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黑色箭镞:碳纤维骨架的突袭与禁锢
暴雨刚过的废弃炼钢厂上空,云层还凝着化不开的铅灰色。我蹲在生锈的高炉平台上,指尖刚触到青金石雕残片的冰凉,就听见头顶传来齿轮咬合的细微声响——那是无人机特有的机械音,但比寻常机型更急促,像某种捕食者锁定目标时的喘息。
我猛地抬头,只见一道黑色剪影从云层缝隙中坠下,初始时还带着缓慢的旋落弧度,下一秒却突然绷直轨迹,像被无形的弓弦弹射而出。那是台彻底剥离了外壳的无人机骨架,碳纤维构成的支架呈锐角交叉,每一根棱线都泛着冷金属的光泽,表面蚀刻的电路纹路在天光下亮着淡蓝色的荧光,显然经过了深度改造,绝非民用或普通军用型号。
“嗡——”高频电磁振动的声音刺入耳膜时,我已经来不及起身。那具骨架像一支精准校准的箭,箭头直指我的右肩,速度快到带出了短促的破空声。我甚至能看清碳纤维支架上附着的细微磨损痕迹,以及每一道电路纹路末端凝结的、类似焊锡的银灰色小点——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小点是电磁脉冲发生器的微型接口。
剧痛穿透肩骨的瞬间,我下意识地想向左侧翻滚,却发现四肢像被无形的绳索捆住,连指尖都无法弯曲。低头看去,几道透明的分子导线正从平台的裂缝中钻出,贴在我的手腕、脚踝和腰腹处,导线表面的分子涂层与皮肤接触的地方,传来一阵灼热的刺痛,像是有无数细针在扎进肌肉。这是专门用于限制行动的分子束缚装置,我之前在黑市的情报里见过,没想到会在这里栽在它手里。
2. 浮空神龛:青金石雕的倾倒与黄泉微缩
无人机骨架贯穿右肩的刹那,没有停留,反而在体内发生了剧烈的震颤。我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具完整的骨架正在分解,断裂成一节节短棒状的部件,每一节都带着滚烫的温度,顺着肩颈的肌肉缝隙向上游走。数了数,正好十九节,每一节的末端都顶着一个尖锐的金属头,像十九根微型钢针。
最先抵达后颈的那节部件,精准地抵在了风府穴上。我瞬间僵住——风府穴的位置我太熟悉了,之前跟着老教授研究古代经络学时,他反复强调过,这个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的穴位,连接着颈椎与脑干,一旦受到强烈刺激,轻则瘫痪,重则当场死亡。那节部件接触穴位的瞬间,一股强烈的电磁辐射顺着脊椎往上冲,我的后颈像是被塞进了一个正在工作的微波炉,灼热感混杂着麻痹感,迅速蔓延至整个大脑。
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炼钢厂的高炉、生锈的管道、地面的积水,全都像被打碎的镜子般裂开,碎片在空中旋转、重组,最后变成一片漆黑的背景。就在这漆黑中,三千具青金石雕突然浮现出来。每一尊雕像都只有掌心大小,悬浮在离我视线一米远的地方,雕像的材质是纯正的青金石,深蓝色的石面上点缀着金色的斑点,像是把夜空压缩在了石头里。
这些青金石雕的造型各不相同。有的是人身兽首的神只,獠牙外露,双手握着蛇形的法器;有的是盘腿而坐的僧侣,掌心向上,托着微型的莲花;还有的是身披铠甲的战士,腰间挂着弯刀,脚下踩着云雾状的底座。它们排列成一个圆形的阵仗,像是某种古代祭祀时的神龛,环绕在我周围。就在我试图看清雕像细节时,阵仗中的九樽雕像突然开始倾斜,倾斜的角度完全一致,像是被无形的手操控着。
3. 符文共振:十九节部件的图案与紫色光柱
黄色的液体从九樽倾斜的青金石雕中流出。那液体不是顺着雕像的底座滴落,而是在空中形成了一道弧形的轨迹,像是被某种力量托着,缓慢地向圆心汇聚。液体的颜色很特别,不是普通的黄色,而是带着荧光的琥珀色,流动时表面会泛起细微的波纹,波纹里隐约能看到类似河流的纹路——那是黄泉水脉的图案,我在老教授留下的古籍拓片里见过,拓片上记载,黄泉是连接生死两界的河流,河水中漂浮着亡魂的执念,而河水的纹路则对应着两界的坐标。
液体汇聚到圆心的瞬间,突然炸开,化作无数细小的光点。这些光点在空中重组,形成了一个半透明的全息投影——正是黄泉水脉的微缩模型。投影里的河流蜿蜒曲折,河岸两边站着无数模糊的人影,河水的颜色比液体更暗,泛着深褐色的光泽,偶尔有气泡从河底升起,炸开时会带出一缕缕黑色的雾气。我甚至能闻到投影散发出的、类似潮湿泥土的腥气,那是古籍里记载的“黄泉之味”,没想到会通过全息投影传递出来。
