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漪联合体的“深潜舰队”如同投入墨水的几滴彩墨,迅速消失在规则绿洲外围那片被“织网回廊”信标网络笼罩的复杂空域。韩屿的信息网络全力追踪着他们微弱的规则签名,但在无数“静滞信标”释放的干扰背景辐射下,信号变得断断续续,如同风中残烛。
规则绿洲内部,气氛凝重而专注。陈凌在蒲凝的守护下继续恢复,回溯之花的光芒以肉眼难以察觉的速度缓慢增强,但他大部分意识仍沉浸在消化“基石注视”与规则底层的连接中。雷栋和林浩则根据韩屿提供的、关于“基石”微调规则常数的数据,开始优化规则绿洲的防御架构,试图让整个区域的规则波动更自然地融入新的宇宙背景,减少被“织网回廊”信标敏锐捕捉的概率。
赵猛的混沌星璇则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力量在内部高度压缩,如同绷紧的弹簧,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从任何方向袭来的打击。孙小胖的应力之瞳如同最精密的雷达,持续扫描着内外规则的任何异常应力点。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流逝。
突然,韩屿的信息流传来一阵急促的波动!
“b7深潜分队遭遇强烈规则干扰!信号急剧衰减!干扰源…非实体攻击,是环境规则突变!是‘静滞暗流’!”*
“静滞暗流”——这是韩屿为“织网回廊”布设的另一种隐蔽手段所起的代号。它们并非固定的信标,而是如同宇宙洋流般,在信标网络间周期性流动的、高浓度“静滞”规则区域。任何闯入其中的物体,其规则活性都会受到强烈抑制,如同陷入无形的泥沼,行动迟缓,能量逸散,甚至意识运转都会变得滞涩。对于依赖规则活性和意识敏捷的星漪舰队而言,这是极其致命的陷阱!
规则绿洲核心,所有成员的意识瞬间紧绷。
远在陌生空域的b7分队,由数十个漫游灵特质极强的意识光团组成,他们的“深潜”特性本应让他们能敏锐感知并规避规则异常。但这道“静滞暗流”出现得太过突然,且边界模糊,当他们察觉到规则粘度异常升高时,已经如同飞虫落入松脂,行动变得无比艰难。
周围虚空中,那些原本只是安静标记的“静滞信标”,此刻仿佛被激活的猎食者触须,开始向陷入“暗流”的b7分队聚焦,释放出更强的定位信号,并隐隐有能量在汇聚,显然是在引导更具体的打击。
“无法挣脱!规则结构正在僵化!” b7分队的求救信号夹杂着强烈的干扰传来,意识光团的光芒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暗淡。
“混沌冲击准备!” 赵猛立刻咆哮,混沌星璇就要不顾距离和精度,强行向大概方位发动范围冲击,试图搅乱那片区域的规则。
“不行!距离太远,精度无法保证,很可能连带b7分队一起摧毁!” 韩屿冷静但迅速地制止,*“而且会彻底暴露我们的远程干涉能力,招致更猛烈的报复!”**
“那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们被…” 赵猛的力量在星璇内奔涌,却无处发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沉默监控着“晶化”区域动态的雷栋,突然传递出一道急促的意念:*“等等!b7分队尝试模仿‘晶化’区域的规则表征!将自身规则波动暂时‘伪装’成极致的静滞!”**
这个指令通过韩屿的网络,瞬间传递给了远方的b7分队。
陷入绝境的意识光团们,在求生本能和长期对“晶化”区域学习积累的领悟下,立刻做出了反应。他们不再试图挣扎对抗那无处不在的静滞之力,而是反过来,引导这股力量!
筑星者的秩序框架被推到极致,但不是为了稳定活力,而是为了模拟那种死寂的稳定;漫游灵的游离特质则被用于精细调控,让这种模拟不至于瞬间导致自身真正的规则崩溃。他们散发的规则辉光迅速收敛、变色,从充满生机的灵动光彩,向着那片苍白“晶化”区域的灰暗、单调靠拢。
整个过程险象环生,有几个意识光团因调控失误,规则结构瞬间过度僵化,光芒彻底熄灭,融入了“静滞暗流”之中,再也无法找回。但剩余的大部分,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竟然成功地让自身的规则签名在“暗流”中变得与背景几乎无法区分!
那些原本牢牢锁定他们的“静滞信标”,其聚焦的定位信号顿时变得混乱、散逸。它们“看”到的,不再是突兀的“活性目标”,而是一片…与周围“暗流”几乎融为一体的“拟态静滞区”。引导打击的能量汇聚也随之停滞。
b7分队,利用从“敌人”身上学到的规则特性,完成了一次惊险到极致的“诈死”!
他们不敢移动,维持着这种极其消耗心力的伪装,如同在猎人口鼻下屏住呼吸的兔子。
规则绿洲内部,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通过韩屿勉强维持的、极其微弱的信号连接,感受着远方那场无声的、关乎生死存亡的博弈。
“他们…暂时安全了…” 韩屿最终确认,信号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震颤,*“但无法持久。这种伪装对意识负荷极大,且‘静滞暗流’本身仍在侵蚀他们。”**
“记录下‘静滞暗流’的流动数据和信标的反应模式。” 陈凌虚弱的意念传来,带着沉痛与决绝,*“这是用生命换来的情报…我们必须让这份牺牲,变得有价值。”**
深潜初战,以惨痛的代价,揭开了“织网回廊”猎杀网络的一角黑暗面纱。生存的代价,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残酷。而前方的深暗之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暗流”与陷阱,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