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不救公主的屑林克送的催更符*5)
他们习惯了主角成长、升级、战胜困难的传统叙事模式,无法适应这种看似“原地打转”、甚至不断“下沉”的情节走向。
马孔多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笼罩,无论是家族的命运还是个人的情感,都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循环中挣扎,难以看到突破的希望。
【言吾大大这次玩脱了吧?这书也太不友好了!】
【我承认文字很有味道,但故事真的抓不住我。】
【是不是太文学性了?感觉离我们普通读者好远。】
【算了,养着吧,等完结再看看风评。】
弃书的言论越来越多,追读数据的曲线变得平缓,甚至在一些章节更新后出现了小幅度的下跌。
启航中文网的编辑部里,沫沫编辑看着后台的数据,忧心忡忡。
她相信言吾的实力,但这次的作品确实超出了很多读者的舒适区。
她甚至委婉地向顾磊询问,是否需要作者在章节后做一些简单的导读或说明。
顾磊将意见转达给了斯语。
斯语只是平静地回复了四个字:“无需解释。”
他深知,《百年孤独》的魅力正在于这种缓慢的浸染和最终的顿悟。
前期的困惑、不解甚至排斥,都是阅读体验的一部分。
那些能够留下来,并最终沉浸其中的读者,将会获得远超普通娱乐作品的、关于生命与命运的深刻启示。
他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敲击着键盘。
笔下,马孔多即将迎来新的变化——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战争阴影开始逼近,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即将走出他的作坊,卷入时代的洪流。
而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们那各自鲜明又悲剧性的命运,也将在更大的历史画卷上,一步步走向那早已被羊皮卷预言了的终点。
外界的疑惑与争论,并未影响他分毫。
他像一个耐心的织工,一丝不苟地编织着这张名为“孤独”的、巨大而繁复的挂毯。
他知道,当最后一根线头被捻入,当整个图案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时,所有的质疑,都将在那无言的美与悲伤面前,黯然失色。
随着《百年孤独》的连载深入,马孔多迎来了政治风云。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放弃了小金鱼作坊,投身到自由派的革命事业中。
他发动了三十二场武装起义,无一成功。
他躲过了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埋伏和一次行刑队的枪决。
他官至革命军总司令,成为最令政府恐惧的人物。
然而,当读者们以为故事终于要迎来传统意义上的时,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在权力与战争中逐渐迷失的奥雷里亚诺。
他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孤独,最终连自己为何而战都忘记了。
【这......这就很憋屈。上校打了这么多仗,到底图什么?】
【看着他从一个沉默寡言的青年变成冷酷无情的军阀,心里好难受。】
【为什么他明明功成名就,却比在作坊里做小金鱼时还要孤独?】
与此同时,马孔多也在经历剧变。
香蕉公司在马孔多建立种植园,带来了表面的繁荣,却也带来了更深的剥削。
工人们发动大罢工,却遭到了血腥镇压。
政府矢口否认这场屠杀,甚至试图从历史上抹去这段记忆。
而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们,继续在他们各自的命运轨道上滑行:
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在亲身经历了大屠杀后,余生都躲在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里研究羊皮卷;
阿玛兰妲·布恩迪亚终日编织自己的寿衣,白天织,晚上拆,永无止境;
美人儿雷梅黛丝纯粹得不染一丝尘埃,最终抓着床单升天,仿佛她本就不属于这个污浊的人世......
【太绝望了,这个家族好像被诅咒了一样。】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孤独,但都失败了。】
【看着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家族一步步走向腐朽,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在读者间蔓延。
那些坚持到现在的读者,已经不再期待传统意义上的。
他们被一种更深层的力量攫住,不由自主地跟随这个家族,经历他们的辉煌与没落。
当故事推进到那场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时,一种奇特的共鸣开始在读者心中产生。
雨水淹没了马孔多,也仿佛淹没了每个人的心。
宅院破败,家具发霉,记忆褪色。
布恩迪亚家族的最后一代人——奥雷里亚诺·巴比伦与姨妈阿玛兰妲·乌苏拉陷入不伦之恋,生下了那个长着猪尾巴的孩子。
而奥雷里亚诺终于在梅尔基亚德斯的羊皮卷中读懂了家族的命运:
一切早已被预言,一切都在重复,一切终将被遗忘。
当飓风来临,将马孔多从地图上彻底抹去,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的历史与记忆连根拔起时......
一种前所未有的悲伤席卷了每一位读者。
那不是为某个人物的死亡而悲伤,而是为一种永恒的、无法抗拒的宿命而悲伤。
为所有努力最终归于虚无而悲伤。
为所有记忆终将被时间抹去而悲伤。
为人类本质上无法真正相互理解的孤独而悲伤。
评论区陷入了一种奇特的静默。
没有激烈的争论,没有催更的呐喊。
只有一句句简短的、带着哽咽的留言: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心里堵得慌。】
【仿佛做了一场百年大梦,醒来怅然若失。】
【这才是真正的悲剧,不是好人被害,而是所有人都逃不过命运。】
【言吾大大,你这次写得太深了,我需要好好消化。】
那些曾经质疑、不解的读者,此刻终于明白了这部作品的重量。
它不是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而是在探讨生命最本质的困境。
当《百年孤独》连载完毕,全书完三个字出现在屏幕上时,一种奇特的空虚感在网络上蔓延。
读者们仿佛刚刚告别一个陪伴已久的老朋友,又像是从一场深沉的大梦中醒来。
这部作品可能不会像《射雕》《神雕》那样被反复讨论剧情,但它留下的那份关于孤独与命运的思考,却像一枚种子,深深植入了每个认真阅读过的读者心中。
在云顶苑的书房里,斯语平静地关掉了文档。
他知道,这次冒险成功了。
他成功地将这部伟大的作品带到了这个平行世界,也成功地让一部分读者领略到了文学所能达到的深度。
接下来,是该回归那个飞雪连天射白鹿的江湖,还是继续探索其他未知的文学领域?
他的目光掠过书架上那些尚未被这个世界知晓的文学经典,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创作的旅程,永远充满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