就的粗布、几只活鸡、甚至是一把打造精良的小镰刀……每一份礼物都代表着对新人未来生活的实用祝福。
最让林墨动容的,是新郎法亚兹的祖父,那位清晨主持瀑布洗礼的老祭司。
他颤巍巍地走到新人面前,手里捧着的不是物品,而是一棵用木头简单雕刻而成的小树苗,树上挂着几片手工打造的、薄薄的银质叶片。
老祭司用古老的语言缓慢而庄严地说了一段话,贾迈勒村长在一旁轻声翻译:“他说……‘孩子,婚姻不是结束,是开始,像这棵树一样。你们要像树根紧紧缠绕,扎根在这片土地;要像树干共同承受风雨,变得坚韧;要像枝叶,不断生长,开枝散叶,荫庇后代。这就是你们的生命之树。’”
法亚兹和阿诗玛无比郑重地双手接过这棵小小的“生命之树”,眼中闪烁着泪光。
这份礼物,超越了物质,是家族血脉与文化传承的象征,蕴含着老人对新人最深沉、最智慧的期许。
【泪目了……生命之树!】
【这寓意太深刻了!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有价值!】
【老祭司的话充满了智慧!】
【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啊!】
林墨也用自己方式送上了祝福。
他挑选了一段今天拍摄的最精华的片段——包括瀑布洗礼、踏火祈福、共享盐馕以及欢乐的鹰舞,用无人机拍摄了一张全村福的大合影,然后通过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打印机打印了出来,镶在一个简易的相框里,送给了新人。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林墨对法亚兹和阿诗玛说,“记录下你们生命中这个最重要、最美好的日子。希望你们永远记得今天的誓言和快乐。”
这对新人看着照片中自己和亲友们的影像,惊喜万分,连声道谢。
这份来自现代科技的礼物,与古老的仪式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他们婚礼中又一份独特的珍藏。
夕阳西下,将雪山和村庄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宴席渐渐散去,欢乐却仿佛沉淀了下来,融入了罕萨河谷的泥土和空气中。
孩子们玩累了,依偎在母亲怀里;老人们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互相搀扶着回家;法亚兹和阿诗玛在亲友的簇拥下,走向他们未来的新家。
林墨站在打谷场边缘,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场婚礼,没有奢华的排场,没有繁琐的流程,却每一个环节都直指婚姻的本质——承诺、共生、坚韧与传承。
它让他看到了在主流文明之外,那些古老智慧如何以一种顽强而美好的方式,在偏远的角落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