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基地主控室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虚拟光幕上,代表着上次共振实验失败的数据残骸依旧留存,那触目惊心的能量尖峰和法则崩坏曲线,无声地诉说着之前的凶险。林默盘坐在一旁的休息区,脸色比前几日好了些许,但眉宇间那抹因道伤和实验挫败而留下的疲惫与凝重,却并未完全散去。
奥托博士双眼布满血丝,面前悬浮着十几个不同的数据模型窗口,他双手飞快地操作,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不对,频率耦合模型还是有问题……混沌之力的介入节点计算有偏差……‘归墟’能量的反馈非线性程度远超预期……”
他猛地停下手,烦躁地抓了抓本就稀疏的头发,看向林默,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挫败:“林宗主,我们试过了十七种不同的共振放大模型,三百四十五次微观模拟,但结果都指向同一个结论——强行引导其内部共振,稳定性低于百分之零点三。那玩意儿就像个装满炸药的玻璃瓶,我们想轻轻敲击让它发出悦耳的声音,但稍微用力不对,它就会直接炸开。”
铁冠长老抱着双臂,靠在金属墙壁上,闻言冷哼一声:“那就是没办法了?早知道这么麻烦,当初还不如让宗主直接跟它拼了!”
墨衡特使坐在一旁,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眉头紧锁。联盟总部已经连续发来三道加密讯息,询问研究进展,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峻。时间,正在成为最稀缺的资源。
“或许,我们从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林默平静的声音打破了压抑的沉默。他缓缓睁开眼,眸中虽然还有疲惫,却多了一丝勘破迷雾后的清明。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
“错了?”奥托博士一愣,“林宗主,您是什么意思?共振理论是您提出的,数据也证实了那个关键频率的存在……”
“频率存在,没错。但我们试图去‘引导’、‘放大’它,这个思路本身,或许就落入了下乘。”林默站起身,走到光幕前,指着那失败的能量曲线,“我们一直把它当成一个需要被攻克、被改造的‘目标’,试图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规则,去强行影响它。”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但混沌之道的精髓,在于‘包容’与‘演化’,而非‘征服’与‘改造’。我们为何不能换一个角度思考?”
墨衡身体微微前倾,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请林宗主明示。”
林默指向光幕上那片代表“归墟”能量的黑暗区域,语气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它不是敌人,至少不完全是。它是宇宙法则的一部分,是‘终结’与‘归于无’这一面的体现。我的混沌道种,包容万物,理论上,也应该能包容这‘终结’。”
奥托博士似乎捕捉到了什么,眼睛微微睁大:“您的意思是……不是去改变它,而是去……理解它,接纳它?甚至……让它成为您力量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让主控室内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将“归墟”的印记力量纳入己身?这简直是引火烧身,不,是引宇宙终末之火焚身!
铁冠长老第一个跳起来反对:“不行!绝对不行!宗主,这太危险了!那鬼东西沾上一丝就差点要了半条命,还要把它纳入体内?这不成!”
星瑶仙子也担忧地看向林默,轻声道:“宗主,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
林默却摇了摇头,目光深邃:“并非简单的吸纳。而是……‘包容’下的‘共生’与‘转化’。”他伸出右手,掌心向上,一缕极其微弱的、灰蒙蒙的混沌气流浮现,缓缓流转。
“看这混沌之气,它内部亦有生灭,有微尘世界的开辟与终结。只是这终结,是循环的一部分,是新一轮生的开始。”他控制着那缕气流,内部仿佛有星点明灭,“而‘归墟’的终结,是单向的,极致的,趋向绝对‘无’的。”
他目光再次投向那黑暗印记:“我要做的,不是让这绝对的‘无’污染我的混沌,而是以我的混沌,去包裹这缕‘无’,将其纳入我的生灭循环之中。如同大海容纳百川,百川入海,其性不改,但其‘毁灭’的特性,却在大海的体量循环中被稀释、被转化,成为了滋养其他生命的养分的一部分。”
他看向奥托博士,语气变得具体:“所以,新的研究方向,不是寻找放大其频率的方法,而是寻找我的混沌频率与它的‘虚无’频率之间,那个能够实现‘平稳包容’而非‘激烈冲突’的‘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我的混沌道种可以暂时容纳并隔绝它与本体的联系,然后,利用混沌的演化特性,极其缓慢地,一丝一丝地,将其分解、转化,弥补我此前道伤的同时,或许……也能从中汲取关于‘终结’法则的奥秘,反哺我道。”
这番阐述,如同在众人面前推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从“对抗”与“清除”,转向“包容”与“转化”。风险依然存在,但道路却显得更加符合大道至理,也更加……深远。
奥托博士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双手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模拟着数据。半晌,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平衡点!寻找动态平衡点!上帝啊,林宗主,您真是个天才!如果能够找到那个让混沌之力与‘归墟’之力暂时共存的微妙状态,我们就不需要庞大的能量去强行干扰,只需要维持这个平衡,然后让时间来完成后续的转化过程!这理论上是可行的!对施术者的负荷也会从之前的峰值输出,转变为持续的、精细的控制,虽然对控制力要求更高,但对您目前的状态而言,负担反而可能更小!”