这时,我感觉到后颈的电磁辐射突然增强,十九节无人机部件正从我的肩颈和后颈处钻出,悬浮到空中。每一节部件都在旋转,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表面的电路纹路开始发光,淡蓝色的光芒逐渐变成紫色。十九节部件在空中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图形的每一个顶点都对应着青金石雕阵仗的一个位置,像是在绘制一张无形的地图。
我下意识地看向站在平台角落的流浪汉。他是我来炼钢厂时遇到的,一直坐在那里摆弄一个破旧的收音机,之前我以为他只是普通的流浪者,此刻却发现他的眼神变了——原本浑浊的瞳孔里,正闪烁着与无人机部件相同的紫色光芒。他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一团淡蓝色的生物电火从掌心升起,电火的形状像一朵跳动的火苗,随着他的呼吸节奏起伏。当无人机部件的紫色光芒与生物电火接触时,两者瞬间融合,形成了一道粗壮的紫色光柱,直冲天顶,穿透了炼钢厂的屋顶,与上空的铅灰色云层撞在一起。
4. 亡魂幻境:风府痛觉中的生死通道预警
紫色光柱冲天的瞬间,风府穴的痛感突然加剧。那不再是单纯的灼热和麻痹,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刺痛,像是有无数根细针在扎我的脑干。我的大脑开始出现幻觉,眼前的全息投影突然放大,黄泉水脉的微缩模型变成了真实的河流,我仿佛站在河岸上,能清晰地看到河水中挣扎的亡魂。
那些亡魂的形态各不相同。有的穿着古代的长袍,头发散乱,双手抓着河岸的泥土,试图爬上来,却被河水不断往下拖;有的穿着现代的衣服,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嘴巴大张着,像是在呼喊,却发不出任何声音;还有的是孩童的模样,蜷缩在河水中,双手抱着膝盖,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他们的身体都是半透明的,像是随时会消散的雾气,却又被某种力量束缚在河水中,无法挣脱。
哀嚎声从四面八方传来。那声音不是通过耳朵听到的,而是直接出现在我的大脑里,像是无数人在同时低语,又像是某种频率的电波。我能听清其中的一些内容——“别打开通道”“他们要过来了”“青金石是钥匙”——这些话语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噪音。
我突然意识到,这一切都不是偶然。无人机骨架的目标不是我的右肩,而是风府穴——这个连接人体神经与外界能量的穴位,被电磁辐射激活后,成了打开某种通道的“门轴”;三千具青金石雕不是普通的文物,而是绘制黄泉坐标的“地图”,九樽雕像流出的黄色液体,是构建通道的“能量介质”;流浪汉掌心的生物电火,不是意外产生的现象,而是启动通道的“钥匙”。他们的目标,是打开连接生死两界的通道,而我,成了被他们固定在“门轴”上的祭品。
5. 皮肤记忆:分子导线里的考古碎片
分子导线的灼热感越来越强,已经从皮肤渗入肌肉,甚至开始影响神经。我试图调动手指的力量,却发现每一次尝试,都会引发导线的反击——导线会释放出微弱的电流,顺着神经传到大脑,带来一阵眩晕。就在我快要放弃时,指尖突然触到了口袋里的一样东西——那是老教授留给我的考古笔记,笔记的封面是用厚牛皮做的,边缘已经磨损,却异常坚硬。
我用尽全力,让手指在口袋里摸索,终于碰到了笔记的边缘。我将笔记往掌心方向拉,牛皮封面的棱角划过分子导线,意外地让导线的电流出现了一瞬间的中断。就是这一瞬间的中断,让我想起了老教授曾经说过的话:“青金石有吸附电磁的能力,古代的巫师会用它来隔绝邪灵的能量。”
我猛地抬头,看向悬浮在空中的青金石雕。那些雕像还在维持着圆形阵仗,九樽雕像流出的黄色液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黄泉投影,投影的中心正慢慢出现一个黑色的漩涡——那是通道即将打开的征兆。我注意到,离我最近的一尊青金石雕,底座上刻着一个熟悉的符号——那是老教授在笔记里画过的“镇灵纹”,据说能压制亡魂的能量。
就在这时,分子导线突然开始收缩,像是有人在远程操控它们,试图把我拉向投影的中心。我能感觉到身体被拉扯的力量,肩颈的伤口因为拉扯而裂开,鲜血顺着手臂往下流,滴落在平台的积水上,形成了一圈圈红色的涟漪。积水里倒映着我的影子,影子的后颈处,十九节无人机部件组成的图案正发出刺眼的紫色光芒,与投影中心的黑色漩涡遥相呼应。
我突然想起,老教授的笔记里还有一句话:“黄泉通道的能量,会被活人的血液激活,血液越是带着强烈的执念,通道的力量就越强。”我低头看着手臂上的鲜血,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被动下去——如果我被拉进投影中心,通道就会彻底打开,到时候,河水里的亡魂就会顺着通道来到人间,后果不堪设想。
