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卯时三刻,京城的晨雾尚未散尽,苏明远便已整装待发。今日乃是殿试之日,他身着新制的青色官袍,腰佩文房四宝,神情肃穆而坚定。昨夜与三位好友的深谈,让他对即将到来的考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准备。

寓所外的街道上,已有不少同样身着正装的进士陆续走出,他们的目标都是同一个——位于京城东南的贡院。这座平日里戒备森严的建筑群,今日将迎来大宋最有才华的一批年轻人。

苏明远沿着朱雀大街向南而行,一路上遇到许多熟悉的面孔。有昨夜聚会的同伴,有会试时的同窗,还有许多只是点头之交的进士。大家都神情严肃,偶尔交换一下眼神,却都不敢多说什么,唯恐影响了临场的心境。

明远兄!身后传来呼唤声,苏明远回头一看,原来是昨夜的好友杨志行快步赶来。

志行兄,苏明远等他走近,睡得可还安稳?

杨志行苦笑一声:哪里睡得着?整夜都在想着今日的考题。不过经过昨夜长谈,心中倒是踏实了许多。

两人并肩而行,渐渐接近贡院。远远望去,那高大的围墙和威严的门楼让人肃然起敬。贡院门前已经聚集了数百名进士,黑压压一片,场面颇为壮观。

如此多的人,杨志行感叹道,想来全国各地的精英都汇聚于此了。

苏明远点头,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面孔:有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子,风华正茂,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有饱经沧桑的中年举人,白发已现,却依然执着于功名之路;有出身显贵的世家子弟,举止优雅,谈吐不凡;也有来自寒门的学子,衣着朴素,但眼神中透着坚毅。

看这些人,苏明远低声对杨志行说道,真是各色人等都有。有的人或许是第一次参加殿试,有的却可能已是数次落第重来。

正说话间,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被人搀扶着走来,众人纷纷让路。苏明远仔细一看,不禁动容——这位老者须发皆白,步履蹒跚,但依然身着整齐的官袍,手中紧握着文具,神情坚毅。

那位是谁?杨志行也注意到了这位老者。

旁边一位进士低声回答:那是来自江南的王老先生,今年已是第七次参加殿试了。听说他年轻时便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如今年近花甲,依然不肯放弃。

苏明远心中肃然起敬。这位老者的执着让他深受触动,同时也让他深感科举制度的残酷。在这个以文取士的时代,有多少才华横溢之人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埋没?又有多少人为了一个功名而耗费了大半生的光阴?

明远兄,你看那边。杨志行指向人群的另一边。

苏明远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几位年轻的进士被众人围在中央,正在高谈阔论。其中一位面容俊美、气度不凡的青年正在侃侃而谈,周围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那是谁?苏明远问道。

听说是当朝宰相之子,杨志行压低声音,此人从小就有神童之称,会试时更是名列前茅。很多人都认为,他很可能是今科的状元人选。

苏明远仔细观察着那位宰相之子。此人确实气度不凡,谈吐间显露出深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养。但不知为何,苏明远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傲气,仿佛这次殿试对他来说只是一个走过场的仪式。

出身确实重要,苏明远感叹道,但希望这次殿试能够真正以才取人。

杨志行点头赞同:是啊,如果仅仅因为出身就能轻易获得功名,那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又有什么希望?

正在这时,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传出太监尖细的声音:新科进士依次入场!按姓氏排列,不得喧哗!

人群开始涌动,但秩序井然。苏明远注意到,贡院门口站着许多身着官服的监考官员,他们神情严肃,目光锐利,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进入的进士。

明远兄,杨志行紧张地说道,检查得如此严格,想必防作弊的措施比会试时更加严密。

苏明远点头。他记得李德修曾经提到过,殿试的检查程序极为严格,不仅要检查随身物品,还要检查衣服、鞋帽,甚至连文房四宝都要仔细查验,确保没有夹带任何违禁物品。

轮到苏明远时,一位面色严肃的监考官仔细检查了他的文具。那官员拿起他的毛笔,仔细查看笔杆,又检查了墨锭、砚台,甚至连纸张都要一张张翻看。

这位进士,监考官严肃地说道,请伸出双手。

苏明远依言伸出双手,监考官仔细检查了他的手掌和袖子,确认没有藏匿任何小抄或者作弊工具。随后,又让他转了一圈,检查衣服是否有异常。

可以进去了。监考官最终点头放行。

进入贡院后,苏明远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这里比乡试和会试的贡院更加宏大,院内建筑错落有致,布局严谨。最引人注目的是院子中央的一座高大建筑,那就是传说中的明德殿——皇帝亲自主持殿试的地方。

诸位进士,一位官员高声喊道,请依次排队,等候入殿。在此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四处走动!

苏明远在指定位置站好,环顾四周。贡院内戒备森严,到处都有官兵把守,气氛肃穆而紧张。他注意到,许多进士都显得格外紧张,有的人紧握双拳,有的人不停地深呼吸,还有的人嘴唇微动,似在默背什么。

与这些紧张的同伴相比,苏明远反而显得相对冷静。经过昨夜的深思和今晨的准备,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无论题目如何,他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展现自己的才华。

志行兄,苏明远低声对身边的杨志行说道,记住我们昨夜的约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初心。

杨志行用力点头:明远兄放心,我已经想得很清楚了。这次殿试,我要展现的不仅是学问,更是品格。

就在这时,明德殿的大门打开了,传出钟鼓之声,紧接着是太监的高呼:皇上驾到!诸进士跪拜!

所有进士立即跪下,山呼万岁。苏明远跪在人群中,心中既兴奋又敬畏。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接近皇权的中心,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威严和神圣。

众爱卿平身。传来皇帝温和而威严的声音。

苏明远随着众人起身,偷偷抬眼看去。只见龙椅上坐着一位中年男子,面容威严而睿智,正是当今圣上。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周身散发着一种天然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今日殿试,朕要亲自考查诸位爱卿的才学品行。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希望诸位都能展现真才实学,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

听到这番话,苏明远心中一动。皇帝提到了为百姓造福,这正与他的初心不谋而合。或许,这次殿试真的能让他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现在开始分配考位。太监高声宣布,请诸位进士依次入座。

苏明远随着人流缓缓向前,心中既紧张又期待。很快,他就要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了。这次考试的结果,将决定他的仕途起点,也将检验他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

当他走向自己的考位时,余光瞥见了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人正颤颤巍巍地向自己的座位走去,眼中燃烧着不屈的火焰。这一幕深深触动了苏明远,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全力以赴的决心。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要在这次殿试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不负多年的求学时光,不负家人的期望,更不负自己心中的理想...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回到明朝做昏君明末:大周太祖崛起1892农家小媳妇烽烟起之龙啸天下无敌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猎国!末世从封王开始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大明未央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第一强兵江户旅人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浪子列国历险记交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历史放映厅从大秦开始穿越明朝,开局觉醒华夏文明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回到三国初年搅动天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北宋振兴攻略重生大明只想养老系统要征服天下穿越:新妃十八岁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糜汉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医道风云志我执天下我是王富贵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都穿越了,谁还惯着你,造反!烧锅千年烟火传正德五十年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大唐:李承乾撞柱,血溅太极殿!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