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诺单枪匹马(表面上)破解诡异密电的消息,像一阵飓风席卷了整个“零号特别保护区”。之前对他技术能力的认知还停留在“神奇火车”和“放电打雷”层面的众人,此刻看他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活神仙!
“我滴个老天爷!李总工连密码都能破?还是总部专家都搞不定的那种?!”一个刚换防下来的“龙牙”队员,听着食堂里的议论,眼睛瞪得溜圆。
“不然咋叫总工呢?你以为都跟你似的,只会突突突?”旁边一个技术员与有荣焉地怼了一句,脸上满是自豪。
最高指挥部那边的反馈更是热烈,表扬和询问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积压已久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加密电文被源源不断地发送过来,请求“零号”基地协助破译!显然,总部是把这里当成了解决疑难杂症的“终极武器库”了。
看着桌上迅速堆积起来的、来自不同敌台、加密方式各异的电文,李诺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靠手表和个人精神力硬扛?一次两次还行,长此以往,他非得被抽成人干不可!
必须把这种能力“常态化”、“工具化”!
他的目光投向了正在紧张组装调试的、由列车迷你工厂提供核心部件、结合这个时代现有技术拼凑出来的——第一台试验型电子计算机!
这台被李诺命名为“星火一号”的大家伙,占据了整整半个房间,里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电子管、继电器和缠绕的线缆,运行时发出的嗡嗡声和热量堪比一个小型工厂。它的计算能力,放在李诺来的时代,连最简陋的计算器都不如,但在这个1950年,已经是超越时代的奇迹!
“秦教授!陈雪!”李诺召集了密码专家和技术团队,“我们不能总靠‘灵感’破译。我们需要一套方法,一个工具!‘星火一号’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将那些难以破解的密电,进行数字化编码,然后编写特定的逻辑运算程序,输入“星火一号”,让这台原始的计算机进行海量的、不知疲倦的暴力穷举和模式匹配!
这个想法,让秦教授这位老派密码专家目瞪口呆:“李……李总工,这能行吗?密码破译,讲究的是灵感和经验,靠机器……这……”
“秦老,时代变了。”李诺语气坚定,“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有限,而机器,可以不知疲倦地尝试亿万种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它指明方向,编写‘渔网’,而不是自己跳下去‘摸鱼’!”
说干就干!李诺亲自带领团队,将之前破译的那份密电作为样本,反推其可能的加密逻辑(尽管很诡异),然后开始为“星火一号”编写最基础的密码分析程序。这个过程极其繁琐和痛苦,相当于在用汇编语言教一个婴儿解微积分。
陈雪和技术团队负责硬件保障和输入输出接口的调试,秦教授等人则负责将新的密电文转换成机器可以识别的穿孔纸带或二进制码。
经过几天不眠不休的奋战,第一个简易的密码分析程序终于被录入“星火一号”。当沉重的电源闸刀合上,整个机器发出巨大的轰鸣,指示灯如同繁星般疯狂闪烁时,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代表着运算进度的几排氖灯,极其缓慢地、一格一格地向前跳动。纸带输出机发出“咔哒咔哒”的声响,吐出的却是大片大片的乱码和错误信息。
第一次尝试,失败。
“看来我们的‘渔网’窟窿太大了。”李诺没有气馁,立刻组织分析失败原因,调整程序逻辑。
第二次,第三次……连续失败了十几次。
就在有些人开始怀疑这“铁疙瘩”是否真的有用时,第十三次运行——
咔哒咔哒……
输出机吐出的纸带上,突然出现了一小段连贯的、有意义的明文!
“出来了!快看!这里破译出来了!”一个负责监控输出的年轻技术员激动地跳了起来!
虽然只是整篇密电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破译速度慢得令人发指(花了将近两个小时),但这证明了方向是对的!计算机辅助破译,可行!
整个实验室沸腾了!
“成功了!机器真的能破译密码!”
“我的妈呀!这铁脑子比我们好使啊!”
“李总工万岁!‘星火一号’万岁!”
秦教授拿着那一小段破译出的明文,双手微微颤抖,老泪纵横:“奇迹……这是密码学的奇迹啊!”
李诺也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立刻组织人手,根据这次成功的经验,优化程序,提升效率。
随着程序的改进和团队配合的熟练,“星火一号”破译密电的速度越来越快,从最初几个小时破译片段,到后来能在几十分钟内完整破译一份中等难度的密电!虽然还无法与后世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神速了!
源源不断被破译出来的敌军情报,通过专用电话线发回总部,为前线决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依据!总部对此惊为天人,嘉奖电文如同雪片般飞来。
“零号”基地,凭借“星火一号”和这套创新的计算机辅助破译体系,一举奠定了其在情报领域的超然地位!
老周看着那台轰鸣的机器和不断产出的情报,乐得合不拢嘴:“哈哈!这下咱们可真是鸟枪换炮,不,是换导弹了!看那帮龟孙子还怎么嘚瑟!”
李诺感受着手腕上手表因为基地整体科技水平提升和信息流高效运转而稳步增长的能量(达到了 【68%】 ),心中欣慰。他将破译工作的日常管理交给了陈雪和秦教授团队,自己则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星火一号”的成功,证明了技术工具化的巨大威力。
那么,其他领域呢?
医疗?材料?能源?……
一个庞大的、以列车技术为种子、以这个时代的资源和人力为土壤的科技树,正在他脑海中疯狂生长。
然而,就在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份由“星火一号”刚刚破译出来的、标注为“绝密”的电文,被陈雪脸色凝重地送到了他的面前。
电文内容很短,却让李诺瞬间瞳孔收缩——
“……‘彼岸’已确认‘捕蝉’行动失败,坐标暴露。启动‘黄雀’预案……目标:零号保护区核心……执行者:‘影武者’……高度危险……”
“黄雀”预案?“影武者”?
“彼岸”的反击,来了!
而且,是直指他们心脏的斩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