6. 收音机密码:流浪汉掌心的电火来源
“别挣扎了。”流浪汉的声音突然响起。他之前一直沉默着,此刻开口时,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在摩擦木头,“你的血液,是打开通道的最后一把钥匙。老教授早就知道,所以他才会把你派来这里。”
我猛地看向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认识老教授?”
流浪汉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种诡异的熟悉感。他抬手,摘下了头上的破帽子,露出了额头上的一道疤痕——那道疤痕的形状,和老教授笔记里画的“镇灵纹”一模一样。“我不仅认识他,”他说,“我还是他的学生。和你一样,研究青金石雕,研究黄泉通道。”
他的话让我愣住了。老教授从来没有提起过他有其他学生,而且,眼前的流浪汉看起来至少有六十岁,而老教授去世时才五十多岁,他们怎么可能是师生关系?
“你不信?”流浪汉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抛给我。我用没受伤的左手接住,发现那是一个老式的收音机——就是他之前一直在摆弄的那个。收音机的外壳已经生锈,旋钮上刻着几个细小的符号,我仔细一看,发现那些符号和青金石雕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这是老教授给我的,”流浪汉说,“里面藏着黄泉通道的密码。你以为我掌心的电火是天生的?不是,是收音机接收的电磁信号,通过我的身体转化成的生物电。老教授说,只有能承受电磁信号的人,才能成为通道的‘钥匙持有者’。”
我看着手里的收音机,突然想起老教授去世前的奇怪举动。他当时把这个收音机交给我,说“遇到危险时,它能帮你”,还反复叮嘱我“不要轻易打开它的后盖”。现在想来,老教授早就知道通道的秘密,也知道有人会利用青金石雕打开通道,所以才把收音机交给我,希望我能阻止这一切。
就在这时,投影中心的黑色漩涡突然扩大,河水里的亡魂开始向漩涡靠近,像是要顺着漩涡冲出来。流浪汉的掌心突然爆发出强烈的紫色光芒,他大喊一声:“时候到了!”十九节无人机部件组成的图案突然加速旋转,与投影的黄泉水脉完全重合,一道黑色的光柱从漩涡中射出,直刺我的风府穴。
7. 镇灵纹反击:青金石雕的隐藏力量
黑色光柱刺向风府穴的瞬间,我突然想起了老教授笔记里的一句话:“镇灵纹遇血则活,能破黄泉之阵。”我毫不犹豫地抬起左手,将手臂上的伤口对准离我最近的一尊青金石雕——那尊雕像的底座上刻着镇灵纹。
鲜血滴落在镇灵纹上的瞬间,雕像突然发出强烈的蓝色光芒。光芒顺着雕像的纹路蔓延,迅速传遍整个青金石雕阵仗。三千具青金石雕同时亮起,形成了一道蓝色的光墙,将投影的黄泉水脉和黑色漩涡包裹在里面。
“不!”流浪汉发出一声怒吼,掌心的紫色光芒突然增强,试图冲破蓝色光墙。但光墙却异常坚固,紫色光芒撞在光墙上,瞬间被反弹回去,流浪汉被反弹的力量击中,踉跄着后退了几步,嘴角流出了鲜血。
我能感觉到,风府穴的痛感正在减弱,十九节无人机部件组成的图案开始出现裂痕。原来,青金石雕的镇灵纹不仅能压制亡魂的能量,还能破坏电磁辐射形成的图案——这是老教授留给我的最后一张底牌。
就在这时,蓝色光墙突然开始收缩,将投影的黄泉水脉和黑色漩涡逐渐压缩。河水里的亡魂发出凄厉的哀嚎,像是在抗拒光墙的压缩。黑色漩涡的体积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一个小点,消失在光墙中。
十九节无人机部件失去了电磁辐射的支撑,开始掉落。它们在空中解体,变成了无数细小的碎片,落在平台的积水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随后沉入水中,消失不见。分子导线也失去了力量,从我的身体上脱落,变成了一堆透明的细丝,被风吹散。
我瘫坐在平台上,大口地喘着气。肩颈的伤口还在流血,但痛感已经减轻了很多。我看向流浪汉,他正趴在地上,大口地咳嗽着,掌心的紫色光芒已经消失,眼神恢复了之前的浑浊。
“你赢了。”流浪汉抬起头,看着我,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表情,“老教授果然没有看错人。他早就知道,只有你能阻止这一切。”
