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魅力,经得起时间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考验。
他成功地将这颗文学的种子,栽种在了这个平行世界的土壤里,并且看到了它生根发芽,开出了同样震撼人心的花朵。
《百年孤独》带来的那股宏大而深沉的悲伤余韵尚未在网络上完全散去。
读者和网友们一边回味着马孔多被飓风抹去的震撼,一边半是调侃半是敬畏地将斯语(言吾)最近的创作倾向称为“致郁之路”。
“言吾大大是不是最近心情不好?从《神雕》的十六年之苦,到《百年孤独》的家族覆灭,这刀片发得越来越狠了!”
“楼上的,别忘了还有《封神》里那些身陷杀劫、真灵上榜的无奈呢!”
“完了,我有点ptSd了,现在看到言吾发新作,既期待又害怕,生怕又被致郁到。”
“斯语:我写的不是故事,是人生(的残酷真相)。”
就在这番“声讨”斯语“致郁”风格的议论甚嚣尘上之时,言究堂音乐却毫无预兆地发布了一首新歌的预告。
作曲:问徵(斯语)
作词:问徵(斯语)
演唱:秦雪(曾演唱《我爱你,大秦》、《牵丝戏》)
歌名简单直接,却带着一股沉向深渊的寒意——《海底》。
网友们瞬间炸锅了。
【???《海底》?这名字……我有点不好的预感。】
【问徵+秦雪!神仙组合又来了!但这次感觉画风不对啊!】
【刚从马孔多的悲伤里爬出来,这是又要把我摁回海底?】
【斯语:听说你们说我致郁?来,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沉沦’。】
期待、好奇、以及一丝隐隐的不安,让《海底》尚未发布就冲上了热搜。
录制当天,言究堂音乐最高规格的录音棚内,气氛与以往任何一次录制都截然不同。
秦雪拿到歌谱和demo小样时,就已经被那低回婉转、却又带着无尽下坠感的旋律和直击灵魂的歌词所震撼。
她把自己关在准备室里反复揣摩,寻找那种沉入深海、被冰冷和寂静包裹的感觉。
制作人梁音亲自坐镇,调音台前,他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斯语也罕见地出现在了录音棚的监听室,他安静地坐在角落,目光落在隔音玻璃另一侧,正在调整状态的秦雪身上。
前奏响起。
没有华丽的编曲,只有极其简单、甚至有些空旷的钢琴音符,如同冰冷的水滴,一颗颗滴落在寂静的深潭,漾开一圈圈孤独的涟漪。
秦雪闭上眼睛,对着话筒,用一种近乎气声、带着细微颤抖的嗓音,轻轻唱出了第一句:
“散落的月光,穿过了云——”
声音空灵,却仿佛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雾气,瞬间将所有人拉入了一个幽暗、压抑的水下世界。
“躲着人群,铺成大海的鳞——”
她的声音在这里微微停顿,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脆弱,仿佛害怕惊扰了什么,又仿佛已经无力挣扎。
监听室内,梁音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手指紧紧攥着。
“海浪打湿白裙,试图推你回去——”
“海浪清洗血迹,妄想温暖你——”
歌词的画面感极强,那试图将人推回岸边的海浪,那如同催眠曲般诱人沉眠的波涛,充满了矛盾与绝望。
秦雪的演唱在这里注入了一丝微弱的力量,像是最后的挣扎,但随即又被更深的无力感吞没。
当副歌部分来临,旋律陡然变得更具冲击力,秦雪的声线也拔高了一些,但那高音并非宣泄,而是带着一种泣血般的哀恸与认命:
“来不及,来不及,你曾笑着哭泣——”
“来不及,来不及,你颤抖的手臂——”
“来不及,来不及,无人将你打捞起——”
“来不及,来不及,你明明讨厌窒息——”
“来不及”的重复,如同一声声绝望的呐喊和无奈的叹息。
而那句“你明明讨厌窒息”,更是将那种被永恒禁锢在黑暗与冰冷中的绝望,渲染得淋漓尽致。
秦雪唱到这里,声音中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哽咽,但她极力控制着,让那种悲伤化为更深刻、更内敛的艺术表达。
她的眼眶泛红,身体微微颤抖,仿佛真的正在被冰冷的海水吞噬。
隔音玻璃的这一边,录音师下意识地捂住了胸口。
梁音闭上了眼睛,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不忍与震撼。
就连坐在角落的斯语,那向来平静无波的眼底,也似乎掠过了一丝极淡的波动。
窒息感。
强烈的、无处可逃的窒息感,弥漫在录音棚的每一个角落。
那不是声嘶力竭的哭喊,而是一种缓慢的、安静的、下沉的绝望。
仿佛能感受到海水从脚踝漫过膝盖,淹没胸膛,最终吞噬头顶,光线一点点消失,声音一点点远去,只剩下无边的、冰冷的、永恒的黑暗与寂静。
歌曲在最后一句“你明明讨厌窒息”的袅袅余音中,缓缓结束。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录音棚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秦雪仿佛脱力般,靠在麦克风架上,久久没有动弹,眼泪无声地滑落。
监听室内,不知是谁,率先长长地、沉重地吐出了一口气,打破了那令人心悸的沉默。
梁音睁开眼,看向斯语,声音有些沙哑:“斯语先生,这……这首歌……”
他想说太沉重了,想说会不会对歌手消耗太大,但最终,所有的话语都化作了一声复杂的叹息。
他知道,这是一首注定会引发巨大共鸣,也注定会带来巨大争议的作品。
斯语站起身,走到调音台前,听了一遍刚才的录音。
那弥漫的悲伤与窒息感,甚至比地球上的原版更甚,秦雪的演绎,赋予了它灵魂。
“可以了。”斯语平静地说,“就按这个版本发布。”
当《海底》正式在全网音乐平台上线时,它所造成的冲击,远比《百年孤独》来得更加直接和猛烈。
那直击心底的旋律和歌词,那秦雪泣血般的演绎,让无数在夜晚独自聆听这首歌的人,瞬间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