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春末,蛰伏一冬的战争机器,在司隶西部的崤山古道中,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周猛、魏延西进大军营造的攻势,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成功激起了曹魏中枢的剧烈反应,也引来了林羽期盼已久的那条大鱼——曹仁。
一、 崤山伏击,血染古道
曹仁在荥阳大营接到夏侯渊雪花般飞来的求援急报时,心中虽存疑虑,但长安重地不容有失,更兼曹操严令必须确保关中安稳。他留偏将守城,亲率三万精锐步骑,其中包括两千虎豹骑,火速沿崤函古道西进。曹仁用兵谨慎,行军时广派斥候,但黄忠与庞统选择的伏击地点实在太过刁钻——宜阳以西的崤山峡谷,道路蜿蜒于悬崖峭壁之间,林木葱茏,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
当曹仁大军前部完全进入峡谷,后部尚在谷口时,黄忠立于高山之巅,看到代表曹仁的中军大纛也已没入谷中,他深吸一口气,猛地挥下手中令旗!
刹那间,峡谷两侧战鼓雷鸣,杀声震天!埋伏已久的荆州军锐士如神兵天降,滚木礌石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瞬间砸乱了曹军的行军队列。紧接着,无数火箭射向谷中干燥的林木和曹军运载粮草的车辆,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整个峡谷陷入一片火海与浓烟之中。
“诛杀曹仁,就在今日!”黄忠白发飞扬,亲自挽起宝雕弓,一箭射落曹军掌旗官,引起更大混乱。庞统则指挥伏兵依据险要,分段截击,将曹军切割成数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曹仁临危不乱,试图组织兵力抢占高地,但地形过于不利,荆州军居高临下,箭矢如雨。战斗从午后持续到黄昏,曹军伤亡惨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曹仁本人亦在亲兵拼死保护下,身被数创,才勉强杀出重围,狼狈逃回谷口,三万大军折损过半,辎重尽失。此役,史称“崤山之伏”,是林羽集团首次在野战中重创曹操嫡系精锐,极大地提振了荆州军的士气,也震动了曹魏朝野。
二、 西线受挫,长安暂安
与此同时,周猛、魏延、徐庶的西路军团,进展却不如预期顺利。他们的佯攻虽成功吸引了曹仁,但在逼近长安外围时,遭到了夏侯渊的顽强阻击。夏侯渊利用潼关天险和长安坚城,采取固守策略,并不轻易出战。魏延虽几度挑战,甚至小规模交锋中占据上风,但始终无法真正威胁到长安安全。加之春汛导致渭水泛滥,后勤补给困难,周猛审时度势,决定见好就收,在取得一系列外围据点、俘获部分粮草后,主动后撤至弘农休整。西线虽未达成攻克长安的战略目标,但成功调动并重创了曹仁主力,已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三、 江东反应,暧昧难测
崤山惨败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迅速传遍天下。建业吴侯府内,孙权拿着细作密报,面色阴晴不定。周瑜肃立一旁,沉声道:“主公,林羽竟能设伏重创曹仁,其实力增长之速,超出预期。此人,恐比曹操更难驾驭。”
孙权踱步片刻,道:“公瑾所言甚是。此前索要江北城池,彼强硬拒绝。今又显其爪牙之利……看来,仅靠施压难以让其就范。”他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曹操新败,或许正是我江东的机会。可遣使至许都,示好曹操,一来可探其虚实,二来……也可让林羽知晓,我江东并非只有他一个选择。”
不久,江东使者秘密北上的消息,便被“谛听营”探知,迅速呈报至林羽案头。林羽览报,冷笑一声:“孙仲谋,果然首鼠两端!”他即刻召见刚刚从江东归来的马谡,问道:“幼常,依你之见,孙权此举,意在何为?”
马谡经过出使历练,沉稳了许多,答道:“主公,孙权此乃‘待价而沽’之策。他见主公势大,心生忌惮,故以此举示警,欲提高结盟价码。亮以为,我荆州当下不宜与江东彻底翻脸,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再赴江东,重申盟好,并许以击退曹操后,共分中原之利,暂稳其心。”
林羽采纳其议,命伊籍再次使吴,重点游说鲁肃等稳健派,力求维持联盟不破。
四、 内帷双喜,根基渐固
就在外间风云激荡之际,洛阳宫城内接连传出喜讯。先是貂蝉顺利产下一子,母子平安。林羽为其取名“林琰”(琰,美玉之意),寓意珍爱。州牧府内张灯结彩,庆贺主公得子。周芷以正妻身份,里外操持,对貂蝉母子关怀备至,尽显主母风范,赢得了内外一致赞誉。
几乎同时,蔡姝(蔡氏)所生之子也已蹒跚学步,聪慧可爱。林羽并未因貂蝉生子而冷落蔡氏,反而因其家族(蔡瑁、张允等)掌握荆州水军命脉,更加注重安抚。他时常探望,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并公开表示二子皆为嫡子(因蔡姝亦为明媒正娶),将来择贤而立,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继承权之争初兆,稳定了以蔡氏为代表的荆州本土旧臣之心。
五、 系统评估与新抉择
【系统提示:崤山伏击战取得重大战术胜利,曹仁军团遭受重创,曹操短期内无力组织对洛阳的大规模反扑。宿主威望+1500,荆州军士气提升至“高昂”。检测到外部环境出现新变化(孙权暧昧,曹操受挫),触发阶段性战略调整抉择!】
【选项一: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 行动:利用曹仁新败、夏侯渊惊疑之机,增兵周猛、魏延部,联合黄忠、庞统,尝试强攻潼关或河内郡,进一步扩大司隶控制区。
* 收益:若成功可极大削弱曹操在司隶的势力,甚至威胁洛阳安全。获得“锐进”特质(部队连续作战能力提升)。
* 风险:曹军虽败,根基未损,依托关隘固守,强攻伤亡必大;可能过度刺激曹操,招致疯狂报复;给孙权可乘之机。
【选项二:巩固消化,蓄力待发】
* 行动:见好就收,主力转入休整,全力消化新占的弘农等地,加强内政建设,整训新附军队(如刘备旧部),巩固联盟,等待下一个更佳时机。
* 奖励:最为稳妥,可夯实根基,提升综合实力。获得“稳固”特质(势力在和平发展期资源积累速度提升20%)。
* 风险:可能错失进一步打击曹操的窗口期;若曹操恢复过快,将面临更大压力。
【选项三:战略转向,南图交益】
* 行动:认定中原短期内难分胜负,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或趁士燮老迈,图谋交州;或利用刘璋暗弱,西取益州。
* 奖励:可极大拓展战略纵深,获得丰富资源。获得“开拓”特质(进行远征或攻略新区域时适应性增强)。
* 风险:两线作战风险极高;容易陷入南方复杂地形和民族问题;若中原生变,将鞭长莫及。
林羽站在洛阳城头,望着西方崤山方向隐约可见的烽烟余烬,心中已有决断。崤山之胜,打开了局面,但未来的路,依然充满挑战与抉择。