我看着手里的收音机,突然明白了老教授的良苦用心。他不仅留下了阻止通道的方法,还通过收音机提醒我,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他曾经的学生。
8. 黄泉余波:投影消散后的隐秘线索
蓝色光墙逐渐消散,三千具青金石雕重新变成了掌心大小的碎片,落在平台上。我起身,走到最近的一块碎片前,捡起它,发现碎片的表面还残留着淡淡的蓝色光芒,以及一些细微的纹路——这些纹路和老教授笔记里画的黄泉坐标图完全一致。
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青金石雕碎片,可能是老教授故意留下的线索。他知道有人会利用青金石雕打开通道,所以才将完整的雕像打碎,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希望有人能发现碎片中的秘密,阻止通道的打开。
我走到流浪汉身边,蹲下身,看着他:“老教授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既然知道通道的秘密,为什么不直接毁掉青金石雕?”
流浪汉苦笑了一下,说:“因为青金石雕不仅是打开通道的钥匙,也是关闭通道的钥匙。如果毁掉它们,一旦通道被意外打开,就再也没有办法关闭了。老教授当年发现青金石雕时,就知道有一天会有人试图打开通道,所以他才会培养你,让你成为‘守关人’。”
“守关人?”我愣住了。
“对,守关人。”流浪汉说,“每一代研究青金石雕的人里,都会有一个守关人,负责守护黄泉通道,防止它被打开。老教授是上一代守关人,而你,是这一代。”
他的话让我想起了老教授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青金石雕的秘密,就交给你了。”当时我以为他只是让我继续研究,现在才明白,他是把守护通道的责任交给了我。
我看向平台上的青金石雕碎片,突然发现,这些碎片的排列方式,和老教授笔记里画的“守关阵”一模一样。原来,老教授早就把守关阵的图案刻在了碎片上,只要将碎片按照特定的方式排列,就能再次激活镇灵纹,形成光墙,阻止通道的打开。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我想起,之前我来炼钢厂时,给警方发过一条匿名信息,告诉他们这里有非法文物交易——我当时只是怀疑,没想到真的牵扯出了黄泉通道的秘密。
流浪汉看着警笛声传来的方向,说:“警方来了,我该走了。记住,守关人的责任不止是阻止通道打开,还要找到所有的青金石雕碎片,防止它们落入坏人手中。老教授的笔记里,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慢慢找吧。”
说完,他站起身,消失在炼钢厂的阴影里。我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了老教授笔记里的一张照片——照片上,年轻的老教授和一个年轻男子站在一起,那个男子的额头上,有一道和流浪汉一模一样的疤痕。
9. 笔记解密:老教授留下的守关指南
警方很快赶到了炼钢厂,他们在平台上发现了青金石雕碎片,以及无人机的残骸。我向警方说明了情况,隐瞒了黄泉通道的秘密——我知道,这个秘密不能轻易告诉别人,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的麻烦。
回到家后,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打开了老教授的考古笔记。之前我只看了前面的部分,关于青金石雕的基本介绍,现在我翻到了后面的隐藏页——那是用特殊墨水写的,只有在紫外线照射下才能显现。
隐藏页里,老教授详细记录了黄泉通道的秘密。他写道,黄泉通道是古代巫师为了与亡魂沟通而建立的,青金石雕是通道的钥匙,因为青金石能吸附电磁能量,而电磁能量是连接生死两界的介质。无人机骨架的改造技术,来自一个神秘的组织——“黄泉会”,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古代巫师的后代,他们一直试图打开通道,利用亡魂的能量实现永生。
老教授还写道,“黄泉会”的首领,是他的师兄——也就是那个流浪汉。当年,老教授和师兄一起研究青金石雕,师兄为了实现永生,背叛了老教授,试图打开通道,老教授无奈之下,只好打碎青金石雕,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并成为了守关人,阻止师兄的计划。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流浪汉的身份。他不是老教授的学生,而是师兄,因为常年被电磁辐射影响,容貌变得苍老,所以我才没有认出来。