墨衡特使也听明白了,他深吸一口气,看向林默的眼神充满了复杂:“林宗主,您所图……甚大。这不仅仅是清除标记,这是在借‘归墟’之力,锤炼您自身的混沌大道。”
林默坦然承认:“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此印记是悬顶之剑,但若运用得当,也未尝不能成为我磨砺道心的砥石。只是,寻找这个‘平衡点’,需要比之前更加精密的计算和模拟。”
“交给我!”奥托博士瞬间充满了干劲,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我们有了新的方向,更根本的方向!我立刻重新调整模型,加入混沌包容性与演化性的参数!这次,我们不是要敲碎瓶子,而是要找到一个能让瓶子里的水与我们手中的水缓慢交换、而不引起剧烈反应的接口!”
接下来的日子,隔离基地再次进入了疯狂运转的状态。奥托博士带领着他的团队,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新模型的构建中。林默则一边继续温养道伤,恢复力量,一边与奥托博士进行高频次的交流,将他对于混沌之道“包容”、“演化”的真切体会,转化为奥托博士能够理解的数据参数和法则描述。
这个过程比之前更加艰难。混沌之道的许多意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更难以用冰冷的数字完全表达。林默需要不断地演示、解释,甚至偶尔需要释放一丝混沌道韵让奥托博士的仪器感知。而奥托博士则需要将这些模糊的、概念性的东西,翻译成严谨的数学语言和物理模型。
“林宗主,您所说的‘包容’,在法则层面体现为一种更高维度的‘缓冲区’吗?它的强度与您的道种活跃度直接相关?”
“演化性……是指混沌之力内部固有的、从无序中诞生有序,又从有序回归无序的倾向?这种倾向的速率和方向,是否可以量化?”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临界值,在这个临界值上,您的混沌缓冲区强度,刚好能够抵御‘归墟’印记的侵蚀力,同时您的演化速率,又能略微超过其‘虚无’化的速率……”
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模拟,一次次推倒重来。
期间,林默的道伤在丹药和自身调养下,逐渐稳定并开始缓慢恢复。他的气息不再像之前那般虚弱,混沌道种的光芒也重新变得凝实,甚至因为这段时间对“包容”真意的深入思考和与奥托博士的思维碰撞,似乎比受伤前更加圆融了一丝。
终于,在耗费了比第一次研究更长的时间后,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混沌-归墟动态平衡模型”被构建出来。
主控室内,奥托博士指着光幕上一个不断变化着色彩的区域,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林宗主,墨衡特使,看这里!根据新模型计算,理论上存在一个极其狭窄的‘平衡窗口’!当您的混沌道种输出功率稳定在百分之三点七五到百分之三点八之间,频率调整为……(他报出一连串极其复杂的参数),同时您的道心坚守‘包容演化’之意境时,有百分之五点二的概率,可以实现对一丝印记力量的暂时平稳包容!”
百分之五点二的概率!这个数字依旧低得令人绝望,但相比于之前强行共振那低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稳定性,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而且,这是建立在“包容转化”这一更安全、更具潜力的理论基础上!
墨衡看着那复杂到极点的参数和要求,眉头依旧没有舒展:“百分之五点二……而且对林宗主的控制力要求达到了纳米级别。这……”
林默却看着光幕上那片代表着“平衡窗口”的微小区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百分之五点二,足够了。至少有了一线明确的希望,而不是在黑暗中盲目碰撞。”
他感受了一下体内恢复了大半的力量和更加圆融的混沌道种,沉声道:“准备进行第二次接触实验。这次,目标是实现‘平稳包容’。”
铁冠长老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林默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拳头握得咯咯作响。星瑶仙子默默地将状态最好的丹药和补充魂力的灵液准备好,放在林默触手可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