笔记的最后,老教授留下了一张地图,标注了所有青金石雕碎片的下落。其中大部分碎片都在国内的博物馆里,还有少数几片,散落在国外的私人收藏家手中。老教授写道,要成为合格的守关人,必须找回所有的碎片,将它们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永远不让“黄泉会”的人找到。
我合上笔记,看着窗外的夜空。夜空里的星星,像是青金石雕上的金色斑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我知道,从现在开始,我的人生将不再平凡——我不仅要找回所有的青金石雕碎片,还要阻止“黄泉会”的计划,守护好生死两界的平衡。
就在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我犹豫了一下,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是流浪汉。
“我知道你在看老教授的笔记,”他说,“记住,‘黄泉会’的人不止我一个,他们很快就会找到你。你要尽快找回所有的碎片,否则,他们会用其他方法打开通道。”
电话挂断后,我看着手机屏幕,陷入了沉思。我知道,一场关于生死通道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10. 碎片追踪:博物馆里的青金石线索
第二天一早,我就按照老教授笔记里的地图,前往本市的博物馆。地图显示,博物馆的古代玉器展厅里,藏着一块青金石雕碎片,碎片被镶嵌在一件汉代的玉璧上,作为装饰。
我来到博物馆,假装成普通游客,走进古代玉器展厅。展厅里人不多,我很快就找到了那件汉代玉璧。玉璧的颜色是淡绿色的,表面刻着云纹,在玉璧的边缘,果然镶嵌着一块深蓝色的青金石碎片——碎片的大小和我的指甲盖差不多,表面刻着一个细小的镇灵纹,和我在炼钢厂见到的一模一样。
我正准备仔细观察,突然感觉到有人在盯着我。我回头,看到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正站在展厅的角落里,眼神冰冷地看着我。他的领口处,别着一个银色的徽章,徽章的形状是一个黑色的漩涡——那是“黄泉会”的标志,老教授的笔记里提到过。
我意识到,“黄泉会”的人已经盯上我了。我假装没有看到那个男人,继续观察玉璧,脑子里飞快地思考着如何把碎片取下来。老教授的笔记里写过,青金石碎片镶嵌在玉璧上时,会与玉璧产生能量共鸣,只要用特定频率的电磁信号刺激玉璧,就能让碎片脱落。
我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了一个老教授留给我的App——这个App能发出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我假装在玩手机,将手机的摄像头对准玉璧,调整好频率,按下了发射键。
“嗡——”手机发出了一阵微弱的震动,展厅里的灯光突然闪烁了一下。我看到,玉璧上的青金石碎片开始松动,随后“啪”的一声,掉落在展柜里。
就在这时,那个穿黑色西装的男人突然向我走来。我知道不能久留,趁着展厅里的人因为灯光闪烁而混乱,我快速走到展柜前,假装整理展柜的玻璃,将碎片捡了起来,放进了口袋里。
我转身,准备离开展厅,却被那个男人拦住了。“把碎片交出来,”他说,声音冰冷,“否则,你会后悔的。”
我看着他,笑了笑:“你觉得我会交出来吗?”我从口袋里掏出之前在炼钢厂捡到的青金石碎片,两块碎片同时发出蓝色的光芒,形成了一道微弱的光墙,将男人挡在后面。
“你怎么会有两块碎片?”男人惊讶地看着我。
“这你就不用管了。”我说,趁着光墙还在,转身跑出了展厅,离开了博物馆。
回到家后,我把两块碎片放在桌子上。它们同时亮起蓝色的光芒,光芒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镇灵纹。我知道,这只是开始,还有很多碎片等着我去寻找,而“黄泉会”的人,也会一直追着我不放。
11. 海外追缉:拍卖会上的暗潮汹涌
根据老教授笔记的地图标注,下一块青金石雕碎片在欧洲苏黎世的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这位收藏家以举办地下拍卖会闻名,据说每次拍卖的物品都涉及珍稀文物与神秘藏品。为了混入拍卖会,我提前一周抵达苏黎世,通过黑市渠道伪造了身份——一位来自东亚的古董商人,手中握着几件清代官窑瓷器作为“敲门砖”。
拍卖会在一栋建于19世纪的古堡地下室举行。踏入地下室的瞬间,一股混合着雪茄、香水与旧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地下室的穹顶挂着水晶吊灯,光线昏暗,每张拍卖桌前都坐着戴着面具的人,只能从衣着和坐姿隐约判断他们的身份。我选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目光扫过全场,注意到三个戴着黑色羽毛面具的人——他们的袖口处都露出了银色的漩涡徽章,显然是“黄泉会”的成员。
拍卖开始后,前几件拍品都是普通的古董字画,直到第七件拍品登场。拍卖师掀开丝绒盖布,露出一个巴掌大的鎏金盒子,盒子打开后,里面躺着一块青金石雕碎片——碎片呈月牙形,表面刻着繁复的云纹,云纹间隙藏着半个镇灵纹,与我手中的碎片能完美拼接。
“起拍价一百万欧元。”拍卖师的声音刚落,场下立刻举起了无数号牌。我也缓缓举起号牌,报出“一百二十万”的价格。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位黑色羽毛面具人突然开口:“五百万。”全场瞬间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我知道,“黄泉会”势在必得,这场拍卖注定不会平静。
我深吸一口气,举起号牌:“六百万。”黑色羽毛面具人顿了一下,随即报出“一千万”。场下响起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这个价格已经远超碎片的实际价值。我摸了摸口袋里老教授留下的一块玉佩——那是他早年从一座古墓中发掘的,价值连城。我咬了咬牙,喊道:“一千五百万,再加这块汉代白玉龙凤佩。”
拍卖师接过玉佩,仔细鉴定后,激动地宣布:“汉代白玉龙凤佩,市值约八百万欧元,总价两千三百万!还有更高的吗?”黑色羽毛面具人似乎没想到我会拿出如此重注,犹豫了片刻,最终放下了号牌。我松了一口气,以为碎片终于到手,却没注意到另外两个黑色羽毛面具人正悄悄向我靠近。
拿到碎片后,我立刻离开了古堡,驱车前往提前预定的酒店。车刚行驶到一条僻静的小巷,突然被两辆黑色轿车拦住。车门打开,那三个黑色羽毛面具人走了下来,为首的人摘下面具,露出一张阴鸷的脸——正是之前在博物馆拦住我的那个黑色西装男人。“把碎片交出来,”他冷笑一声,“这次,你逃不掉了。”
我握紧口袋里的两块青金石碎片,缓缓推开车门。就在这时,巷口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风衣的女人冲了过来,手中握着一把银色的手枪,对着“黄泉会”成员大喊:“不许动!国际刑警!”黑色西装男人脸色一变,立刻带着手下撤退。女人走到我面前,摘下单反相机——相机镜头里藏着微型摄像头,“我盯‘黄泉会’很久了,他们的目标不止是青金石碎片。”
她告诉我,她叫林溪,是国际刑警文物犯罪调查科的探员,老教授去世前曾联系过她,希望她能在必要时帮助我。我看着她,突然想起老教授笔记里提到的“守关人盟友”,原来林溪就是老教授安排好的帮手。
12. 电磁迷宫:废弃电站的生死博弈
林溪的加入让碎片追踪之路多了一份保障。根据笔记的下一个线索,我们前往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座废弃电站——那里藏着一块刻有“黄泉坐标核心”的青金石碎片。废弃电站建于苏联时期,内部布满了复杂的电路和电磁设备,由于常年废弃,电站里弥漫着潮湿的铁锈味,墙壁上布满了裂纹,随时可能坍塌。
我们刚进入电站大厅,就听到了“滴滴”的电磁信号声。林溪掏出电磁探测仪,屏幕上的指针疯狂跳动:“这里被布置了电磁陷阱,一旦触发,会释放高强度电磁脉冲,足以让电子设备失灵,甚至影响人体神经。”
我从口袋里掏出老教授留下的电磁屏蔽手环,戴在手腕上:“这是老教授发明的,能抵御一定强度的电磁脉冲。我们分开行动,你负责破解左侧的电路密码,我去右侧的控制室寻找碎片。”林溪点了点头,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破解电路系统。
我小心翼翼地穿过布满电线的走廊,每走一步都要避开地上的电磁感应装置。走廊尽头的控制室大门紧闭,门上有一个圆形的密码锁,锁芯里刻着青金石雕的图案。我将手中的碎片贴近密码锁,碎片发出蓝色的光芒,与锁芯的图案产生共鸣,大门缓缓打开。
控制室内,一块拳头大小的青金石碎片嵌在控制台的中央,碎片周围连接着无数根电线,显然“黄泉会”已经提前来过,试图通过电磁设备激活碎片。我刚要伸手去拿碎片,突然听到林溪的喊声:“小心!电磁脉冲启动了!”
整个电站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墙壁上的灯泡纷纷炸裂,电磁探测仪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我感觉手腕上的屏蔽手环开始发烫,电磁脉冲的力量越来越强,我的视线开始模糊,像是回到了炼钢厂被无人机攻击的那一刻。就在这时,我想起老教授笔记里的话:“青金石碎片相互靠近时,会形成电磁屏障。”
我立刻掏出另外两块碎片,三块碎片同时亮起蓝色的光芒,形成了一道坚固的电磁屏障,将我和林溪护在中间。电磁脉冲撞击在屏障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随后逐渐减弱。当一切恢复平静时,控制台上的碎片已经脱落,我一把将它抓在手中。
我们刚走出电站,就看到“黄泉会”的车队停在远处。黑色西装男人站在车旁,看着我们手中的碎片,眼神阴鸷:“看来,我们需要换一种方式了。”他挥了挥手,车队突然发动,朝着我们冲了过来。林溪立刻拉着我跳进旁边的树林,在茂密的树木间穿梭,身后的枪声和汽车轰鸣声此起彼伏。
我们跑了整整一个小时,才甩掉“黄泉会”的追兵。坐在一棵大树下,我看着手中的三块碎片,它们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林溪喘着气说:“老教授的笔记里说,当集齐五块碎片时,就能找到守关阵的核心位置。我们还需要两块。”我点了点头,知道这场生死博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 古墓秘藏:沙漠深处的守关线索
下一块碎片的线索指向了埃及撒哈拉沙漠深处的一座未被发掘的古墓。根据老教授的笔记,这座古墓是古代巫师的陵墓,里面不仅藏着青金石雕碎片,还有关于守关阵的完整图纸。为了进入古墓,我们联系了当地的考古队,以“协助研究古代巫师文化”的名义加入他们的队伍。
沙漠的白天异常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滚烫,脚踩上去像是踩在火炭上。考古队的越野车在沙漠中行驶了三天,终于抵达了古墓的入口——那是一个隐藏在沙丘背后的石门,石门上刻着与青金石雕相同的图案。考古队的队长是一位年长的埃及学者,他看着石门上的图案,惊讶地说:“这是从未见过的古代文字,像是某种祭祀符号。”
我拿出青金石碎片,贴近石门,碎片的光芒与石门上的图案融合,石门缓缓打开。古墓内部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墙壁上画着彩色的壁画,描绘着古代巫师祭祀的场景——画面中,巫师们围着青金石雕,脚下是一个圆形的阵仗,正是老教授笔记里提到的守关阵。
我们沿着墓道往前走,突然听到了“咔嚓”的声音。我立刻喊道:“小心陷阱!”话音刚落,墓道两侧的墙壁上射出无数支毒箭,考古队的一位队员不幸被射中,手臂立刻开始发黑。林溪迅速拿出解毒剂,给他注射,“这是‘黄泉会’布置的陷阱,他们比我们先到一步。”
墓道的尽头是一间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口石棺,石棺上嵌着一块青金石碎片。我刚要上前,石棺突然打开,里面躺着一具穿着黑色长袍的干尸——干尸的手中握着一把青铜剑,剑身上刻着“黄泉卫”三个字。干尸突然睁开眼睛,朝着我们扑了过来。
我举起青金石碎片,碎片发出的蓝色光芒照射在干尸身上,干尸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身体开始冒烟。原来,这具干尸是古代巫师设置的“黄泉卫”,专门守护青金石雕碎片,一旦有外人靠近,就会被激活。林溪掏出枪,对着干尸的头部开枪,干尸应声倒地,化作一堆尘土。
我从石棺上取下碎片,四块碎片同时亮起,墓室的墙壁突然开始移动,露出了一幅巨大的壁画——壁画上详细描绘了守关阵的布置方法,以及最后一块碎片的位置:位于中国西藏的一座雪山之巅。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古墓时,考古队的队长突然拿出枪,对准了我们:“对不起,我也是‘黄泉会’的人。”他的袖口处,露出了银色的漩涡徽章。林溪反应迅速,立刻反击,两人展开了激烈的枪战。最终,林溪将队长制服,却发现他的脖子上戴着一个项圈——那是“黄泉会”的炸弹项圈,一旦任务失败,就会自动引爆。
我们立刻带着碎片冲出古墓,刚跑出没多远,古墓就发生了剧烈的爆炸,沙丘瞬间塌陷。坐在越野车上,我看着手中的四块碎片,知道最后一块碎片就在眼前,而“黄泉会”的最终计划,也即将浮出水面。
14. 雪山之巅:守关阵激活与生死决战
西藏的雪山之巅,终年积雪,寒风凛冽。我们踩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向山顶攀登。根据壁画的提示,最后一块碎片藏在山顶的一座古老寺庙里。寺庙建于唐代,全部由石头建成,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雪山之巅。
进入寺庙后,我们看到一位穿着红色僧袍的老喇嘛,老喇嘛看着我们手中的碎片,缓缓说道:“守关人终于来了。老教授二十年前来过这里,将最后一块碎片交给我们保管,说等到集齐四块碎片的守关人到来,再将它交出。”老喇嘛从佛龛下取出一块碎片,碎片呈方形,表面刻着守关阵的核心符号。
五块碎片集齐的瞬间,突然发出强烈的蓝色光芒,光芒汇聚成一道光柱,直冲云霄。雪山开始震动,寺庙的地面裂开,露出了一个圆形的凹槽——正是守关阵的阵眼。我们按照壁画上的方法,将五块碎片嵌入凹槽,守关阵立刻激活,一道巨大的蓝色光墙围绕着寺庙形成,将整个雪山笼罩在其中。
就在这时,“黄泉会”的直升机出现在雪山之巅,黑色西装男人带着大量成员跳下直升机,朝着寺庙冲来。“你们以为激活守关阵就能阻止我们吗?”他冷笑一声,举起手中的电磁炮,“这是专门针对青金石能量的武器,今天,我就要毁掉守关阵,打开黄泉通道!”
电磁炮发射出一道紫色的光柱,撞击在蓝色光墙上,光墙剧烈震动,出现了一道裂缝。老喇嘛双手合十,口中念着经文,光墙的裂缝逐渐缩小。我知道,仅凭守关阵的力量,无法抵御电磁炮的攻击,必须找到“黄泉会”的弱点。
我突然想起老教授笔记里的话:“黄泉会首领的力量来源是他手中的电磁核心,只要毁掉核心,他的力量就会消失。”我看向黑色西装男人的手中,果然握着一个银色的核心装置。我和林溪对视一眼,决定兵分两路——林溪负责吸引“黄泉会”成员的注意力,我去毁掉电磁核心。
林溪掏出枪,对着“黄泉会”成员开火,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我趁机绕到黑色西装男人身后,举起青金石碎片,朝着电磁核心砸去。碎片与核心碰撞的瞬间,发出强烈的光芒,电磁核心开始爆炸,黑色西装男人发出一声惨叫,身体被光芒吞噬。“黄泉会”的成员看到首领被打败,纷纷逃跑。
电磁炮的攻击停止,蓝色光墙恢复了平静。老喇嘛走到我们面前,说:“守关阵已经激活,但‘黄泉会’并没有彻底消失,他们还会回来的。守关人的责任,就是永远守护这里,不让黄泉通道打开。”我点了点头,看着手中的青金石碎片,知道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雪山上,守关阵的蓝色光芒与阳光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象。我和林溪站在寺庙前,望着远方的雪山,心中充满了坚定。这场关于生死通道的战争,我们暂时赢了,但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